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進觀天》說課稿
興趣是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動力與源泉,有了興趣,低年級的小朋友才會認真聽,想聽。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中,我就是秉著“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的原則,努力創造輕松、活潑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全面,不然就會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則寓意對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就以這個為主線,運用各種手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營造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寓教于樂。
1.利用活頁教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掛圖與書的插圖很直觀,但比較生硬,于是我就自己制作教具,使這些教具“活”了起來,使小鳥、青蛙也跟著“活”了起來,從而使學生的眼睛,身心也跟著活了起來,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其次,形式多樣的分角色朗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則寓言故事,是通過小鳥與青蛙的對話形式來表達的。課文的對話生動活潑,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這樣的課文,因此我就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如男女生分角色朗讀,齊讀,個別讀,同桌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蘊含著的道理。
3.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在探討“表蛙為什么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這個問題,在拓展延伸這個環節中“青蛙跳也來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以及作業內容的設計“查查次料或請教別人,太陽,月、地球誰大“均體現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4.學生戴頭飾表演,豐富了課文的內容。后面環節的表演活動,不是對課文內容簡單的再現,而是通過學生豐富的肢體語言,使課文所蘊含的道理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深入學生的心間,特別是表演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情形,更使課文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
【《坐進觀天》說課稿】相關文章:
《坐進觀天》說課稿素材03-28
《坐進觀天》原創教案設計精選06-21
坐觀山景作文09-25
坐激流勇進作文500字11-30
觀《鬼子進村》有感04-28
《范進中舉》的說課稿01-28
《范進中舉》的說課稿06-12
范進中舉說課稿06-13
坐電車觀景作文700字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