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我們都是公民說課稿

時間:2021-02-07 08:19:4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八年級政治我們都是公民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政治我們都是公民說課稿

  1.地位分析

  《我們都是公民》是粵教版教材初二第五單位第一課的內容,第五單元式初二下冊的單元,學好本課既有助于了解以后各課的內容,更有利于從總體上把握各課之間的內在聯系。本課內容是本冊書的理論基礎部分,學好本課知識對掌握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以及憲法的作用相當重要和關鍵。

  2.結構分析

  本課題的主題是講述公民身份的內涵,圍繞這個主題,全文分為兩個部分、三個小節:

  第一部分(第一、二小節):簡要地說明公民身份的確認和公民

  身份的內涵。

  第二部分(第三小節):從四個方面指導學生樹立公民意識。

  3.邏輯關系

  我是中國公民——公民與國家具有的法律關系——我們如何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質。

  4.目標分析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初二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掌握法律所規定的“公民”身份的含義,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國公民身份,并懂得運用相關的法律規定去分析一些與公民身份有關的情境問題和簡單材料。

  ②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園”中的“情境研討”文例分析等活動,觀察、分析、思考公民的內涵,對怎樣樹立公民意識進行剖析。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自主學習和引導性教學,喚起和強化學生對自己中國公民身份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增強法律觀念,養成學法、守法、護法的好習慣。

  5.教學重、難點

  本著初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一些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重點——公民身份的確認與公民身份的內涵

  本課的課題是我們的公民,要講好這個問題就要從公民的含義、國籍的含義以及公民資格的確認這幾個角度入手,明確公民的含義以后展開公民的內涵的講解,在講公民身份的內涵時,不僅講公民身份表示著個人與國家的法律的關系,更要重點講公民具有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權利義務,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權利,這一重點講解為以后學習第2、3課奠定基礎。

  ②難點——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這一難點不是理論知識上的難點,而是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難點,學生的公民意識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因素,難就難在學生如何培養公民意識,并把它落到實處,在突破時,我準備從公民與國家、社會的關系上來展開說明國家的安危、社會的穩定對公民的積極作用,從而培養這種意識。

  二、學情分析

  我認為對學生的分析很重要,不了解學情就無法對癥下藥,我任課的初二兩個班級層次明顯,一班學習氛圍較好,學生整體素質較高,接受較快,但學生普遍發言不積極,我在教學中主要引導他們把知識拓寬、學精,引導他們積極發言;二班的尖子生較少,中等偏下的較多,我認為對他們的教學主要抓牢基礎,適當擴展,尤其要培養一部分差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方式

  1、教法分析

  我們知道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問題引入法、討論式教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并與下面的教學模式緊密聯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學模式:疑—解—導—悟

  疑:疑問。疑從何而來?一是教材之疑;二是教師設疑;三是學生質疑。“疑”是教和學的先導和起點。

  解:解答。誰解?誰答?解什么?答什么?一是教師解疑,解教材之疑,解教師設疑,解學生質疑。二是學生答疑。答教材之疑,答教師設疑,答自己之疑。這一環節注重學生常規知識的掌握,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題地位。

  導:引導。導什么?導學,導思,導解,導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導課堂氣氛,導思路開放,導思維靈活,導知識深化,導認識升華。這一環節注重培養思維的創新,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悟:悟知,悟理。悟是解和導的結果,是課堂創新教學的歸宿,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知識深化,認識升華,會學會用的重要表現。

  3、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本課對初二學生而言,理論性較強,知識難度較大,我在教學中會采用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采用大量的事例,增強教學直觀性,把抽象內容具體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四、學法分析

  現代學習方式適應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開放體系。針對我所任課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對他們進行這集中學習方法的培養:一是以學案為載體的自主學習法,重在突出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二是以問題為載體的探究學習方法,重在培養學生自覺發現問題的能力。三是以活動為載體的合作學習法,重在培養學生溝通、表達、競爭、合作的現代學習意識。

  五、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故事:“探究園”中的“情景研討”

  〔問〕以上說法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這里出現的問題補要求學生回答,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疑”進入新課,在教學中來解來悟。

  第二環節:講授新課

  〔多媒體展示〕我們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確認

  〔問〕什么是公民?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找出公民的含義

  結論: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深化理解:這個概念有兩個要點:一是個人具有某國國籍就是該國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國家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

  〔問〕公民與國籍

  關于“公民”與“國籍”兩個概念都比較抽象,只需要學生識記即可。

  〔問〕我們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資格嗎?

  參照第五頁“小鏈接”學生討論后明白: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是中國公民,在中國的領土上出生,那么一出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多媒體展示〕鞏俐已加入新加坡國籍

  〔問〕她還是中國公民嗎?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參見相關的法律規定:我國法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因此,她已不是中國公民。

  回顧“探究園”中的“情景研討”中的問題,此刻,學生基本能準確的判斷。

  活動:新聞回放—當中國游客被困國外機場

  分組討論:中國游客為什么能順利擺脫困境?你對此事有什么看法?

  小組代表發言:

  結論:我國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這些權利的享受沒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條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國家都要義不容辭地提供保護和幫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公民身份的內涵—

  (二)公民身份的內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著個人與國家的法律關系。

  ⑵作為公民,我們具有國家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公民的權利和公民的義務。

  ⑶作為公民,我們享有平等的權利。

  結合具體事例說明。

  〔多媒體展示〕錢學森事跡

  從錢老的身上你感悟倒了說明?

  引導學生感悟: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公民,應樹立國家觀念,培養民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問〕做一個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后:

  (三)樹立公民意識,做合格公民

  ⑴要樹立國家觀念(要有愛國意識)

  ⑵要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識

  〔多媒體展示〕材料

  〔問〕人們為什么回贊揚那個孕婦?那個偷孕婦提包的人為什么會受人唾罵?

  〔問〕什么是道德?為什么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通過事例分析使學生明白:道德是規范人們行為的一種基本行為準則,它對于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每個公民應自覺用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⑶要增強法律意識,遵守國家法律。

  〔多媒體展示〕材料

  〔問〕是什么幫助青年討回了公道?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事例?

  由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得出結論:法律是國家和生活的“衛士”。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公民的生活也離不開法律,每個公民都要知法、守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和自由,自覺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第三環節:本課小結

  和學生一起回顧這節課的知識

  第四環節:自我檢測

  六:板書設計

  我們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確認

  (二)公民身份的內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著個人與國家的法律關系。

  ⑵作為公民,我們具有國家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公民的權利和公民的義務。

  ⑶作為公民,我們享有平等的權利。

  (三)樹立公民意識,做合格公民

  ⑴要樹立國家觀念(要有愛國意識)

  ⑵要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識

  ⑶要增強法律意識,遵守國家法律。

【八年級政治我們都是公民說課稿】相關文章:

八年級政治我們都是公民說課稿07-06

我們都是神投手說課稿10-23

我們都是神投手說課稿范文11-29

我們都是神投手說課稿范文06-11

政治《我們交往很正常》說課稿09-17

《公民的義務》說課稿范文02-22

政治說課稿04-04

我們都是鳳凰男03-14

我們都是英雄詩歌11-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高清自产拍 |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中日韩国内精品视频 | 亚洲特级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