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手抄報古詩內容

時間:2022-09-04 16:54:08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節手抄報古詩內容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春節,分享了春節的內容,歡迎借鑒!

  春節手抄報古詩內容

  春節手抄報圖片1

  春節手抄報圖片2

  春節手抄報圖片3

  春節手抄報圖片4

  春節手抄報圖片5

  春節手抄報圖片6

  春節手抄報圖片7

  春節手抄報圖片8

  鳳城新年詞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迎春

  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山西春節習俗

  大同嗩吶

  吹響“八大套”氣勢恢宏過大年

  在陽高羅文皂鎮楊家堡村,滑銀山嗩吶吹得好,曾經吹到了華盛頓,因此還收了3個洋徒弟,在當地造了個很轟動的新聞。他的家里除了各種各樣的吹打樂器,還有許多式樣不同的獎牌和獎杯。又要過大年了,這方圓幾十里鬧紅火,可少不了滑銀山。平日里,農忙的鄉鄰們難得聽一回“八大套”,可這大年上,他絕對是受追捧的“星”。

  晉北農村的民俗文化很多,“年三十晚上壘好旺火,交夜的時候點了。繞著旺火,一家人左轉三圈右轉三圈,接著大家就操起家伙,哇啦哇啦地開了場。一大家子都能來上點,只要有人吹起嗩吶,這嗩吶聲把鞭炮聲‘淹’了后,村里人就聚過來了,大家當然是沖著‘八大套’來的。”這“八大套”,包括‘將軍令’‘水龍吟’‘大雁落’,專家們都說是中華民間音樂瑰寶,這可是祖上傳下的,別家沒有。”氣勢恢宏的大嗩吶,雄壯激昂的八大套,旺火的焰苗里閃動著一張張笑開了花的臉……好一幅古樸祥和的鄉村年夜圖。

  陽泉平定迓鼓、塔火

  百姓過年大菜

  說起正月里的陽泉哪里最熱鬧,當首推平定。而在平定百姓的心目中,打迓鼓、壘塔火,如同春晚,是過年必需的“大菜”。

  他們的迓鼓陣形千變萬化,時而長蛇陣,時而四連環,通過陣形的變化和鑼點的伴奏,錯落有致。尤其是演員背插鑲白邊的三角旗、胸挽八寶繩花和女角兩顴繪制的梅花造型,給人奇特和肅穆的感覺。排練間隙,通常是祖孫四代都打得一手好迓鼓,每逢年節、趕廟會,迓鼓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節目。

  在平定,還流傳著一句民諺:“耍十七、鬧十八,十九起來灰塌塌”,說的就是元宵塔火。這幾天,在平定縣張莊鎮開飯店的于秋銘,正忙著準備燒塔火用的炭塊:“俗話說,火燒十年旺。這燒塔火就是圖個吉利、熱鬧!”一般是在每年元宵節的前三天開始準備和進行。每當這時,平定縣城內城外的街道上,所有朝街的門口,都要盤起一座塔火。塔火的點燃,一般在每年春節過后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燒紅的塔火紅焰鮮亮,氣氛熱烈,象征新一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朔州踢鼓秧歌:耍起來

  朔州踢鼓秧歌是我國民間舞蹈的一枝奇葩,它融舞蹈、武術、戲曲為一體,內容主要是表現北宋末年水泊梁山英雄懲惡揚善除暴安良的英雄事跡。因為它體現了邊塞文化的內涵,生、旦、凈、末、丑樣樣齊全,花而不亂,外松內勁,別具一格,在山西的眾多秧歌藝術中脫穎而出。

  相傳梁山好漢董平被遼兵虜于大黑河,因反宋志向一致而被釋放,途經朔寧府(今朔城區)時和當地群眾一起編演文藝節目,所編的節目均取材于梁山好漢的故事。因這種藝術形式反映了農民對統治階級的反抗精神,所以深受百姓喜愛,久傳不衰,流傳至今。

  表演時在以嗩吶為主的樂器伴奏下,男女演員身穿著艷麗的戲裝,好像又回到了宋朝,豹子頭林沖、赤發鬼劉唐就在你面前行俠仗義。

  太原徐溝背棍:舞在空中的戲劇

  “棍”的民俗文藝活動,是太原春節傳統鬧紅火的主要內容之一,這其中,徐溝的背棍鐵棍最為有名。用特別的鐵棍裝置綁在民間藝人身上,托著戲劇扮相的俊俏孩童,踏著鼓點翩翩起舞,遠遠走來,像仙子一般在空中舞動。

  背棍,一般由兩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漢肩背一種專制的三角形鐵架,鐵架下扎于腰,中擱于肩,上部為一個鐵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為八九歲的靈巧女孩。

  徐溝的.“背棍”始于明代,聞名遐邇。民間流傳有“南莊的火、太谷的燈、徐溝的背棍愛煞人”的民謠,被譽為“無言戲劇”、“空中舞蹈”,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晉陽風火流星:地方特色 嘆為觀止

  一根一米多長的繩子,兩端系上兩個鐵絲網兜,里面裝上燃著的木炭,隨著藝人呼呼生風的表演,鐵兜越轉越快,木炭越著越旺,伴著“噼啪”聲響,夜幕下看不清藝人們騰挪跳躍的靈活身影,卻只見一個個火輪在藝人有力的雙手中不停地飛轉變幻。場子外,不時飛濺而出的點點火星在人群中激起一波又一波的驚叫。這便是流傳于晉源一帶,看上去又驚險又刺激的民間絕活——晉陽風火流星。

  風火流星借鑒武術中的流星錘和雜技中的水流星創制而成,最初使用一條道具。風火流星燒的是木炭,過去只能在室外空曠的場地表演。現在室內室外都可以表演了,用閃光球有閃光球的妙處,有炭火的刺激,形式豐富后,表演更好看了。

【春節手抄報古詩內容】相關文章:

古詩手抄報內容10-03

古詩手抄報內容11-02

古詩的手抄報內容03-24

走進古詩手抄報內容06-25

思鄉的古詩手抄報內容09-17

關于小雪古詩的手抄報內容11-23

關于古詩春天的手抄報內容05-02

贊美春天的古詩手抄報內容02-20

難忘師恩的古詩手抄報內容06-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看不卡日韩AV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中文字幕aⅴ中文字幕天堂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 | 日本另类亚洲色区 | 日本中文字幕大片人成 | 亚洲A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