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西門豹》第一課時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西門豹》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課文,該組的專題是“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課文主要講的是魏王派西門豹去管理鄴這個地方。他看到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于是就進行調查并摸清底細,巧施妙計破除迷信,帶領老百姓興修水利,使莊稼年年得到好收成。我發現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對話,它通過對人物語言的生動描寫,來體現人物的品質,刻畫出一個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地方官形象,贊揚他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品質。
2、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會認7個字,能正確讀寫“管理、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正確理解三個“鬧”字的意思。
3、教學重難點:
(1)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2)正確理解三個“鬧”字的意思。
二、說教法
1、探究學習法: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注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展開討論、交流,從而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學習重點。
2、朗讀體會法:抓住關鍵句,指導學生誦讀,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從而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三、說學法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找找、讀讀等多種方式,學生進入文本角色,了解課文內容,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了解大意
1、出示課題: 了解“西門”是個復姓。
2、簡單介紹西門豹。
(讓學生對西門豹有簡單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讓學生帶著要求自學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指導學生讀準生字、詞語
(通過指名讀、齊讀等形式,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3、課文主要講了西門豹的什么事?(以填空的形式)
(本篇課文較長,讓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有一定的難度,以填空的形式出現,降低了難度。)
三、研讀第1-9段
1、通過研讀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對話,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學習第1段,理解“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在理解“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時,讓學生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詞語的意思。
找出西門豹問了老大爺哪些問題?老大爺又是怎么回答的?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讓學生用劃一劃的方法找出西門豹問了老大爺哪些問題,培養學生讀書動筆的好習慣。)
(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訓練,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
2、理解三個“鬧”字的意思。
四、做作業本
(把部分作業設計進去,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五、講板書設計
30、西門豹
田地荒蕪 給河伯娶媳婦鬧的
人煙稀少 年年鬧旱災
【三年級語文《西門豹》第一課時說課稿】相關文章:
西門豹第一課時說課稿11-04
小學語文說課稿《西門豹》04-17
三年級語文下《西門豹》說課稿12-20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西門豹》06-25
西門豹說課稿08-21
西門豹說課稿05-04
西門豹的說課稿06-04
《西門豹》說課稿11-15
西門豹說課稿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