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優秀說課稿
一、說教材
《碧螺春》是小學語文蘇教版十二冊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繪了久負盛名的碧螺春茶名字的由來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嘗的生動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愛和對勤勞、聰明的勞動人民的熱愛。
課文可分四段。文末引用了外國詩人的詩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湯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這是作者的匠心獨運,借此既抒發了感情,又深化了中心。本文條理清楚,內容生動,語言優美,描寫細膩,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訓練。
根據本課的特點和所處的位置,針對學生的實際,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認知與技能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碧螺春的。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情感目標: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體會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心靈手巧。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背誦,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
教學難點: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心靈手巧。
二、說教法、學法。
自主性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學習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自主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使學生主體真正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本課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以優化課堂教學:
計算機 多媒體 輔助教學法。新大綱規定: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語文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它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學習的需要,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現代網絡技術能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能極大地豐富課程資源,它為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舞臺。魯迅曾經預言: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的。《碧螺春》這篇課文的內容較生動,也是學生十分興趣的。學生的興趣來自對采茶和制作茶葉的興趣。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精心編輯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利用網上相當豐富的有關焙茶的信息資源,創設了一個有美麗風光,輕松活潑的學習課文的良好情境,我想比單一的讀文、理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碧螺春》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碧螺春》說課稿06-28
《碧螺春》說課稿03-31
碧螺春說課稿11-05
《碧螺春》的說課稿06-25
《碧螺春》說課稿模板05-04
《碧螺春》說課稿范文03-31
碧螺春說課稿2篇11-11
碧螺春優秀教案08-24
《碧螺春》優秀教學設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