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零丁洋的說課稿

時間:2021-06-09 12:28:4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

  過零丁洋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后為誓死明志而作,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過零丁洋的說課稿,歡迎參考借鑒。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課標要求:

  古代詩詞的學習在整個初中階段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課標對古詩詞誦讀學習的要求是:有意識的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而在評價上,則側重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和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的能力。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ǘ┙滩牡匚唬

  《過零丁洋》是北師大版初中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在整冊書中位于第三單元第二篇重點講讀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慷慨正氣”,所表現的是人的精神之美!哆^零丁洋》正是表現了詩人在國家危難關頭所展現的對國家的責任和坦然面對死亡的豪情。

  (三)教學目標:

  1、了解文天祥和有關文學常識,知道本詩的寫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熟練默寫,理解詩歌的意思。

  3抓住重點字詞品味詩歌,感悟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4、學習文天祥堅貞的民族氣節和強烈的愛國之情。

 。ㄋ模┙虒W重點與難點:

  抓住重點字、詞品味詩歌,感悟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古代詩歌的學習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能夠通過自己的閱讀、品析,感悟詩歌意境,體會詩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對于詩歌的朗誦也有一定的基礎,只是平時缺乏專門的訓練,在朗誦的技巧和表現力上有很大的不足。

  三.說教法與學法:

 。ㄒ唬┙谭

  ①抓朗誦。詩歌的節奏、韻律要通過讀來感受,詩歌所蘊藉的感情內涵也要用讀來體會。讀,不僅是自己的領悟所必需;讀,也是感染他人,產生共鳴之所需。所以對詩歌不僅要求朗讀,還應要求能朗誦,讀出情和意。因此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按照學習的漸進性原則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每個層次的誦讀又帶動對課文內容和感情四個層次的理解,層層深入,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趫猿謫l式。問題要精簡,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運用聯想、想象,體會詞的意境,理解詞的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的方法。

 、圩兘讨R為教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與能力,教導他們養成配合工具書積極理解詩文內容的閱讀習慣。

 。ǘ⿲W法

  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思維。

 、谟欣诔浞职l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以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發展。

  ③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具體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來提高讀書人的素質,以適應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絕不可包辦代替,而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積極、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最大限度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人生閱歷、知識儲備、藝術修養、閱讀經驗等)進行創造,進而形成對語言文化知識的系統性、綜合性、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和邏輯把握,并把語言文化知識、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信念和行為,最終升華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以讀為主線,以品味詩歌,感悟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思想情感為主要目標,共分五個環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教師向學生展示南宋末年的社會、政治、軍事形勢和文天祥的生平,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ǘ├首x,讀準字音和節奏,初步體會詩中的情感。首先,學生自讀詩文,找出不認識的字詞,小組內自主解決。在讀準字音基礎上,試著去把握詩的情感,通過朗讀邊讀邊加以體會。教師可從重音、節奏、語速、語調四個方面指導學生初步體會情感,讀懂詩意。

  (三)品讀,讀出情感。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讀品、賞析詩文:a、理解句子的含義及表達的內容;b、抓住關鍵字、詞,體會所表達的情感;c、抓住典型的句子,領悟詩的意境之美(可從修辭、表現手法等入手);d、結合背景理解詩的深刻精神內涵。

  學生邊讀邊在課本上作批注,并試著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小組內相互評價、糾正。

  在學生展示時,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邊讀邊說,讀中體情。如詩的前三聯寫了詩人一生的遭遇和國家、個人風雨飄搖、顛沛流離的境遇,重點抓住“風飄絮”“雨打萍”“惶恐”“零丁”等詞加以體會,應該用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讀出詩人的悲憤和無奈;尾聯表現了詩人為國犧牲、舍生取義的堅定信念,應當用高亢、激昂的語氣去讀。讀中有品,品讀結合,在讀中自主學習,加深對詩的理解、體會。

  (四)說讀,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所了解的相關知識,說出自己的感悟和收獲。

  (五)背讀,小組內相互比賽,背誦全詩。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二】

  我執教的《過零丁洋》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慷慨正氣”中第6課,是南宋民族英雄,著名愛國詩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一、說教材

