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說課稿

時間:2021-06-10 16:53:32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草原》說課稿

  說課稿(一)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課《草原》。我的說課準備從七個方面進行。

《草原》說課稿

  一、說教材

  《草原》是一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進入內蒙古大草原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和受到內蒙同胞熱情款待的情景。作者用極其清新,優美的語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得淋漓盡致,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團結。文章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一是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這樣安排使全文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二是課文寫景語言優美,善于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三是情景交融,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點:

  1、會認"渲、勒"等6個生字;會寫"毯、渲"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理解"渲染、綠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了解西部的興趣。

  3、揣摩優美語言,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書法情感的方法。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是:品味優美語言,體會表達方法,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

  四、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課標還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準備采用自主探究,點撥引導,自讀自悟,大量實踐的教法和學法。

  五、說課時安排

  本課我打算用2教時完成。

  六、說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說課的完整性,我將本文教學的全過程陳述如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把吉祥三寶一家帶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吉祥三寶他們想帶大家一起去神游他們美麗的家鄉。"此時,我將會播放《吉祥三寶》的視頻聲像,讓學生對吉祥三寶的家鄉內蒙古大草原充滿了期待和幻想,這時我會在黑板上板書課題"草原".

  【設計意圖】

  全國著名教育專家于漪老師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堂環節。一開課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非常重視"導入"這一環節的設計。

  (二)新授

  這一環節,我準備采用"四步法"教學,即"讀文、探究、積累、練習".(在黑板上寫出"四步法")

  1、讀文

  (1)自由讀(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

  (2)檢查讀(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

  (3)指名讀

  2、探究

  學生再次自由讀文,完成以下任務(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1)給文章的每個自然段擬一個四個字的小標題

  (小標題是:景色優美、歡迎遠客、親切相見、熱情款待、聯歡話別)

  (2)在第一段中找出,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草原景色優美

  如:哪里的天比別處更可愛,空氣……,愉快。

  那些小丘的.線條……流入云際。引導學生抓住"渲染、勾勒"進行理解。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板書:空氣清鮮,天空晴朗,一碧千里,翠流

  (3)認真讀文,說說草原上的人是些什么樣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

  (4)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理解并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讓讀者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深厚的情誼。

  【設計意圖】

  1、倡導自主學習不等于隨意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等于把教師逐出課堂。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中學生學什么,很需要教師居高臨下的"引導".因此,設置高價值的學習問題就是教師作用的一個重要體現。

  2、浙江特級教師紀育華說:"教材內容是教學的原始材料,它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對教材作一番剪裁。該取則取,該舍則舍,擇其精華實施教學。"

  3、積累

  在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就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積累。

  學生再次讀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選擇兩個背誦下來。

  【設計意圖】

  學好語文關鍵在于積累。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說語文的學習是一幢大樓的建設,那么詞句和語文知識便是磚磚瓦瓦,而積累則是將磚瓦砌成高樓的過程。

  4、練習

  為了將知識內化成能力,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按要求改寫句子

  1 (改為比喻句)

  2 (改為擬人句)

  以"美麗的校園一角"為題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

  葉圣陶老先生說:"大凡傳授技能技巧,講說一遍,指點一番,只是個開始而不是終結。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習慣成自然,再不會離譜走樣,那才是終結。所以講說和指點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的多多練習,硬是要按照規格練習,練成技能技巧不是別人能夠代勞的,非自己動手,認真練習不可。"因此我采用循序漸進的理念設計了這兩個練習。

  七、說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

  好的板書就是一篇微型教案。通過板書,可以把教學內容的重點形象精煉地呈現在黑板上,能從視覺上強化對學生的刺激,有利于教師凸顯主題;有利于學生把握重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草原》是一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進入內蒙古大草原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和受到內蒙同胞熱情款待的情景。作者用極其清新,優美的語言,把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渲染的淋漓盡致,學生通過學習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從中體會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友情, 并升華為民族情,同時激發學生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為本組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圍繞著訓練重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目標:掌握14個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如"勾勒"和"渲染".弄清本文的思想內容。

