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法說課稿

時間:2021-06-10 16:50:3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人教版分數除法說課稿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知道怎么樣開展分數除法這節課教學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分數除法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人教版分數除法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說課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分數除法單元中例1和例2。例1是分數除法意義認識,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計算。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除法意義和分數乘法意義及計算,而本課學習將為統一分數除法計算法則打下基礎。

  例1先是整數除法回顧,再由100克=1/10千克,從而引出分數除法算式,通過類比使學生認識到分數除法意義與整數除法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運算。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教學,意在通過讓學生進行折紙實驗、驗證,引導學生將圖和式進行對照分析,從而發現算法,感悟算理,同時也初步感受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根據剛才對教材理解,本節課教學目標是:

  1.理解分數除法意義與整數除法意義相同。

  2.理解分數除以整數計算原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3.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和歸納過程,感受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并從中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本課重點是理解分數除法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

  本課難點是分數除法一般算法理解。這是因為要將除以一個數轉化為乘以它倒數,在運算形式上由除法轉化為乘法,變化較大,而學生往往由于思維定勢,一時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課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驗和驗證中自主體驗和感悟。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本課教學必須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啟發與發現法相結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動手實踐,在體驗中、在交流中發現規律。

  學習方法上強調以探究學習法為主。認知結構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內化過程。只有通過主動參與獲得知識,才是有意義。因此,在重難點學習上,通過折紙實驗與驗證,數形結合,從而實現真正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一)類比遷移,理解分數除法意義。

  1.乘法意義對照。

  (出示3盒標注100克水果糖)問:共重多少千克?

  這個問題提法比教材中略有不同。教材中是先提問:共重多少克?借此引出整數乘法、整數除法算式,然后通過100克=1/10千克引出相應分數乘除法。根據我以往教學經驗,這樣處理不少學生在類比遷移時有一定障礙,并不容易實現。

  而在問題中直接以千克為單位,首先因為問題更有挑戰性而能更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其次還能引出三種形式算式:

  ○1整數形式:1003=300(克)=0.3(千克)

  ○2小數形式:100克=0.1千克 ;0.13=0.3(千克)

  ○3分數形式: 100克=1/10千克 ;1/103=3/10(千克)

  這樣處理不僅有利于學生系統建構整個乘法意義,而且,還能促使學生自然而然把分數除法意義與整數除法、小數除法意義統一起來。這樣一來,接下去理解就顯得水到渠成啦。

  2.除法意義對照。

  ◆您現在正在閱讀六年級上冊《分數除法》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精品教學資源!六年級上冊《分數除法》說課稿 在改編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問題情境下,引出相應三個除法算式:

  ○13003=100(克)=0.1(千克)

  ○20.33=0.1(千克)

  ○33/103=1/10(千克)

  并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從而理解分數除法意義與整數、小數除法意義相同。

  3.練習:

  1217= 204 2.81.5= 4.2 2/34=8/3

  20412=( ) 4.21.5=( ) 8/34=( )

  20417=( ) 4.22.8=( ) 8/32/3=( )

  在前兩步理解意義基礎上,及時安排相應鞏固練習。分別是已知三種形式乘法算式,不計算直接寫出相應除法算式商。如:2/34=8/3,8/34=( ),8/32/3=( )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學4/52

  1.創設問題情境:沒有已知乘法算式,你還會計算4/52這道分數除法嗎?

  ○1鼓勵嘗試計算;

  ○2組織全班交流;

  (預設學生反饋):

  方法A.因為22/5=4/5,所以4/52=2/5

  這是受剛才所學除法意義影響,遷移而來;

  方法B.4/52= 42/5=2/5

  大部分是看到4與2倍數關系,想當然在計算;可能小部分能從數組成進行解釋。

  方法C.4/52=4/51/2=2/5

  課前預習過;但能說清為什么恐怕很少。

  2.引導理解方法B和C。

  ○1師:4/5里面有()個()/(),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個()/();

  ○2師:在長方形里折一折,涂一涂,再來解釋兩種方法。

  ○3師:還有不同分法嗎?

  在先請學生進行解釋基礎上,引導思考: 4/5里面有()個()/(),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個()/();在部分學生有所感悟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根據課前提供五等分長方形紙片,要求學生折一折、涂一涂,再來進行解釋。

  由于已經將長方形縱向五等分,因此從直觀上很容易理解方法B。再進一步啟發:還有不同折法嗎?鼓勵學生尋求不同方法,比如說橫向折,沿對角線折等等;

  通過這些折法體驗,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不管怎么折,只要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始終是它12,也就是說始終可以將2轉化為乘以1/2。

  第二步:教學4/53

  1.初步比較:你覺得哪種方法好?

  2.嘗試計算4/53;

  (要求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計算) (課前提供五等分長方形紙片)

  反饋,追問: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1/3? 求一個數幾分之幾怎么計算?

  ○2為什么不選A或B這兩種方法?從中說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優點?

  首先請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初步比較:你覺得哪種方法好?這時并不急于統一思想,轉而請學生計算4/53。也要求根據課前提供五等分長方形紙片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計算。

  然后進行反饋,并引導思考: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5(1)/(3)? 求一個數幾分之幾怎么計算?

  ○2為什么不選A或B這兩種方法?從中說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優點?

  此時通過對比和思考,應該說對方法C已經有了較為深刻認識。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授予知識,也不是知識簡單積累,它是學習者認知結構組織和重組,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過程。一開始初步比較哪種方法好,學生此時并沒有什么感覺;而體驗4/53求解過程,使學生自覺在心里進行了比較,也就是主動開始建構認識,這時理解是較為深刻理解。

  第三步:實驗與驗證

  1.師:其它這樣分數除法計算是不是也和剛才兩題一樣呢?

  在理解例題基礎上,拋出一個疑問:其它這樣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是不是也能將除數轉化為乘以它倒數呢?從學生思維歷程看,這真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產生要進行實驗和驗證動機。然后根據課前提供空白長方形紙條組織學生開展研究,并組織開展同伴間交流。

  現代認知理論認為:感知只有經過一般化檢驗,才能上升成為知識。開展實驗與驗證符合從特殊到一般需要,而且還是學生主動、內在需要,這無論是對理解掌握算法、還是對培養良好數學思維習慣,都有積極意義。

  2.反饋交流。

  歸納:(一般化計算方法)用符號表示: AB=A1/B

  觀察: (形式上看)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最后,組織進行反饋,得出最后結論,并引導學生將一般化計算方法用符號化表示。這里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符號意識,包括之后引導學生觀察,(形式上看)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其目在于培養學生概括能力,促進更好理解。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課在經歷了感性交流和實踐探索以后,應該在數學層面上形成對知識客觀性及其本質更為深刻理解,從而形成科學態度和嚴謹思維。

【分數除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分數與除法說課稿11-09

《分數除法》說課稿08-20

《分數與除法》說課稿07-24

《分數除法》說課稿04-13

分數與除法說課稿04-13

分數除法說課稿04-12

分數與除法的說課稿04-12

《分數除法》的說課稿06-12

說課稿:分數除法06-12

《分數除法》說課稿04-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天天更新 | 中文AV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 | 在线观看欧美高清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