  《過零丁洋》是文天祥《指南錄》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是文天祥于1278年十二月被元軍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戰船中,元軍強逼文天祥寫信招降在海上堅持抗元斗爭的宋軍將領。文天祥斷然拒絕。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心潮起伏洶涌,于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光照天地的愛國詩篇。詩歌回顧了詩人從讀書入仕到救亡報國,直至被俘所經歷的艱辛危難,抒寫“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國的決心。前六句寫國家和個人遭遇的悲慘。先從自己的出身說到報國。表明原先就有艱苦奮斗的閱歷,暗示經得起后來的艱危的磨煉,而儒家思想則是他的精神支柱。接著連用兩個形象、貼切的比喻概括抒寫奮戰中的感受:以“風飄絮”表現大好河山遭受蹂躪的慘相和詩人對時局的悲痛,以“雨打萍”表現詩人在抗元斗爭中遭受的種種打擊和挫折。“惶恐”二句則借典型事件實寫感受。上句說兵敗,“說惶恐”含有與士卒共度艱危的意思。下句說被俘,“嘆零丁”兼有將士傷亡殆盡的孤獨感。巧用地名作對,運用語義雙關,把紀實與抒寫特有的心情結合得天衣無縫。尾聯直抒胸臆,表白自己置生死于度外的愛國忠心。出語斬截有力,氣貫長虹,是千古名句,曾鼓舞無數仁人志士取義成仁。前六句悲涼沉痛,后二句轉悲為壯,構成了全詩沉郁悲壯的風格。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古代詩歌的教學要求,結合授課學生實際情況,及本課內容為古代詩歌的特點,我認為教學詩歌,首先應引導學生從整全上把握內容,領會詩歌的意境,其次通過研讀、賞析,領悟詩作的精妙,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反復吟誦,只有朗讀成誦,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所以本人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設計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掌握本文的關于作者,作品的文學知識。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過程和方法目標:閱讀理解詩歌內容,品味鑒賞詩歌語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氣節和摯誠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1、理解詩歌的內容。2、熟讀并背誦詩作。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說教學方法:

 。、朗讀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古詩詞。詩的節奏、韻律,所蘊含的感情內涵都要靠讀來感受體會,因此,朗讀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2、自主合作、討論探究法: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相互討論,主動質疑,以學定教。

  四、說教學手段: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同學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優秀的傳統。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愛國的名人名言或愛國故事呢?(學生回答,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順勢導入)

 。ǘ、 簡介作者:簡介文天祥生平

 。ㄈ 簡介寫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與元軍作戰于廣東潮陽一帶,不幸在五坡嶺被俘。元軍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拒絕。經過零丁洋時,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ㄋ模W生聽讀范讀錄音,強調學生注意朗讀節奏、重音及感情基調。

  (五)、教師進行適當的朗讀提示。

 。、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感知詩文主要內容。

 。ㄆ撸、指名個別學生朗讀,師生對其朗讀進行適當點評。

 。ò耍、學生齊讀詩作,增強對詩歌內容的感知。

 。ň牛、組織學生結合課本注釋,逐句閱讀理解詩作,引導、幫助學生說說詩文的大意

  1、首聯回顧了詩人怎樣的經歷?

  明確:一是讀經書入仕途(狀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戰斗了四年。

  2、頷聯“風飄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確:“風飄絮”比喻國家命運慘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 頸聯兩個“惶恐”,兩個“零丁”各有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緒。表達對抗戰局勢的憂恐不安和對自身處境的自憐、哀怨。

  4、 尾聯表明了詩人怎樣的氣節?

  明確:表明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民族氣節

  教師小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詩人用自己的

  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十)、 品味探究: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試說說自己的看法。 (十一)、 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正氣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節操。

 。ㄊ、布置課堂鞏固練習

  1、《過零丁洋》一詩押 韻,韻腳是 。

  2、《過零丁洋》前三聯與尾聯在感情格調上有何區別?

  3、熟誦并默寫這首詩。

  (十三)、板書設計:

  首聯:讀經入仕、起兵抗元

  頷聯:“風飄絮”、“雨打萍”

  頸聯:“惶恐”、“零丁”

  尾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過零丁洋的說課稿01-23

《過零丁洋》教案06-16

《過零丁洋》總結04-26

《過零丁洋》改寫10-26

《過零丁洋》賞析11-14

過零丁洋古詩11-01

過零丁洋教案01-08

《過零丁洋》教案07-31

過零丁洋原文與翻譯04-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天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