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優質說課稿
一、說教材
《鄭和遠航》是蘇教版第十冊中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為一體的課文,詳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全文分為兩個部分,1~5小節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場景及經歷,最后兩個小節寫了鄭和七次遠航的時間跨度、到過的國家以及遠航的重大意義。
在寫作特色上,做到了點面結合、詳略得當。鄭和總共七次出使西洋,如果全部寫下來勢必顯得拖沓,本文重點寫了第一次遠航的情況,對其余作了概括說明。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節省了筆墨,收到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學情分析
世界航海。介紹了世界航海的發展史,重點介紹了幾位世界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麥哲倫等,讓他們的事跡與鄭和相比較,感受鄭和的偉大,激發自豪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懂得詳寫與略寫的作用。
2、憑借文本語言材料,感受鄭和為促進我國古代人民與亞洲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為振興中華而發憤努力的豪情。
教學策略:
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快、自主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獲,我將采用“復習質疑,確定主線,精讀文本——教師引路;
1、成功激勵法:在學生獲得學習成功后,引導其他學生評議、激勵。
2、朗讀指導法:學生任意選擇課文的配音朗讀,通過練習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說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鄭和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我準備用“想不想看看鄭和船隊出發時的情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準備“怎樣看”,梳理出本課的學習方法:研讀文本、豐富自己的認知。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欲望、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
(二)、精讀起航
在這一部分里,首先讓學生精讀文本,從課文中找出能反映船隊規模之大的語句和詞語,細細品味,這是語文學科特點所規定的訓練目標。
。第三步讓學生說說讀了文章或觀看圖片后的感受,夸一夸船隊,或贊一贊鄭和,讓學生把自己的體驗用語言表達出來,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給學生的情感有了一個渲泄的渠道,營造充滿自豪的情感氛圍。
最后回歸文本,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收獲和體驗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
1、從哪些詞句你能讀出他們之間的交往是友好的?
2讀到這兒,你對鄭和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3 用“”劃出中心句。
4你是怎么理解“兇險”的?你從文中讀出了哪些兇險?
5文中哪些詞句體現了航行的兇險?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6 讀著課文,想象著當時驚心動魄的場面,你想對鄭和說些什么呢?
(2)、組織全班交流。
讓學生說說你們小組解決了哪些問題,是通過什么渠道解決的。這一環節用一再現學生的學習和思維過程,特別是方法的呈現,教師及時點撥,形成共識。
第三步回歸到課文的朗讀,再次指導朗讀這兩部分,讓情感的積淀更濃厚一些。
(四)、圍繞主線、感受寫法。
略讀第二部分6、7小節
學生思考: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7次,為什么作者只詳寫了第一次,而略寫其余六次遠航?在表達方法上你學到了什么?對比第一次遠航的內容,讓學生初步感受詳略得當的寫法,引領學生在語文中走個來回,讓體會“如何寫”觸及學生心靈。
(五)、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總結課文內容從讓學生談談自己學了課文的收獲與體會,感受鄭和的偉大,感受祖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從而由衷地自豪。如時間有空余,則讓學生全文感情朗讀。
【《鄭和遠航》優質說課稿】相關文章: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1-21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7-18
鄭和遠航說課稿10-28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9-27
《鄭和遠航》說課稿06-01
《鄭和遠航》的說課稿06-04
鄭和遠航說課稿07-11
《鄭和遠航》說課稿06-28
《鄭和遠航》說課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