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義的學習時,分為三個階段: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系。比的意義教材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相除關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過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明確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義基礎之上的,揭示了比與除法之間的本質聯系,是一種以“倍比”為基礎的比較關系。
教材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提出了比值的意義,它既是一個知識點,又有助于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是本節課的又一教學要點,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對后繼學習特別是綜合應用各種知識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理解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認知基礎。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正因為如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基礎性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2、發展性目標
(1)聯系比的意義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增強學生對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的感受,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比的意義的理解,比同分數、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比、感受比。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用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能夠發現數學問題。運用知識之間的聯系,在除法的基礎上教學比的意義,目的使學生對比有整體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方式理解比的意義。
三、說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引入
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新課,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體驗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學比的意義
第一步給出班級學生男女人數,請學生說出男生是女生的幾分之幾,女生是男生的幾倍。長方形的小旗長和寬兩個條件,請學生解答長是寬的幾倍和寬是長的幾分之幾這兩個問題并列式,根據學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確是長和寬兩個量在比,啟發學生思維,除了用以前學的除法知識對兩個量進行比較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進行比較。然后展開“比的意義”教學活動,說成長與寬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運用新知識說說。(說明:從學生身邊的數量中提取數學問題,從而引出新知識,運用舊知識進行遷移。)第三步出示例題,楊利偉在神州五號上舉2面旗幟,都是一樣長15分米,寬10分米,讓學生用兩種求速度的不同方法,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不同類的數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在上面兩個例子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出比的意義。
(二)教學比的讀寫法、各部分名稱、求比值的方法及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
比的讀寫法、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看書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組織同學們匯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介紹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導學生運用方法,計算出比值,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匯報過程中,尋找比值的規律,即可以是分數、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比與除法、分數都有著比較緊密的聯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和區別是這節課的難點,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回憶、思考、討論等活動,在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的基礎上,找出了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和區別。看電腦屏幕,用“相當于”一詞來說明比、除法、分數的聯系,促使了原有知識的重新建構,加強了知識之間的聯系。
【《比的意義》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07-08
比例的意義說課稿09-29
分數的意義的說課稿04-11
《比的意義》說課稿范文10-29
比的意義說課稿設計04-03
《分數的意義》的說課稿04-03
分式的意義的說課稿04-03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04-02
《數的意義》說課稿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