  2、技能目標:揣摩、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與初步的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叢中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體會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友情,并升華為民族情。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根據教學目標,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1、教學重點:熟讀課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內容,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中體會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友情,并升華為民族情。

  2、教學難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四、說教法

  新課標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只能不再是過去的"教學生會念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索,同時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因此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將采取情境教學法和誦讀法進行教學。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會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草原美麗景觀的圖片,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對的美的渴望和追求,拓寬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更深層次的體味美的意境。

  2、誦讀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以讀促學,讓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讀出情感,讀出感悟,讀出內涵。

  五、說學法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會放手讓學生讀讀、畫畫、議議,把聽,說,讀,寫相結合,以讀為主,讓學生邊讀邊想,不斷通過讀去揣摩和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最終水到渠成,輕松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草原自然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聲像感知,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學習進步的重要條件。在本課的導入中,我將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的感官刺激作用來啟動學生的認知傾向,在新課導入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

  "同學們,今天老師把吉祥三寶一家帶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吉祥三寶他們想帶大家一起去神游他們美麗的家鄉。"此時,我將會播放《吉祥三寶》的視頻聲象,讓學生對吉祥三寶的家鄉內蒙古大草原充滿了期待和幻想,這時我會在黑板上板書課題"草原".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更好的帶著學生神游美麗的大草原。】

  (二)圖文結合,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美

  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當中,我將會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草原美麗景觀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和發現草原的自然美,學生由情創意,觸景生情,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對于文中重點的語句,我將會出示與之相應的圖片,由于圖片的顏色鮮艷,形象突出,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接受和理解,例如文中的其中一個重點句子,"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象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云際。"在這句話的學習中,我將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渲染"和"勾勒"進行理解,并讓學生動手畫畫。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結合圖象,更好的理解詞語的意思,并體會到小丘線條的優美。】

  (三)自讀品味,展開想象,讓學生感受美

  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采取小組讀,齊讀,自讀,指名讀等形式,以讀代講,讓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讀出形象,讀出感情,讀出內涵,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我將會配上與之相應的背景音樂,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邊讀邊想,邊讀邊勾畫出草原美麗,恬靜的景色

  【設計意圖:讓學生更加真切的走進大草原,從中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感悟美

  每個學生的閱讀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因此,在這個環節上,我設計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組匯報的學習方式,在第二部分的學習中,我將會放手讓學生學習他們最喜歡的部分,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并匯報你覺得最能體現蒙古同胞人情好客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自發的學習,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精神,從而實現學生與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交流對話,同時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五)突破重點,體會情深,升華美

  俗話說:"畫龍貴在點睛。",在這個環節上,我將引導學生緊緊的抓住"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一點題之句,讓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揣摩體會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友情,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情感得到升華,把蒙漢情升華為民族情。

  (六)整體回顧,拓展遷移,讓美得到延伸

  課上到這里已經接近尾聲,因此我將會引導學生再次的朗讀全文,讓學生在腦海中再現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

  學生通過學習《草原》一文,激發了學生對西部的興趣和欲望,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課時即將結束之際,我為學生提供了相應的學習資料,例如與之相關的網址,書刊等,并鼓勵學生自主的查找相關的資料。并與同學之間共同分享自己的學習資源

  【設計意圖: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是為本組"走進西部"其他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七)板書設計

  |天空:清鮮明朗 | 驚嘆

  美麗的風光〈 〉

  |草地:一碧千里 | 舒服

  |熱情迎接|

  1、草原 |激情相見|

  美麗的蒙古人 〈盛情款待〉蒙漢情深

  |盡情聯歡|

  |深情話別|

  

【《草原》說課稿】相關文章:

《草原》說課稿12-13

草原說課稿06-28

《草原》的說課稿06-24

《草原》說課稿07-27

《草原的早晨》說課稿04-29

草原說課稿范文03-07

《草原》說課稿范本03-30

草原教材說課稿03-31

《草原》優秀說課稿03-3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亚洲精品动漫卡通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 | 亚洲色婷婷爱婷婷综合精品 | 亚洲中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