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找規律》的優秀說課稿

時間:2021-06-15 18:01:0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四年級數學《找規律》的優秀說課稿

  說一說教材分析:

關于四年級數學《找規律》的優秀說課稿

  《找規律》是蘇教版課程標準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并進行簡單應用。本課教學的重點在于經歷間隔現象中簡單規律的探索過程;難點是用恰當的方式描述這一規律。教學目標是:(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 。

  教法與學法是:

  1、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2、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鼓勵他們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3、面向現實生活,讓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意義。

  下面,我重點來介紹這堂課的教學思路

  根據教材特點,我設計了六個主要的教學程序:第一部分通過游戲,導入新課,引出規律;第二部分在有趣的童話情境中,探索規律;第三部分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對這類規律的認識得到提升;第四部分聯系生活尋找規律,體會規律的廣泛性,鞏固和深化學生對規律的認識;第五部分是運用規律,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最后是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一、游戲導入,引出規律

  在課的一開始,我和學生玩一個簡單的“跟我學”的小游戲。然后追問:同學們學得都這么快,這么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據學生回答,指出游戲中存在著規律的現象。(師板書:規律)

  然后順勢說明: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雙手中,也存在著規律呢。不信?就讓學生把雙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說一說一只手上有幾根手指?每兩根手指之間有一個空擋,一共有幾個空擋?你還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檔是4個,手指數比空檔數多1,空檔數比手指數少1。

  然后指出:其實像這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我們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

  [在這里,我從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導入,讓學生從簡單的游戲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規律的存在,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為找規律奠定心理基礎。]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首先多媒體顯示:音樂聲中,小兔們在歡快地唱歌跳舞的場景)告訴學生在這一場景里隱藏著一個規律,想不想把它找出來?

  然后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觀察交流:自己從圖中獲取了那些信息?這些信息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此時學生的觀察可能是無序的。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圖上畫了幾組物體?每組有哪兩種?小兔子是怎樣排隊的?在小兔子中間還有什么?(體會每兩只兔子之間有一只蘑菇)你能數一數有幾只兔子幾個蘑菇嗎?

  接著再觀察另外的夾子和手帕,木樁和籬笆,樹和繩子這幾組圖,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再認真讀一讀這些數據,看圖想一想每組的兩種物體——兔子與蘑菇、夾子與手帕、木樁與籬笆、大樹與繩子的排列有什么規律?他們的個數有什么關系?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然后再通過全班交流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在每兩只兔子之間有一個蘑菇,兔子的只數要比蘑菇的個數多1;在每兩個夾子之間有1塊手帕,夾子的個數比手帕的塊數多1……

  緊接著師提出:是不是有這種排列現象的兩種物體,它們的數量就一定有這樣的規律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找一找規律。(將板書補充完整:找規律)

  [以上環節,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創設了現實的問題情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題探索活動,在學生隨意觀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發現、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了不同的探索過程,有不同的體驗和發現,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發現的`規律,增強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三、動手操作,提升規律

  首先,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每人任意拿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并在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上一個圓片,將小棒的根數和圓片的個數分別填入表格中,并觀察小棒的根數和圓片的個數有什么關系?

  然后進行集體交流,引導學生溝通與例題中發現規律的聯系。思考:按其排列位置,小棒相當于上面例題中的哪些物體?圓呢?小棒的位置和圓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這兩種物體的個數有什么關系?

  接著再進行對比:通過操作發現的規律與在例題里發現的規律一致嗎?能把發現的規律總結出來嗎?

  [這個環節,引導學生經歷數字化過程,進一步驗證規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分析,再次經歷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的排列特點及個數關系的探究過程。溝通與例題中發現的規律的聯系,使學生把獲得的具體的、感性的認識逐步上升為數學思考,初步感受有關的簡單數學模型。]

  四、聯系實際,尋找規律

  首先請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這樣的規律現象,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和能力,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啟發學生用數學思想審視生活,

  然后再請學生欣賞一組圖片:橋的欄桿;長廊;路邊的香樟樹和冬青;花欄;地磚;路燈;課桌;梳子;直尺;空調的葉片;學生的隊伍等,進一步感受生活中蘊含的規律,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規律的普遍性。

  五、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首先師指出:生活中這種現象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一起到馬路上來看一看(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這一題可以直接觀察,根據發現的規律得出答案。

  然后激勵學生聯系實際思考、解決“想想做做”第二題“鋸木頭”的問題。

  接著再回到主場景中,現在有12只小白兔手拉手做游戲,每兩只小白兔之間有一個小蘑菇,想一想應該有幾個小蘑菇?

  如果12只小白兔想圍成圈做游戲,每兩只小白兔之間有一個小蘑菇,那應該有幾個小蘑菇呢?這里,學生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應引導他們爭論。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圓形排列的物體的規律,我采用多媒體來進行模擬實驗:把12只小兔分別用12個數字來表示 /article/,如果每兩個數字之間出現一個蘑菇,有多少個蘑菇呢?仔細瞧,數字們要變魔術了!課件演示12個數字圍成一圈,形成一個鐘面(鐘面是學生比較熟悉的,通過以前的學習,都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和12個間隔)。然后師再提問:現在蘑菇的個數有變化嗎?為什么?這樣的排列又有著怎樣的規律呢?

  [以上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化靜為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直線上的間隔現象與封閉圖形的間隔現象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體會規律的發展變化,啟發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正確解決問題。]

  六、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么規律?是怎么找到規律的?利用規律我們可以干什么?一起歸納總結:通過觀察、數數、畫圖、擺學具等方式發現了一一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如果排成一行,排在兩端的那種物體就比排在中間的物體多一個;如果排成圓圈,兩種物體的個數就一樣多。

  最后布置一個實踐性作業:運用課上找到的規律,結合生活實際,做一個小小的設計。(如用彩燈布置教室,用美麗的圖案打扮自己的臥室,設計美觀大方的廣場,設計有創意的游戲等。)

  [通過布置開放性的作業,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四年級數學《找規律》的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找規律的說課稿04-09

數學《找規律》說課稿01-29

《找規律》優秀說課稿06-20

找規律優秀說課稿06-24

小學數學《找規律》說課稿06-29

《找規律》數學說課稿04-05

數學《找規律》的說課稿范文05-14

數學《找規律》說課稿模板07-31

小學數學《找規律》優秀說課稿(精選15篇)06-17

《找規律》優秀說課稿范文06-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 | 日本天堂天v在线播放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 亚洲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