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語文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是作者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它反映了清末私塾教育的狀況,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表示不滿。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能理解作者的這一思想感情,從而珍惜今天自由、愉快的學習環境。
二、教學本課的步驟分為七個方面:教材、學情、模式、設計、板書、課堂評價、課程資源開發。
(一)說教材
在人教版的教材里,整個初中魯迅的文章總共有九篇,它包含了散文、散文詩、小說、雜文。雖然中考時直接的考點不多,但是重要的考點基本上是以他的文章為藍本。所以要想讓學生具備中考的應考能力,魯迅的文章是不容忽視的。
1、課時安排:三課時
(1)第一課時:好文初采風。在這一節課主要解決文學常識、生字詞、內容結構。
(2)第二課時:玩轉百草園。在這一節課主要解剖作者在百草園的童年之樂。
(3)第三課時:探秘三味書屋。在這一節課主要領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玩轉百草園的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
(2)體會寫景的方法。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4)體會少年魯迅的童真童趣,感受他熱愛自然、自由的感情。
(二)說學情
1、作品認識方面
由于小學時已經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以及《少年閏土》,所以學生對于魯迅先生的文章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學他的文章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2、對寫景方面的積累
文章的第二段主要是通過景物描寫來展現百草園給我帶來的樂趣,在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過朱自清先生的.《春》,所以他們對于寫景的角度是不陌生的。
3、學生心理方面
迷戀大自然,好奇神秘傳說,渴望自由,也是現在學生的特點,他們與少年魯迅有著相同的地方,所以學習起來完全能體會到“樂園”的實際意義。
(三)說模式
1、設計教學模式有六個板塊:激趣導入、確定目標、整體感知、研讀品析、練習反饋、拓展延伸。
2、設計意圖:依據新課標中提出的教學目標要關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觀的要求。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做到語文與生活相聯系。
(四)說設計
1、激趣導入:用音樂伴奏來進行聽覺感染,用圖片欣賞來達到視覺吸引的目的。
2、確定目標:小組討論寫景的內容、優美的語言、文章的結構、表達的情感,教師作概括性的點撥。
3、整體感知:快速回顧第一課時所學的知識,為研讀百草園做鋪墊。
4、研讀品析
(1)春夏秋的百草園:多鐘感官寫美景,層次井然寫美景,重點句式說最愛。
(2)神秘的百草園:美女蛇的故事。
(3)冬天的百草園:利用設想、對照、游戲再現雪地捕鳥的過程。
5、練習反饋:利用“成長中印象深刻之景色”進行片段寫作訓練。
6、拓展延伸:利用《春》進行寫景方法的延伸,利用《思,在百草園》進行題材延伸。
設計意圖:以學定教,在了解學生的認識和需要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
(五)說板書
根據百草園的文眼“樂園”設計板書。
(六)說評價
學生的評價一般來說分為三部分:自我評價,群體評價,教師評價。正確的評價也是教學的輔助手段。
(七)課程資源開發
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充分利用課內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使教學目標完成的更出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7-10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說課稿05-0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8-2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3-0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24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2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2-0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11-1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