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垂直竿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主教材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體育與健康》基本體操中的手腳并用爬垂直桿,輔教材選用的是爬桿與短距離快速跑相結合的一個接力游戲叫《摘桃比多》。
我這節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水平.
一、這節課我有三個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手腳并用爬垂直竿的動作,掌握爬竿方法,這是課的技能目標。
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并在活動中大膽展示學習的動作,這是這節課的參與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樂于思考、克服困難、互幫互助的品德,感受成功的喜悅,這是情感目標。
二、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為三年級學生,他們天性活潑、勤于思考、善于學習,接受新鮮的事物的能力和集體榮譽感都較強,他們在以前已學過一些基本的攀爬技術,但由于學生年齡較小,上肢力量和腹部力量都不是很好,所以在上本節課前要做一些攀爬、懸垂的力量輔助練習。此外,對個別體弱膽小的學生,會更多給予一些幫助和鼓勵。
三、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夾竿蹬直與上引動作協調配合;下落時夾竿屈腿與雙手換握動作協調配合這是教材的要點。
做到手腳配合協調是我的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一腳腳背外側和另一腳跟外側夾竿這是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的特點,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引導,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采用了示范法,以敏捷矯健的動作示范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采用講解法和練習法,使學生眼、耳、手并用,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采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后在相互對比、模仿、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最后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掌握動作,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五、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首先是導入環節
我和學生按照課堂常規相互問好以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導入:“夏天來了桃子都熟了,看,‘樹上’的桃長得多好啊!我們來當一次小 猴,把香甜的桃從樹上摘下來。今天,我們就學習爬樹的本領,看誰聰明,能克服困難、爬上樹把桃摘下來,好不好?”這段話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爬桿的學習內容上來,將學生融入到情景中去。在愉悅熱身環節采用的動物模仿操,進一步激發出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激情。
這幾節形象、歡快的動物模仿操分別是:
小鳥飛飛小兔跳跳小熊搖搖小馬跑跑小鴨呷呷小猴撓撓
我的第二個教學環節是克服困難與情感體驗環節。在這個環節里面我安排了三個教學步驟,分別是:
(一)小猴學本領。
在這個部分的開始,教師教師采用的語言誘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哈哈!做完操,我們的身體活動開了。上樹摘桃羅!”這是,這時學生都會躍躍欲試!當教師一聲令下“上樹!”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開始爬竿。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動作,培養自學、自究的能力
在學生練習2——次以后,教師讓學生展示爬竿動作,學生展示比教師直接示范更能激發學生探究動作的興趣,對學生能產生一種:他都會做了,看來我也一定能學會的潛移默化的暗示效果。在學生觀察優生展示的同時并要求他們思考:“他的動作是怎樣的?手、腳如何做?如何協調配合向上爬的?”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分組討論。
“說說這幾只猴子怎么爬的?”請學生給予評價。學生評價,以學生的'視點理解技術動作更有利于老師指導,教師也更容易從學生的角度去指導技術動作的學習。為了解決爬竿的動作重點、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四個分步練習指導學生:
①要學會爬桿首先要學會抓竿,我設計的第一個分步練習是——抓竿懸垂。方法是:懸垂的時間每次為“10秒”,小組長控制時間,組內循環練習三次。
掌握好抓桿的動作技術后,開始第二個學習步驟:向上引體。
②手抓竿,手臂和腰腹同時用力向上引體是這個動作的要領。采用的是快、慢示范相結合,分解示范與完整示范相結合,力求做到技術動作在學生腦海中深刻而正確。然后各個小組內的學生互相幫助,循環練習三次。對個別學生,強調“收腹用力、手向上拉”來提醒學生注意要領,用“使勁、做得好、不錯”等語言激勵學生。
(爬垂直竿)說課稿,標簽:體育說課教案,體育說課稿范文,
③爬桿教材的難點是屈腿夾竿。我從三個方面突破這個難點:①充分利用體操場地的其他器材,如:單杠、雙杠以及其他一些器材的垂直支柱,讓更多的學生能在有器材的條件下,能直接聽、看、跟隨教師學習屈腿夾竿;②組織學生做2—3次屈腿夾桿比快的小游戲,使學生充分做好這個動作;③分組練習時,教師要求每個學生做動作堅持10秒,小組內的學生互相幫助,糾正動作,循環練習三——五次;在練習中用“抓好、夾緊、對、就這樣、好的、堅持、不錯”等語言鼓勵。經過了上面的三個練習,就開始進行第四個練習:
④蹬直上引。這是將上面的三個動作進行組合,協調用力,開始正式向上爬竿的練習。要求蹬直上引爬竿兩三次,組內互相幫助,循環練習。在這個教學環節里,教師通過巡視,隨時幫助學生,并用語言“好的、你做得真好、再加油、再來一次”等語言鼓勵學生。結束時,請兩、三位學生展示動作。有小部分的學生,即使動作會做,還是會因為力量的原因無法爬動,對這幾個學生,我會幫助恰當地給予助力,幫助他爬上去。通過這四個步驟的練習,絕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爬竿的動作,下面進行爬有結的桿的教學。
(二)小猴練本領。三年級的學生由于力量的原因,爬光滑的垂直桿爬不了很高。我在竿上打一些結,降低爬竿的難度,使學生在完成抓、夾動作的時候就很容易做到。學生練習起來也就會更加有信心,克服困難的勇氣更大。這個步驟要求學生做到爬有繩結的垂直竿3——5米。我在各個小組進行巡視,及時幫助個別學生,并用語言“用力、使勁、做得好、不錯”等語言激勵。教學進行到這個階段,部分體質稍弱的學生的練習興趣和積極性開始產生下降的情況。我對他們采用向典型學習、抓閃光點表揚、與其他同樣情況的學生競賽等手段,克服他們的畏難情緒,使他們再次產生高漲的練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意志得到一次很好地鍛煉。最后,每組選一名學生展示。學生評價,老師總結歸納。
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是小猴賽本領。
這部分是爬垂直竿鞏固提高的階段。學生已經能爬垂直桿了,但是爬的怎么樣,我設計了一個《摘桃比多》的游戲進行檢驗,進一步鞏固技術動作。
我在每根竿3米處,掛上一串桃子,教師發出口令以后,排頭的學生跑15米,爬竿摘下一個桃子,返回拍第二個學生的手,第二個學生依樣游戲,以先完成的組為勝。
游戲是學生喜愛的活動,教師一說做游戲。學生立刻興致勃勃的,大部分學生都是躍躍欲試,準備在游戲中一展身手。果然,在游戲中,學生相互競爭,組與組競爭非常地激烈,課堂掀起了一個個高潮。游戲過程中,教師用“ххх同學的動作多協調”、“第х小組的同學真棒……”、“хх爬的多有力呀”即時點評。
游戲做完了,我要求大家向做的好的同學進行表揚,而且說說他什么做的好。
學生經激烈運動后所產生的緊張狀態和心理負荷,應在課的延伸部分予以消除、減輕和恢復,并將課堂中的興趣保留到課后。我的第四個教學環節是身心調節恢復環節
這里是選用模仿猴吃桃嬉戲的一些動作,采用模仿舞蹈放松。這幾節操分別是:吃桃子、抓毛、撓首、弄姿。在活潑、幽默的音樂聲中,學生模仿教師做,放松手臂、腰腹、腿部肌肉,放松精神和意識。
七、教學效果
1.心理狀況預計
由于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對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學生的學情等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教法與學法的選擇遵循了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的教學原則和學生生理、心理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動作技能的形成規律。
因此學生能認真參與各項練習,課堂氣氛活躍,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習的情緒高漲,并能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和情感交流。
2.生理狀況預計
預計平均心率110——140次/分,練習密度40——50%。
【爬垂直竿說課稿】相關文章:
螞蟻爬爬爬說課稿02-21
《垂直與平行》說課稿09-17
《垂直與平行》的說課稿12-06
垂直說課稿11-04
垂直與平行說課稿11-05
垂直說課稿04-02
《垂直與平行》的說課稿04-13
《垂直與平行》說課稿08-20
《平行與垂直》說課稿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