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的特征》說課稿

時間:2021-06-13 17:29:2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中國建筑的特征》說課稿范文

  【教學設(shè)想】

《中國建筑的特征》說課稿范文

  1、學情分析

  本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二的學生,已經(jīng)學過《宇宙的邊疆》等自然科學小論文。因此,學生對這種科學小論文已經(jīng)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論述的嚴謹性,和語言的簡介性。但對于文中提出的諸如“文法”、“可譯性”等新概念,對其的準確理解還需要引導。

  2、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關(guān)于必修5冊實用類文本的有關(guān)敘述是: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nèi)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而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評價,著重考察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準確解讀,以及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處理能力。

  知識教育目標: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確中國國建筑的特征。②根據(jù)分層,歸納概括“文法”“可譯性”等重點詞句的含義。

  能力培養(yǎng)目標:①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② 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情感培養(yǎng)目標 : 通過學習,提高對我國建筑藝術(shù)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代悠久的建筑藝術(shù)的熱愛之情。

  3、 重點難點:

  根據(jù)自然科學小論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將本文的重難點制定如下:

  教學重點:把握文章整體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掌握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國建筑的“文法”。

  教學難點:一,對建筑術(shù)語如“所”“斗拱”“舉架”的理解。二、對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詞匯”以及“可譯性”的理解。

  【教學方法】

  ㈠ 教學方式:

  學習說明文,主要讓學生了解文章所講述的內(nèi)容,學習說明文簡潔明了的語言,并把學到的技巧運用于平時的寫作中。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為了使本文的教與學達到最佳的效果,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學方法:

  1、三讀:通過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瀏覽、精讀、研讀三步讓學生逐漸深入地掌握課文知識。

  2、設(shè)置情境:在課堂上,利用課件和視頻增強直觀性,讓學生更真切地了解說明對象。

  3、問題討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4、課外探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尋找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建筑,比較他們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點。

  ㈡ 學習方法:

  精讀研究法:學生通過仔細閱讀揣摩課文,深化對中國建筑的特征的認識。

  對比學習法:把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與西方的建筑進行比較,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國建筑的特征。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視頻。一段介紹中國古代建筑特征的視頻,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過程】

  ㈠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了解作者。

  ㈡ 課堂教學

  1、 導入:

  利用視頻《中國古代建筑的瑰寶——唐代木亭模型》來引入全文,并且讓學生更加鮮明地感知“斗拱”這一概念,以及明確中國建筑的發(fā)展脈絡(luò)以及現(xiàn)代的傳承。

  利用幻燈片展示各種建筑導入本文,揭示課題,并交代文體,指出其與記敘文的不同。而且簡要地介紹作者。這樣做有利于增強學生和直觀感受,對學習說明文有極大的好處。

  這一個步驟所需時間不多,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一開始就認識到學習本文與過去學習記敘性文字有了區(qū)別,明確學習目標,初步了解本文的說明對象。

  2、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歸納全文思路。速讀之前,老師予以指導:這其實就是給文章分段,然后總結(jié)段意。明確本文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這個問題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能快速、獨立解決。

  3、精讀課文,思考探究

  我們了解了本文的行文思路,但是“中國建筑的具體特征”卻還撲朔迷離。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分析每一段的具體內(nèi)容。鑒于此,我給大家出了兩道思考題,通過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欲望。第一組研究第一題,第二組研究第二題,給大家3分鐘時間,同桌互助合作完成這項任務(wù)。

  這兩道題是:

  1、請把梁思成先生所總結(jié)的中國建筑的9大特征,再從3個角度高度概括一下。并據(jù)此,復述中國建筑的特征。

  2、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國建筑的‘文法’”?

  【設(shè)計過程及目的】

  在學生討論的時候,老師巡視教室,通過詢問了解情況,給予點撥。在學生回答的時候,遇到分類歸納不準確的情況時,可以人物為例來類比指導;在學生復述的時候,大屏幕出現(xiàn)故宮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啟發(fā)誘導,學生會出現(xiàn)的問題多表現(xiàn)為表述啰嗦、拖沓,這就需要老師提前明確方法;

  關(guān)于文法問題,老師首先用多媒體展示出方法指導:這里運用了比喻手法,那么只需找出對應(yīng)的本體,就解決問題了。學生的問題更多表現(xiàn)在不夠全面,表述比較混亂,邏輯性不強,我就事先強調(diào)學生用筆寫出來。從而,在與同桌的討論中探究中保障答案的全面性,在書面的調(diào)整中加強語言的嚴謹性。通過這兩道題的設(shè)置,有效地鍛煉了學生對文本信息篩選和加工能力,不僅讓學生明確了中國建筑的特征,加強了文化厚度;而且鍛煉了學生對使用類文本的歸納概括能力,提高了做題技巧。至此,學習目標基本達成。

  4再讀課文,揣摩語言

  這篇文章出自科學大師之手,除觀點確實、敘說嚴謹之外,文筆也兼有理趣和情趣。例如本文之中就有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句,請大家找出來,并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運用比喻說明的表達效果。

  【設(shè)計過程及目的】:

  這個問題是學生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掌握的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準確性,這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注意語言表述的準確性、流暢性。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答題模式。(老師首先板書答題模式:即①把……比喻成……②生動形象的說明了……)這個過程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一些精彩比喻句的賞析,讓學生體會本文敘述說明語言形象生動的特點。

  5、對比探究:

  利用幻燈片展示西方建筑和中國傳統(tǒng)建筑,讓學生分析它們不同的建筑特點。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征的認識,以及中國建筑發(fā)展中的兼收并蓄問題。

  6、檢測目標

  本著考察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準確解讀,以及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處理能力的學習目標,制定以下檢測題目。

  1、閱讀第8自然段,思考:中國建筑中,斗拱的作用有哪些?

  2、閱讀文章倒數(shù)第2自然段,思考: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

  7、課外拓展:

  關(guān)注家鄉(xiāng)的建筑,可以選擇家鄉(xiāng)保存完好的傳統(tǒng)建筑,也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現(xiàn)代建筑,介紹這些建筑的特點。

【《中國建筑的特征》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建筑的特征》說課稿范文01-27

《中國建筑的特征》教案12-16

《中國建筑的特征》教案12-16

《中國建筑的特征》教學設(shè)計09-03

中國建筑的特征課程教學設(shè)計06-29

《中國建筑的特征》教案設(shè)計09-02

《中國建筑的特征》課文練習題06-12

《中國建筑的特征》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06-21

語文《中國建筑的特征》教學反思范文06-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精品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最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日本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一级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