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我的說課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位置》,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課堂教學模式、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節內容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
一、說教材
《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行、定物體位置。四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的學習,又進一步認識了在平面內可以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再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容奠定基礎,可以說既是對學生位置觀念在形象思維方面的一個重要總結,又是從具體形象的位置到抽象直角坐標平面位置的過渡,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材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讓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明確豎為列,橫為行,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②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由具體情境到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建立空間觀念,同時初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全局觀念,站在大眾角度主動簡單的表達自己,體現數學的價值。
其中教學重點為: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難點為:用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位置。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有賴于教法學法的轉變。本堂課我采
用構建“學案導學、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標強調: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由培養具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轉向培養具有多種能力,特別是“學會學習”的人。只有學會自主、合作學習,才能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學習者,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學逐步培養學生去學會主動表達,學會主動交流交際,采用本教學模式,先學后教,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研究實踐。
課前設想再完美都要依賴教學過程去實現。因此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通過家長會讓學生給家長準確介紹座位這一情境引入課題,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給思維以動力。
2.獨立學習:就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知識的過程。獨立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獲得知識,更在于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學生個體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互動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并讓學生在小組內或班級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在合作交流中學會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出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是先描述列,再描述行。
4.反饋矯正:學生展示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巡視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相互答疑解難,并與學生一起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及時糾正。
5.實踐運用:是把所學知識運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學生解決問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地用現成的模式解決問題的過程,實踐運用不僅要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掌握知識,更要有利于學生應用知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6.總結提升:在上述教學環節完成后師生一道總結、梳理當堂所學知識,歸納方法、揭示規律、總結提升。
四、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堂課堂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為了給學生對教學內容留一個直觀、
完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突出重點,我這樣設計我的板書:
位置
左→右,前→后
豎排→列橫排→行
數對(4,3)
(列,行)
“先列后行”
總之,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想我應該更多地是作為一個觀察者,甚至說一個學習顧問,只在適當的時候稍作點撥,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位置》說課稿】相關文章:
《位置》說課稿06-11
位置說課稿范文10-31
《位置與方向》的說課稿04-13
方向與位置說課稿02-04
位置與方向說課稿02-10
位置與方向的說課稿02-10
《圖形與位置》說課稿02-19
《方向與位置》的說課稿07-16
《位置與方向》說課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