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來自嫩江縣第一中學的語文教師上冊中的黃久平。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美猴王》,本節課內容出自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語文第十四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按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一是說教材;二是教學方法;三是學法指導;四是教學過程;五是教學自評。
一,首先我來介紹第一部分內容,教材分析。這一部分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慌c作用:美猴王這一課是第四單元的第二課。課文主要寫了石猴從出世到稱王的全過程。以后的故事都是從這里生發出來的。作者抓住了猴子的特點,突出了猴王的特性。是學習塑造人物形象的良好的范文。美猴王這篇文章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學習本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這是一般的小說做不到的。而且這篇文章情節生動,猴王個性鮮明,深受學生喜愛;語言通俗,生動,簡潔十分適合學生閱讀。學生還可以從猴王身上學習追求自由,自信,勇敢的思想和品格。
。ǘ┙虒W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學習小說中藝術形象的表現手法,體會本文語言通俗,簡潔,生動的特點。
能力目標: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觀察、表演等多種能力。
情感目標: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這一藝術形象的現實意義,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
。ㄈ┙虒W重點和教學難點
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中有一點就是把握人物形象。《美猴王》這一課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尤為出色,所以我把本節課的學習重點設為把握美猴王這一藝術形象。學習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初一的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認識還不夠深刻,所以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設為了解作者塑造
美猴王這一藝術形象的現實意義,從而正確把握本文中心。
二、教學方法
在充分分析了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方法為設置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我還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學法指導:
在學習過程中我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講故事、解說、配音、講故事多種形式的體驗和學習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美猴王這一藝術形象,并鍛煉各方面能力。以出色地達到教學目的。
四、教學過程:
設計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從學生的發展方面進行考慮,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創設良好的情境,實現師生互動,以實現共同發展感的目的。這一部分內容我設計了引`讀`感`析`結練六個環節。下面我來說一下:
第一個環節激情引入:我播放《西游記》動畫片的片頭曲,讓學生一邊聽一邊跟著唱,學生激情高漲。再讓學生說說歌中的猴哥還有哪些稱號。這樣的問題學生張口就來,都搶著說。接著老師引導:每一個稱號后邊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那么美猴王這一稱號是怎么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猴王》這一課。通過這一唱,一說,一引,自然地引出了課題。學生自然帶著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第二個環節“讀”首先初讀課文,讓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向同學請教,也可以和老師交流。讓學生通過互相解疑達到自主、合作學習的目的。再分段進行朗讀,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讀,分段進行朗讀,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讀。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第三個環節“感”整體感悟。這一環節我采用的形式是片斷欣賞。我播放大型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與課文相符的片斷。讓學生通過動態的畫面和人物精彩的表演來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指導學生觀察片中石猴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后面分析人物形象做準備。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第四個環節“析”分析人物形象
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我設置情境、合作、體驗的方法學習。我把課文分成猴王出世、山間生活、自薦探泉、被擁為王四個部分。分別采用講故事、解說、配音、表演四種方式來學習。讓學生通過切身體會逐一分析每一情節中表現出來的猴子的特點。每一方式訓練結束都引導學生分析:“這一情節中表現了石猴具有什么特點?”最后加以總結。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把枯燥的人物分析生動化。學生的興趣大大增加,大膽嘗試各種角色,并在體驗中明確石猴的個性特點。并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下面我就把這一部分的教學步驟給大家介紹一下:
1、引入: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六小齡童的精湛表演為我們再現了美猴王的形象,接下來我們通過多種方式分析這一形象。
2、分析人物形象:a、第一種方式:講故事,故事大王。大家結合課文第一自然段,配合畫面來講猴王出世這一情節。這種方式學生非常喜歡,所以積極參與。在講故事的同時鍛煉學生數的能力。然后引導學生總結這一情節中猴子的特點是神異出眾。B、第二種方式:解說。先由趙忠祥老師解說的動物世界引起大家的興趣。再試著配合畫面為石猴山間生活一情節做解說。這種方式非常新奇,學生興趣濃厚。既培養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再引導學生從這一情節中總結出石猴自由、活潑的個性特點。C、第三種方式:配音。我把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石猴自薦探泉這一情節的音消掉,由學生用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的語言來配音,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又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再從石猴的語言中總結石猴的特點:自信、勇敢。D、四種方式:表演。請大家大膽嘗試,自由結合小組,把第四自然段改編成劇本,自由分配角色進行表演。要求把群猴的頑劣、石猴的自信,勇于當王的果敢表現出來。再讓學生從惟妙惟肖的表演和切身體會中總結石猴特點。學生在表演中也體會到了學習中合作的快樂。F、最后,引導學生把幾部分中概括出來的石猴的個性特點總結出來,同時,教師出示板書幫助學生總結?荚嚧笳
3、分析美猴王藝術形象的現實意義:這是本課的難點。如果簡單這樣問,初一學生理解起來無從下手,我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設置了這樣兩個問題,起到點撥的作用:a、在猴王的身上,寄托了作者什么樣的愿望和理想?b、我們今天應從猴王身上學習些什么?然后,結合這兩個問題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教育。
第五個環節是“結”,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今日學習的重點,通過分析美猴王這一藝術形象,了解到要把人物刻畫如生,就應該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特點,突出人物個性。
進而引出今天的作業,就是第六個環節:用百字左右描寫班級內一位同學,抓住動作、語言來描寫,突出人物性格特點。設置這一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鞏固今天學習知識要點,并提高了學生的寫的能力。
結束語:如果大家還知道石猴稱王以后的故事,就請回去閱讀《西游記》。而且,我國還有許許多多像《西游記》一樣優秀的文學作品,季候,我們要讀好書,開拓視野,還要用你的升花妙筆,描繪今天美好的生活。
五、教學自評:
這節課我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無法納入的學習內容,大大突破了傳統教學以“課堂”、“教科書”為中心的狹小范圍。在學法指導上我重點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程序的設計上,我做到了優化導課,優化學生的學習活動,讓趣味貫穿課堂始終,把學生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教學效果確實很好。
【美猴王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猴王作文03-30
美猴王散文10-28
《美猴王》的教學反思07-09
美猴王教學課件03-31
《美猴王》優秀教案03-29
美猴王優秀教案03-29
美猴王教學設計03-07
《美猴王》閱讀答案06-04
美猴王閱讀答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