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秘密》說課稿

時間:2021-06-11 14:30:3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摩擦力的秘密》說課稿

  一、說教材

《摩擦力的秘密》說課稿

  (一)分析教材

  《摩擦力的秘密》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課。本課與《力在哪里》、《物體形狀改變以后》、《蘋果為什么會落地》、《降落傘》共同組成了《無處不在的力》這一單元。

  本課所在的單元與前一單元《物體的運動》一起,完成了《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內容標準中物質世界部分“運動與力”部分內容的學習,并為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部分內容的學習儲備基本的力學知識。

  本單元依據《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中關于“力的作用和表現,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力”的要求,圍繞力的存在,力的表現和作用,力在哪里、力能改變運動的方向和物體的形狀,就力有大小以及彈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氣體和液體的阻力來進行建構。通過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以認知為重要目的的觀察、閱讀、分析和實驗活動,使學生認識力、了解常見的力,從而提高認知水平,探究能力和研究興趣。

  本課在單元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學知識的鋪墊,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對物體形狀的影響和測量力的大小知識和技能,又為下一課《降落傘》的學習,提供了知識支撐。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摩擦現象和摩擦力。重點在于體驗摩擦力。

  第二部分,研究各種改變摩擦力的方法。

  第三部分,討論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減小摩擦力。

  這些內容打算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要完成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認識摩擦力,討論摩擦力的“功”與“過”,通過探究了解減小固體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涉及到《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分析本課的知識結構,并結合第一課時要完成的任務,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方面:

  能夠使用實驗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想,設計減小固體摩擦力的驗證實驗。

  (2)科學知識方面:

  認識摩擦力,知道如何減小摩擦力,能夠說出摩擦力的“功”與“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學會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摩擦力,喜歡用學到的摩擦力知識解決生活中摩擦力的問題。

  (三)教學重點:認識摩擦力,通過實驗研究減小固體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學難點:摩擦力的認識,以及實驗過程中變量的理解與控制。

  二、說教法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遵循學生學習規律,抓住科學課的特點談談本課的教法設計:

  1、由形象到抽象,遵循科學概念形成的一般過程。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摩擦現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學生還不能從理性的層面上覺察到。所以在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設置活動,把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化解到活動產生的現象中,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起比較豐富的表象,幫助學生對摩擦概念的理解。

  2.實踐為主,多種學習方式綜合,突出科學課的特點。

  大膽猜測、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學習方式。

  據分析:學生在第三單元中已經初步掌握了對比實驗的研究方法,又通過本單元前三課力學知識的學習,已經初步具備進行自主探究實驗的素質和能力。

  本課教學從教師的教來看,要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學、樂學;要創造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善學。從學生的學來看,要注重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注重同桌互學,小組研討,集體交流。教學設計體現: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提高。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充分應用現代教學媒體,優化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具體表現為以下三點

  (1)巧妙引導,貫穿一個“疑”字。

  我在教學中使學生“于無疑處生疑”把學生思維引到焦點上,使他們動腦筋,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例如:導入時,通過游戲,追問什么樣的神秘力量使我們要費更大的力氣才能拉開兩本書呢?這樣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

  (2)自主學習,著眼一個“探”字。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中指: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提出問題之后,讓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猜測,并且通過實驗去驗證,這樣促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生成和發展。

  (3)動手操作,突出一個“動”字。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必須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而不能簡單地通過講授交給學生。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對比實驗了解減小固體摩擦力的方法,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活動中,學生不單單是在動口、動手、動腦,更重要的是通過“動的過程”內化了摩擦力的知識,培養了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本課的教學準備主要是教師準備:書本、塑料平板、彈簧測力計、小木塊、洗潔精、玻璃燒杯、玻璃棒、圓木棍、水槽、抹布、實驗記錄單、多媒體課件。(我之所以準備這些材料,是因為它們既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又注重了與內容的緊密聯系,能充分幫助學生完成探究實驗。學生利用這些典型的材料,依據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實驗,在操作中驗證假設,在探究中獲取知識。)

  (二)設計思路

  我在教學時依照教學目標并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教學內容上大膽創新,根據力運動的特點,通過操作演示和引用視頻再現力運動的過程,讓學生觀察發現。引導他們親身經歷“發現問題——進行預測——實驗研究——合作交流——生活運用”的科學探究過程。

【《摩擦力的秘密》說課稿】相關文章:

《摩擦力的秘密》說課稿范文09-23

蘇教版小學《摩擦力的秘密》優秀說課稿01-16

四年級《摩擦力的秘密》說課稿01-08

摩擦力說課稿07-09

摩擦力的說課稿07-02

《摩擦力》的說課稿02-20

摩擦力說課稿02-16

摩擦力說課稿11-03

高中摩擦力說課稿01-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系列有码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19页 | 精品久久久久久97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原创 | 亚洲欧美唯美国产伦综合 | 首页中文有码中文字幕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