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屜原理》說課稿范文
這節課是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五單元數學廣角的第一節,下面我從以下四方面來說這節課。
一、說教材
本單元共三個例題,例1、例2的內容,教材通過幾個直觀例子,借助實際操作向學生介紹抽屜原理。例3則是在學生理解抽屜原理這一數學方法的基礎上,會用這一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今天我講的是例1例2的內容,主要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發現、總結規律,這一內容為后面學習抽屜原理(二)及利用這一原理解決問題做下了有力的鋪墊。因此,這節課在本單元起著引領指航的重要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學習目標如下:
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操作發展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學思維。
3.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學重點是;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發現、總結并理解抽屜原理。
教學難點:理解抽屜原理中“總有”“至少”的含義。
我之所以這樣確定重難點和教學目標,因為《新標準》指出:在本學段學生將通過數學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上本節課主要采用了設疑激趣法、講授法、實踐操作法。
學法上學生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四、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共四個教學環節:游戲導入——探究新知——解決問題——游戲深化。
下面我分別說說這樣設計的意圖。
第一環節——游戲導入
通過“搶椅子”游戲,體驗不管怎么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激起學生認識上的`興趣,趁機抓住他們認知上的求知欲,作為新課的切入點,我這樣導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第二環節,探究新知
此環節正是本節課的關鍵一環,這一環節的教學,我重在讓學生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結論或囫圇吞棗,讓學生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課上我讓學生通過列舉法、數的分解法及假設法探究總結出了結論:3本書,放到2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這是本課的重點,接著引導學生把每種分法中得書最多的旁邊作個記號,得出每種分法中有一名學生得2本、3本即2本書以上,再讓學生用一個詞語表示這種意思,那就是“至少”的意思,再反過來理解“總有”“至少”的意思。這樣既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也加深了對抽屜原理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把4枝鉛筆放進3個盒子里,怎么放?有幾種不同的放法?先擺放、再討論能不能只擺一次就能得出結論。然后得出只要先平均分,再把余下的再平均分就能得到“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第三環節——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此環節我選擇了貼近學生生活的喜聞樂見的事物,讓學生在滿懷激情中解決問題。練習題的設計遵循了“讓學生接觸這類問題——逐步熟悉這類問題——然后歸納這類問題的基本型——這類問題的變式型。即給出了抽屜數,引導學生逆向思維去求物體數,這一問題是抽屜原理的逆思考問題,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第四環節——游戲深化
課的開始是游戲導入,結束時必須讓學生沒有遺憾的離開課堂,所以我在出示了幾道關于出生年、月、日的練習題,在解決這幾個問題時,我把問題逐步深化,比如:四(3)班有43名同學,至少有多少人在同一個月出生?我校有1603名學生至少有xx人同日出生。最后我又給學生做了一個游戲:有一副撲克牌,去掉了兩張王牌,還剩52張,我請五位同學每人任意抽1張,聽清要求,不要讓別人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請大家猜測一下,同種花色的至少有幾張?為什么?這一類問題正是下節課要學習的抽屜原理(二)的知識,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了,不但解決了問題還受到了相信科學不迷信的情感教育,落實情感教育標。
【《抽屜原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抽屜原理》說課稿04-17
抽屜原理說課稿03-17
抽屜原理說課稿07-05
抽屜原理說課稿07-05
抽屜原理說課稿01-31
關于《抽屜原理》說課稿04-17
《抽屜原理》數學說課稿08-14
抽屜原理簡要說課稿11-04
《抽屜原理》優秀語文說課稿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