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范文
一、活動產生的背景。
幼兒由于在小、中班經過系統(tǒng)的階段教育后,都對數(shù)字有了一定的認識,且承接大班以前對5以內分合的學習,在加上受幼兒自身能力特點的影響,因此幼兒以具備了學習6的分合的能力。同時在幼兒學習5以內的分合時,我發(fā)現(xiàn)幼兒雖對5以內分合式較為了解,但幼兒在以往的操作中對分合的排序較為凌亂,以致于出現(xiàn)幼兒學后忘記也較快。此外,現(xiàn)在對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要求也不在停留于單一的認識、了解,重要的是能從生活、游戲出發(fā)去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具備利用數(shù)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及自身能力特點出發(fā),設計了本次的活動來進一步促進孩子發(fā)展,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操作中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
在這一目標中,我通過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獲得對6的分成的概念,這里我采用了“做中學”的學習方法,使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操作經驗,探索出6分合的5種方法,并以此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
2、通過對幼兒操作的觀察,幫助初步感知數(shù)的分合的有序性。
對于這個目標,我是這樣考慮的,幼兒已有過對數(shù)的分合的認識再加上大班學過一定的排序方法,同時大班幼兒又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因此我就通過幼兒自身能力出發(fā)利用幼兒的觀察能力對數(shù)進行有序的排列,于是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數(shù)的分合的有序性,就作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3、通過游戲開展活動,激發(fā)幼兒利用數(shù)學來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幼兒的天性是好動中,喜歡玩樂,因此,我借助游戲活動來幫助幼兒提高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玩中學,激發(fā)了幼兒運用數(shù)學、使用數(shù)學的能力。
因而,圍繞本次活動我作了如下準備:
(1)與家長商量事先為每個幼兒準備6塊一元的`硬幣。
(2)人手一份小籃子、一份記錄紙,一支鉛筆。
(3)教室周圍布置為超市的情境。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情境“超市開業(yè)”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我首先就在教室周圍布置了一個的游戲情境,以超市開業(yè):“今天小超市開業(yè)了, 你們想去逛逛嗎?”導入到活動中,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接著我又以:“逛超市買東西需要什么呢?”引出幼兒用于學習6分合的實際操作物品“硬幣”,我之所以選擇硬幣,是考慮到它的正反面有不同的圖案,易于幼兒觀察、記錄,而硬幣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家中隨處可得,教師不必為準備材料浪費太多的精力,而可以把精力放在觀察孩子的發(fā)展上。然后再讓幼兒用手摸出6個硬幣,我這樣做是為了幫助幼兒復習6的數(shù)量 ,同時也是為下面的活動操作材料做好物質的鋪墊工作。
2、通過游戲“拋硬幣”來引導幼兒觀察、理解6的組成,探索、嘗試用數(shù)字記錄6的組成并進行排序。
(1)認識硬幣。
我先讓幼兒對硬幣進行觀察。通過提問:看看硬幣是什么樣的?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引導幼兒去思考觀察硬幣的圖案,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硬幣正、反面的不同圖案,接著再以一提問:正面是什么樣的?反面又是什么樣的?幫助幼兒對自己的觀察結果進行交流,總結出:有個數(shù)字1的標記的正面,而有一朵花的反面。這一步驟設計主要是為后面的拋硬幣進行記錄工作做鋪墊,同時也是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學習對6的分合進行準備工作。
(2)幼兒游戲“拋硬幣”,并記錄操作結果。
為了幫助幼兒認識6的分合,我利用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的特點,幫助幼兒通過自身實踐操作去獲得相關數(shù)的概念。在進行“拋硬幣”的游戲前,我先講清要求:請你把6個硬幣輕輕地拋在小盒子里,看看會出現(xiàn)幾個正面?幾個反面?然后再把拋的結果記錄在操作紙上,你玩了幾次就記錄幾次!在這里我利用幼兒好玩的天性,為避免幼兒在學習數(shù)學中感到枯燥,因而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記錄,抓住了孩子的年齡特征,幫助幼兒探索對6的分合的認識。同時,在這一步驟我利用幼兒的自我操作,給不同能力的幼兒機會,讓能力強的幼兒能多記錄一些6的分合式,而讓能力稍弱的幼兒也盡自己的能力盡可能的對自己的分合結果進行記錄,體現(xiàn)出我在設計中能面對全體幼兒并注意個體差異的特點。
(3)幼兒匯報記錄情況,教師小結。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11-04
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04-17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03-14
大班科學探索活動說課稿01-19
關于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02-03
大班科學活動影子說課稿06-22
大班科學活動《彈力球》說課稿09-14
大班科學活動《沉與浮》說課稿06-29
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沙漏》說課稿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