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奇妙的舌頭
一、說教學內容
1、教材分析
《奇妙的舌頭》是西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知識短文,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貓、狗、青蛙、啄木鳥、蛇五種動物舌頭的特點。學習這篇課文,要讓孩子們了解貓的舌頭能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頭能幫助散發體內的熱量;青蛙的舌頭能粘住蟲子;啄木鳥的舌頭能鉤出樹洞里的害蟲;蛇的舌頭能感覺動靜。
2、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低段學習要求明確指出:引導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喜歡朗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這些要求,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教學目標。
①、知識性目標:
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會用“奇妙”造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動物舌頭的作用,感受動物舌頭的奇妙。
②、能力性目標:
以朗讀為主線,采用不同的朗讀訓練方式,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③、情感性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懂得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感受動物舌頭的奇妙。
二、說教學方法
1、說教法
①、激趣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對新奇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節課開始,我就利用謎語導入新課,將學生的'興趣深深吸引。識字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們最喜歡的識字游戲來集中注意力。學文時,我通過課件播放各種小動物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自始至終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教學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②、讀書指導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初讀、細讀”對學生進行不同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及語言素養。
2、說學法
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使思維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所以我指導學生采用聽讀、默讀、自由讀等多種讀書形式學習。
三、說教學媒體的運用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制作了課件。這樣做有以下優點:
①、符合教學內容的需求。
②、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③、使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并了解動物舌頭的特點,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設計了五大環節
1、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遨游于知識的海洋。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我采用了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打撲克”游戲認讀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生字。
3、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我通過展示清晰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同學們個個是情緒飽滿。這時我引導學生發言,從而使他們能有條理的充分表露自己的見解。同時我又適時地對發言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從而使課堂氣氛發展到了高潮。
4、拓展延伸。
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由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拓展訓練: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舌頭的妙用呢?引導孩子們由課內走向課外,把學習強烈的興趣一直保持到生活中。
5、指導書寫。
由學生觀察生字,發現難寫的字,并提出注意事項。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學思路、教學內容的直觀展現。 由此我設計如下板書:
19. 奇妙的舌頭
梳理毛
散發體內熱量
粘蟲子
鉤蟲子
感覺動靜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奇妙的舌頭】相關文章:
奇妙的舌頭說課稿11-04
《奇妙的舌頭》教案06-19
《奇妙的舌頭》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06-26
《奇妙的舌頭》教學設計范文06-16
《奇妙的舌頭》教學反思心得04-16
關于《奇妙的舌頭》的教學反思10-30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奇妙的圖形》說課稿02-18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奇妙的圖形》說課稿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