給孩子做決定機會之家長感言
前幾天跟朋友聊起孩子的高考志愿,當我問起孩子什么想法時,朋友回應“他要有想法就好了,什么事都是兩個字'隨便'。”從穿衣服、同學交往、文理分科、高考志愿,事無巨細征求大人意見,等著家長拿主意。朋友說,其實,孩子小時候家長非常樂意做這些事情,而且還為孩子的聽話、乖巧二得意,可如今長大了還是這樣沒主見,就讓家長不免有些擔心,將來的工作、個人婚嫁是不是也要等著父母做主啊!
當然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在我們周圍缺乏主見、事事等著家長作主張的孩子并不在少數,也時常聽到家長的類似抱怨。
其實孩子沒主見,問題還是出在我們家長身上。本來獨立自主做決定的好習慣是應該從小培養的,可是家長總覺得孩子小、不會做決定,或者準確地說是家長信不過孩子,擔心孩子不會做出正確的決定,所以便包辦代替。等到家長覺得該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時,孩子卻不敢決定了。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些家長把責任統統推到了孩子身上,自認自己攤上了不爭氣的孩子"我給他機會,他不要"!真的給孩子機會了嗎?我覺得家長給的只是讓孩子跟自己保持一致的機會,一旦意見不一致,其實最終做決定的還是家長,說白了,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做決定的鍛煉機會。
孩子沒主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因為不相信自己所以不敢做決定,因為怕承擔所以不去做決定。當然,孩子的不自信也是跟家長的不信任有著直接關系。另外,也有因經驗不足而無法做決定的時候,比如高考志愿的學校和專業選擇,孩子這方面沒有任何經驗,拿不定主意也是自然的事,但我覺得完全可以通過瀏覽相關網站,求助老師、學長等方式去學習相關知識、積累經驗。要讓孩子明白,經歷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是一生的常態,只要經過充分地認證,確信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是正確的,就要敢于堅持,而不要隨意被別人的觀點所左右,更不能把選擇自己命運的的權力交給別人。
如何使孩子變得有主見呢?
希望孩子有主見,父母就一定要給他足夠的空間和支持,多給孩子創造鍛煉的機會。高中的孩子不但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強烈的愿望決定自己的事。這時家長要充分信任孩子,大膽放手讓他們計劃、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包括家庭中的重大事情,比如父母工作調換等,如果能征求孩子的意見,更容易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當孩子做了正確決定時,家長不要吝惜贊美和肯定;如果孩子決定不妥,也不要急于否定,不妨通過一些事例引導孩子思考更為妥帖的做法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
其實,決定的正確與否并沒有固定標準,家長不應以自己的意見為準繩。原則性的問題按照大家公認的來做,非原則性問題家長要學會寬容和妥協。
李開復在他做博士論文時,選題與導師的意見不一致,他發現導師讓他用專家系統做語音識別是行不通的,而用統計學做語音識別系統卻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于是他鼓足勇氣向導師說明情況。導師給他的回答讓他銘記一生:"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并且在后來的研究過程中,導師傾盡全力幫助他。也許正是導師的寬容和支持,成就了李開復博士論文的成功。如果導師當時堅持個人意見,今天恐怕就無法享受這項研究成果了。
作為家長,要允許并培養孩子從不同的觀點去看問題,摒棄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一定會培養出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將這種能力變成一種習慣。
【給孩子做決定機會之家長感言】相關文章:
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10-10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09-18
英語作文:讓孩子做決定12-25
做孩子的引路人的家長感言(通用5篇)03-09
做父母的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09-18
家長給孩子的感言集錦03-13
家長對孩子軍訓感言03-03
家長教育孩子感言01-05
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感言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