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小括號說課稿
【教材與教學目標】
1、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74頁例3及相關內容。
2、教材簡析:小括號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編排的。
同時,小括號的出現也可以增加試題的變化,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小括號,知道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能正確計算含有小括號的兩步加減混合運算。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初步嘗試用符號進行數學表達和數學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數學符號的簡潔性,統一性,具有初步的符號意識。
4、教學重點:理解小括號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
5、教學重點:理解小括號的意義。
【學生分析】
在算式10-2+3上學生可能不知道怎樣才能先算加法,這時通過讓學生思考在算式中添加適當的符號,表示要先算加法,讓學生親身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理解小括號的意義
【教法和學法】
關于教法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2、通過認知沖突感受學習小括號的必要性。
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創造”
小括號的過程。
關于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節課的主要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能正確計算含有小括號的兩步加減混合運算,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預習舊知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利用課件動態展示例3的情境圖:出示10個五角星,先減去2
個,再剪去3個。
2、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你能根據剛才的情境提出一個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回答:還剩幾個五角星?
(設計意圖:通過兩次剪五角星的直觀操作為理解運算順序積累感性經驗)
3、通過動手操作或畫圖,確定解題思路。先讓學生用手中的學具代替五角星擺一擺或畫一畫,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小組討論交流,確定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第一種:先減去兩個五角星,再減去三個五角星,最后還剩幾個五角星?第二種:先算出一共減去多少個,再計算還剩多少個?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與畫圖,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4、通過認知沖突感受引入小括號的必要性。
首先請學生列出第一種算式:10-2-3=5,其次提出要先算“一共剪去幾個”,再算“還剩幾個”應怎樣列式?學生回答:10-2+3
學生思考討論,這樣列式可以嗎?這樣能先算2+3嗎?
(設計意圖:圍繞“10-2+3”能先算加法嗎?進行討論,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從而感受引入新的符號的必要性。)
5、認識小括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1)“創造”小括號,理解意義
提問: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適當的符號,用這個符號表示要先算加法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如—○□()等。(2)認識小括號,感受數學符號的統一性和簡潔性。
教師肯定學生的想法,提出()這個數學符號,并板書:小括號(4)使用小括號掌握運算順序
教師將小括號添上,提問:你能說說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學生回答
(5)總結提升:
明確一個算式中含有小括號的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讓學生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并通過交流比較理解小括號的意義,按正確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三)達標測評,鞏固提高1、完成“做一做”2、完成練習十七第3題3、專項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訓練,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從而掌握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四)盤點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認識小括號說課稿】相關文章: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說課稿03-19
《小括號》說課稿范文(通用10篇)06-13
一年級下冊《小括號》說課稿08-07
《圓的認識》說課稿11-23
噸認識說課稿12-01
《米認識》說課稿05-22
毫米的認識說課稿05-08
認識除法說課稿11-03
圖形的認識說課稿03-09
《認識液體》說課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