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荔枝的生態、結構及生長等科學知識。
(二)掌握本文從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說明順序。
(三)理解文中“引用”等說明方法的作用。
(四)鑒賞本文作為科學小品所具有的科學性和文學性。
二、課時安排3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從感性知識入手)你吃過荔枝嗎荔枝與其他水果比較有什么不同
學生可能回答:吃過。荔枝表皮粗糙,呈紅色,肉白嫩,特甜等。
教師提示:學習本文,我們將對荔枝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二)文體知識及作者簡介
1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解釋“科學小品”文體特征(可投影):科學小品多用文藝性筆調介紹科學知識和闡述科學道理,使人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某種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藝術上的享受。
2作者簡介:
賈祖璋,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寧縣人。早在三十年代,他就編著了60多萬字的《中國植物圖鑒》等專著。1931年,他撰寫的《鳥類概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學著作。他創作了大量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寫《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了《生物學碎錦》(課文就選自此書)。
賈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絢麗多彩的生物為寫作對象,把豐富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融為一體,有著很高的思想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三)課文探究
1正字、正音:
繒( ) 綃( ) 醴酪( ) 絳囊( )
褐色( ) 貯藏( ) 一騎( ) 佗( )
襄( ) 蘗( ) 啖( ) 渣滓( )
2學生瀏覽課文,畫出生字及重要詞語,借助課文注釋或工具書讀一讀、悟一悟。然后,學習小組討論、探究以下兩個問題:
(1)標題給我們提供了關于荔枝的哪幾點信息這一標題有何創意
(2)作者認為白居易的《荔枝圖序》里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甘酸漿液如醴酪”的話對嗎如有不當之處,請加以更正。
(以上討論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自讀、討論、反饋。
學生自主閱讀探討可得:
(1)標題給我們提供了三點信息:
產地南州——泛指我國南方
成熟期六月——陽歷7月
顏色丹——紅色
本文以詩為題,凝練、新穎,同時概括力強,多角度提供了關于荔枝的重要信息,對理解全文起到了舉“綱”的作用。
(2)白居易的話有對有錯:殼如紅繒——錯(正:塊狀裂片、粗糙);膜如紫綃——錯(正:白色薄膜);瓤肉瑩白如冰雪——正確;甘酸漿液如醴酪——正確
3本文介紹了不少荔枝的有關知識,學生細讀課文后,小組討論、概述各自然段說明的主要內容,并分析其說明順序。
討論探究后,班級交流,教師點撥:
(1)關于荔枝的有關知識:(板書)
外部形態 外殼:塊狀裂片、粗糙
主 由 顏色:深紅色、紫色
外 形狀: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
到
內↓
↓ 果實: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次 內部結構 內膜:白、薄
肉: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核: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無核。
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長
產地:我國
習性:喜溫暖
(2)主要說明順序:由外到內、由表及里;先主后次。
(四)布置作業
1編寫文章結構提綱或畫出結構圖。
2找出文中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
3讀一讀,說說文中除了介紹荔枝的知識,還有哪些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本文除了介紹荔枝的知識,還有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有何作用
討論后交流。明確:
1說明方法有:
(1)舉例說明(2)比較說明(3)列數字說明(4)詮釋說明
(作用略)
2介紹荔枝知識以外的內容有:
(1)引用詩文及其作用:
《荔枝圖序》 說明荔枝的外形及內部特征
《詠荔枝膜》 說明荔枝膜的輕薄
《過華清宮絕句》(一) 說明荔枝的不耐貯藏
《惠州一絕》 突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
(2)引用掌故及其作用:
唐明皇寵幸楊貴妃兼程送荔枝 說明荔枝不耐貯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說明荔枝性喜溫暖
文徵明說顧氏種活荔枝事 說明荔枝性喜溫暖
(3)運用比喻極其作用:
絳囊、紅星、珊瑚珠 說明荔枝顏色呈紅色
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 說明荔枝成片成林的絢麗美景
教師點撥:本文作為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作者十分注重其文藝性和趣味性,大量引用了古代的詩文和掌故,這些內容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使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和文化內涵,也極大地激發了我們閱讀的興趣。
畫出文中引用的古詩文,讀讀,議議,背背,并逐步學會欣賞。
(二)布置作業
1背誦文中引用的古詩文。
2找一篇課外科學小品文進行閱讀,了解有關科普知識,學習其寫作方法。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品味語言
作為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作者在注意突出文藝性、趣味性的同時,更注重體現科學性和準確性。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本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在何處
師生討論后可得:
1明確的科學術語。
(1)裂片中央有突出部分,有的尖銳如刺,這叫做片峰。
(2)蒂部周圍微微突起,稱為果肩。
2適當的列出數字。
(1)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2)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八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
3限制性詞語的運用。
(1)現在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2)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八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
教師點撥:
學習文藝性說明文中“文藝性筆調”的特點:
(1)文體上,可編織故事。
(2)內容上,可穿插詩文、掌故、傳說等。
(3)在表達方式上,可有生動的描寫、巧妙的比喻、個性化的擬人等。
以上就是語文網小編分享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的全部內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語文網查閱。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相關文章: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說課稿07-11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01-05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說課稿08-22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08-10
《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說課稿設計01-29
《南州六月荔枝丹》優秀說課稿08-13
《南州六月荔枝丹》說課稿3篇02-08
南州六月荔枝丹-日記09-10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