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誦讀經典手抄報簡單版內容
誦讀的大多都是國學的經典,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名言警句,我們都要掌握好這些知識。下面我們來看看誦讀經典手抄報簡單版,歡迎閱讀借鑒。
國學的好詞好句
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2、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3、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4、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5、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0、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1、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1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3、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14、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
15、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17、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禮記》
18、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
19、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后漢書》
20、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
2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2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
2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24、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5、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2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28、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3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31、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32、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國志》
3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34、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3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36、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37、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9、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
40、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弟子規》
41、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4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43、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44、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4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4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4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48、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弟子規》
49、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5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5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52、行成于思,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5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5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5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5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5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5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5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6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傳承國學作文
寒假里我觀看了主題是“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的山東省第二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大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等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精彩紛呈,引人入勝。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是美食享受的話,那么“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就是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初賽時的精彩國學節目展演環節,各個參賽隊伍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生動活潑地演繹了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名篇,使我覺得國學不再是枯燥的說教,也感受到了國學的博大精深。看到誦讀經典的一個個小選手,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代傳承。
復賽和決賽則緊張激烈多了。復賽的第一個環節是“我愛記詩詞”接龍,要求每位選手背誦的詩詞中都要含有規定的字,如“花”字。多位選手各顯神通,帶有“花”字的詩詞脫口而出,體現了選手們扎實的古詩詞知識功底,整個環節既緊張刺激又扣人心弦。我一邊看選手們做答,為他們的精彩表現加油喝彩,一邊在想如果換了是我我能不能接上,結果是既拍紅了巴掌又出了一手心的汗。第二個環節是“舞文弄墨”,選手們不僅要根據提示想出符合條件的成語,還要把答案用毛筆寫出來,既考了選手的成語知識,又考了選手的毛筆書法。看來,大賽的組織者也是蠻拼的,為他們點個贊!第三個環節是“國學相對論”,要求選手根據給定的情景短劇,從國學的角度進行闡述解讀,給出自己的選擇,闡明自己的觀點,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有一個情景短劇是一對夫妻的孩子在醫院住院急等錢用,他們在路上撿到了一筆錢,他們該如何處理這筆錢?選手們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解答,既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又有“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還有“一家有難八方支援”,體現了人性的真善美,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縱觀整個大賽,選手們多次引用了孔子和孟子等先賢大儒的經典名句,“三人行必有吾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我們山東被稱為“孔孟之鄉”,中華傳統文化在齊魯大地上世代流傳。“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熱情好客的山東人民不僅傳承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經典,更是打出了“好客山東人”的時代新名片,作為山東人我感到格外的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中學生,我一定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讀經典,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讓祖國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和諧。
國學經典名句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3、志不強者智不達。
4、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5、不幸福,斯無禍;不患得,斯無失;不求榮,斯無辱;不干譽,斯無毀。
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9、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格言連璧》
10、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2、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 《戰國策》
13、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14、技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視。
15、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6、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17、人生有七尺之形,死為一棺之土。惟立德揚名,可以不朽。
18、業精于勤,荒于嬉。
19、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20、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天子章》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2、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23、高飛之鳥,死于美食;深泉之魚,死于芳餌。
24、志當存高遠。
25、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國學經典詩句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4、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
7、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9、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10、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禮記》
11、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1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1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16、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17、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棄者不可有為也。——《孟子》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19、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禮記》
2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21、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尚書》
2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2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誦讀經典手抄報簡單版內容】相關文章:
經典誦讀的手抄報資料內容10-02
誦讀經典手抄報內容07-08
經典誦讀手抄報簡單10-02
簡單的經典誦讀手抄報07-08
經典誦讀手抄報簡單的07-08
初中生經典誦讀手抄報內容11-01
經典誦讀簡單好看手抄報10-02
簡單勵志手抄報內容09-07
簡單的勵志手抄報內容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