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與重要性
“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一節是高中《數學》第一冊(下)的重要內容,這一節共分為四個課時。本課為第二課時,其主要內容是通過觀察正弦線、余弦線及正、余弦曲線研究正、余弦函數性質中最基本的定義域與值域。通過對這一節課的學習,既可加深學生對單位圓、正弦線、余弦線及正、余弦函數圖象的認識,又可加強學生對三角函數概念的理解,還為后面其它性質的學習作好準備,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2. 教學目標:
(1) 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表達能力;
②培養學生數形結合、類比等思想方法;
③培養學生進行數學交流,獲得數學知識的能力。
(2)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3) 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正確理解正、余弦函數的定義域、值域的意義;
②會求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值域。
3.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弦、余弦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理解并掌握正、余弦函數的定義域、值域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大綱的明確要求。復習好三角函數定義及正弦線、余弦線等有關知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難點:有關函數定義域、值域的求解。
解三角函數問題時,學生普遍存在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造成失誤的很大原因來自定義域和值域問題,往往不注意角的范圍,在求最值方面更為突出。
二、教法分析: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深化教學改革,確定本課主要的教法為:
(1) 討論式教學:
通過學生對圖形的觀察,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總結,并發表意見,說出正弦、余弦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
(2) 講議結合教學:
教師適時指導、分析、講解和提問,并及時對學生的意見進行肯定與評價。
(3) 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
借助電腦多媒體引導學生觀察圖形,使問題變得直觀,易于突破;同時其靈活多樣的形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軟件交互功能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實施教學,加大一堂課的信息量,使教學目標更好的實現。
三、學法分析:
數學教學不但要傳授學生課本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出疑問,引導學生主動觀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在積極的雙邊活動中解決疑難,獲得知識;整個過程貫穿“疑問”——“思索”——“發現”——“解惑”四個壞節,注重學生思維的持續性和發展性,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教學的終極目標。
四、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中,我力求發揮學生自我發現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啟發、引導為教師的職責。
1. 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 通過復習三角函數的定義,由學生直接回答正、余弦函數的定義域;
教學時注意“類比”函數的定義域(非空的數的集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三角函數中角本身就是實數,明確三角函數的函數本質。
(2) 通過復習三角函數的幾何表示,引導學生觀察單位圓中的正弦線MP,余弦線OM,在清楚它們所表示幾何意義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得到正、余弦函數的值域。
再引導學生觀察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印證所得結論,同時加深對函數圖象的認識。
在這里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思考,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數形結合的能力。
(進一步提問:當函數取得最值時,x為何值?
組織學生討論:
① 當 sinx =1 時,是否 x =π/2 ?
② sinx = -1, cosx =±1, 分別對應的x的值的集合?
通常從單位圓上看,學生容易習慣地將x的范圍誤認作[0,2π],教學時要引起學生重視,在組織討論的基礎上,加深對定義域、值域的認識。
這樣設計復舊引新,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清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化、系統化;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分析,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同時經由學生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對于求定義域、值域的一些問題,必須通過具體例題讓學生體會。
2. 例題教學,運用新知
例1 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1) y = 1 / (1+sinx) , x ∈R;
(2) y = √cosx , x ∈R .
通過例1,要使學生熟悉有關函數定義域的求解,其中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所得x值的集合。 同時讓學生明確三角函數也是函數這一實質,促使學生主動運用函數的研究方法來學習三角函數。
例2 求使下列函數取得最大值的自變量 x 的集合,說出最大值是什么?
(1) y = cosx +1, x ∈R ;
(2) y = sin2x, x ∈R .
通過例2,要使學生正確理解某些與正、余弦函數有關,定義在實數集R上的簡單函數取得最大值的自變量x的集合問題,明白具體解答過程;講解時要特別強調注意角的范圍,這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其中第(1)小題由學生自己做,第(2)小題對照正弦函數值域的性質,啟發學生用換元法解決。還可延伸求其取得--------------
通過講解兩道例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此時,趁學生對于性質有了一個較深的認識,讓學生完成以下課堂練習,鞏固新知識。
3. 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 (口答)下列各等式能否成立?為什么?
①2cosx = 3; ②sin2x = 0.5
(2) 求下列函數的定義域:
①y = 1/ (1-cosx); ②y =√-2sinx .
(3) 求下列函數取得最小值的自變量的集合,并寫出最小值是什么?
①y = - 2sinx, x ∈ [ 0, 2π]
②y = 2 – cos (x /3), x ∈ [ 0, 2π].
其中,第(1)題直接考察值域,由學生口答;第(2)、(3)題由學生演板,使學生熟練掌握簡單函數定義域、值域的求法。
4. 歸納總結,掌握新知:
在教學終結階段,引導學生對正弦、余弦函數定義域、值域以及數形結合、類比等數學思想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理清這一節課的重、難點,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達到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五、布置作業 :
布置適量、有針對性的課外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
1.讓學生做教科書習題4.8 T2、9,通過作業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效果,以便課后解決學生尚有疑難的地方。
2.布置一道發散性的思考題,進一步深化教學。
思考題:求下列函數的值域:
(1) y = sinx + cosx
(2) y = sinx +√3 cosx
(3) y = 3sinx + 4cosx
(4) y = asinx + bcosx
六、板書設計:
4.8.2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一、 弦、余弦函數的
定義域:R
值域:[-1,1]
二、例題:
例1
解:
例2
解:
三、作業: 習題4.8 T 2、9
思考題
【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正弦函數的圖象及性質教學反思04-05
《余弦函數的性質》說課稿02-25
余弦函數的性質說課稿11-06
正弦函數的圖象及性質教學反思范文11-23
余弦函數的性質說課稿范文04-27
余弦函數圖象教學設計05-17
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圖像教案及反思04-20
正弦余弦函數的周期性說課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