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說課稿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走進中秋節》下面,我從活動主題、課型、學生、教法學法、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流程以及設計理念幾個方面,談談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活動主題:
我國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尤其是節日中各種民俗民風形成的豐富的節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蘊,更是中華文明立身傳承之本。在上節課,我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意向,選定中秋節為他們最受歡迎和最感興趣的進行研究,為求從中感受該節日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實踐。
二、說課型:
按照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階段和不同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劃分為選題課、開題課、活動策劃課、方法指導課、中期交流課、成果展示課這六種類型,而本課時所要講的是開題課。
三、說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對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他們具備掌握基本信息、處理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具有通過廣泛的調查隊問題進行簡單梳理歸納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結構以學生身邊的社會問題為切入點,處處聯系生活,從具體可感的現象入手觀察中秋節的特點,從而從生活中獲得直接經驗。
四、說教法學法:
(一)、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因此,首先布置導學提綱。
通過談話、觀看神話故事,激發孩子去探究自然,探究科學,探求知識的欲望,通過了解民間習俗讓孩子們開拓視野,了解一些他們所不知的生活方式,最后通過吃月餅,感受生活的甜美,讓學生們愉快的上完這節課。其次,以班級為單位,以興趣為前提分成若干個調查小組,每組選出正、副組長,確定組員的分工(如:采訪員、記錄員、材料整理員、圖表統計員、標志會制員等)
。ǘ⒅饕墙探o學生“小組合作、觀察記錄、采訪、動手繪圖,動腦編排” 的研討式學習方法。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本節主要采用的學法有:
。1)描述法:描述觀察的結果,通過運用日歷找出中秋節的日子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活動生動活潑、直觀
。2)討論法:它具有教育性、創造性,于教育寓討論之中。在討論中了解中秋節的'傳說、來歷等;
(3)情景模擬法: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對中秋節有一個更系統的掌握和認識。
五、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識方面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傳說、習俗;
(2)、學會簡單的調查走訪的方法;
。3)、學會簡單統計方法,增強小組合作意識。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整理資料匯報的能力;
(2)、能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了解中秋文化;
(3)、能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能自主地學習。
3、情感目標:
。1)、以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對制作美食的興趣,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
(2)、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
六、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落實活動技能,將自主獲取的知識轉化為本能;
教學難點:通過不同方式獲取的知識進行認知體驗,在實踐活動中吸取經驗,自主反思。
七、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產生主題
同學們當今的天氣溫度怎樣?同學們都會說早上有點涼,中午感覺到熱,但到了晚上又會覺得涼。老師接著提問 “同學們知道我們的自然節氣里,一年中有哪幾個季節嗎?(春夏秋冬)
在秋季里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引出中秋節。(或許學生們會說兒童節、國慶節、母親節、勞動節、植樹節、等......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是在秋季里的節日)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秋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通過查閱日歷牌認識中秋節。
出示課件——日歷牌,給孩子們指點出八月十五這一天的日歷,讓孩子們知道今年哪一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板書:中秋節
此環節目的:在現實生活中感知認知中秋節,讓孩子們學會了看日歷牌,認識農歷,增長生活常識
二、合作學習,體驗、感悟“中秋”由來
1、中秋節的由來
在這個環節,老師會對中秋節進行簡介,解釋中秋節名字的由來及為什么把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叫做“中秋節”?
教師啟發:剛才同學們知道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今天咱們講“中秋節”,它跟哪個季節有關系?
學生回答:秋季
教師啟發:農歷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是一年中的秋季,,“八月”在秋季的什么時間段上?“十五”又在八月的什么時間段上?以此提問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八月十五”名字的由來;
此環節為了達到讓孩子主動學習的目的,自己思考,孩子們通過思考得出的答案印象會更深刻
2、中秋神話辨真假
課件播放有關中秋節與月亮間的神話傳說故事的動畫。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天狗吃月、唐明皇夜游月宮。每個動畫都會有老師的配音,而在吳剛伐桂的動畫中,老師故意把吳剛的名字講錯,又故意把桂樹說成桃樹,
從而讓學生們更進一步地了解中秋節的傳說。通過觀看這些動畫片,從而感受故事情節的神秘和以月亮寄托對親人的思念的那份情感。
。ù谁h節,通過神話故事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為孩子年齡還是比較小的,比較愛聽故事,愛看動畫,從而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
3.談感受:
現在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1)、首先,我會與孩子交流自己和家人是怎樣過中秋的?
預設:孩子們會說和爸爸媽媽去商店買月餅、葡萄、蘋果等圓形的食品去看望長輩,這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感受與家人分享這些原形食品寓意是與親人的團圓。還有孩子會說并沒有與親人團聚,因為出外打工的家長比較多。
(2)、與此同時,老師會播放外地打工的家長圖片,讓孩子體驗家長的辛苦及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此還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與學生交流自己與家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讓學生感受中秋節家人團聚的美好,同時也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中秋節當天家人不能團聚,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問候)
。3)、教師小結,在上一節課中,我們結合了生活實際和我們的共同愛好,選定以“中秋節”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走進中秋佳節,讓我們一起品味和研究有關中秋節的文化。眾所周知,中秋節是一個歡樂的節日,那么在我國各地,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慣?(課件出示不同的習俗,如:賞月、拜月、燃燈、吃月餅、舞火龍。)請學生結合視頻內容或生活經驗談談,讓他們抒發自己對中秋節的情感。在學生們情感升華之時,逐步引出研究主題的子課題。請學生結合視頻內容或生活經驗談談,讓他們抒發自己對中秋節的情感。在學生們情感升華之時,逐步引出研究主題的子課題。
通過此環節了解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又能開拓學生們的視野,知道更多的中秋習俗。
三、歸納指導,生成子課題,初步制定活動方案
1、生成子課題:
在這里,我會采用知識體系式來引導學生生成子課題:也就是說按主題的知識系統的內在邏輯分解形成主題群。(課件顯示)
、 中秋節具體指哪一天?它是怎么來的?有多長的歷史了?為什么要過中秋節?有什么相關的傳說故事?
、 中秋節月餅的種類、月餅與中秋節的關系、月餅的制作材料、月餅的制作過程、月餅是否受人歡迎?
、 自己親身體驗一下,學習制作月餅。
、 古時候人們過中秋節有哪些習俗?現在過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為什么會這樣?
⑤ 歷朝歷代有哪些跟中秋節有關的詩詞、歌謠;誰寫的?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意思?
根據學生的討論內容,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生成子課題,并引導學生根據研究的內容分別取出好聽的名稱,而這里預設的子課題題目有:
子課題一:中秋由來大探秘
子課題二:中秋美食大薈萃
子課題三:中秋才藝大比拼
子課題四:中秋活動大搜索
子課題五:中秋詩詞大傳唱
2、建立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8-9人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
、 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教師隨即以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各小組的活動,重點指導選題要近而小,既貼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實踐。)
3、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①各小組組長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
②其他小組成員評價并提建議
③教師指導評價
、苄〗M修改、完善,確定課題研究方案
四、課堂小結,交流完善
教師總結分享月餅、唱歌曲《明月幾時有》結束此課。
【中秋節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朱自清《春》說課稿范文03-19
朱自清《春》說課稿范文08-23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范文12-17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范文12-06
《沁園春.雪》說課稿范文12-05
《將進酒》說課稿范文12-04
木蘭詩說課稿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