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1-02-17 19:28:4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金色花》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金色花》語文說課稿

  1、教材內容分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十四課《詩兩首》中其中的一首詩,它是詩人泰戈爾創作的一篇優美的詩歌,其篇幅短小,意蘊豐富。由假象“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發想象——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

  2、教學目標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

  (1)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繼而提高朗讀能力。

  (2)體會詩歌中所表現的感人至深的親情。

  B、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查資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況。

  (2)學生通過誦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感情及主題。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受親情,孝敬回報父母,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4、教學難點

  深層品味詩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說明

  本節課采取“美讀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并通過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到作品的內涵。

  2、學法指導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并結合自身體驗,歸納出朗讀的方法,從而提高自身對詩歌的鑒賞能力。

  三、說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也許知道泰戈爾,但對他的生平與思想了解不多,他們雖然讀過一些文學作品,但對外國詩歌接觸較少,很需要這方面的文學修養。這首詩因為它是反映兒童內心世界的,也正是學生自己內心的感受,所以他們不但有交流和傾訴的欲望,更有參與活動的熱情。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聽與本文主題相同而學生們都熟悉的歌曲《媽媽的吻》喚起學生對母親的愛,帶著這一情感走進課文,更容易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二)簡介作者

  1.先讓學生就手頭資料對作者進行介紹

  2.師用小黑板展示總結:泰戈爾生平簡介。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查找泰戈爾的生平資料,使學生鍛煉了動手查找資料的能力,其實也就是讓學生借助課文學會動手、動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此時已被激發。]

  (三)誦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2.學生齊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讀流利。

  3.教師明確并質疑:要想讀出詩歌的真正韻味,我們還需仔細探討課文。一首詩就像一幅畫,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朗讀詩歌,邊聽邊思考這個問題。

  4.教師示范朗讀。

  5.學生自由回答。

  (經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我”想象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與媽媽嬉戲的畫面。)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歌感情。]

  (四)合作交流,品讀詩歌。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突出重點,我采取了多種閱讀方式,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

  1.教師設問:這首詩向我們展現出一幅兒童與母親三次嬉戲的畫面,那作者要表達一種什么情感呢?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交流。

  2.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學生可能會從詩歌的朗讀技巧,如節奏、重音、語速、語氣等到方面加以回答。這時,我會引導學生歸納出:在朗讀這首詩時還應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并讓學生從詩句中歸納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師明確:同學們對這首詩中的人物分析得非常透徹,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結合我們對詩歌中人物的探討來示范朗讀,讀后請其他同學從詩歌朗讀的.節奏、重音、語速、語氣等方面加以點評。

  3.指名示范朗讀,讀后其他同學評議。

  教師明確:同學們的點評都很到位,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詩歌的配樂朗誦,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理解仔細品味,然后進行訪讀。

  4.出示《金色花》配樂朗誦錄音,學生欣賞。

  5.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指導: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皮孩子的口吻來讀。

  6.學生分組朗讀。

  [設計意圖:學習詩歌,重在讀。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范讀、品讀、聽讀、自由朗讀、分組讀,在讀的過程中揣摩詩意,既體驗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語言的優美,使學生的情感同詩人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五)合作探究,釋解疑難。

  深層品味詩句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是本節課的難點,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深刻理解主題。

  1.出示問題,師生共同探究。

  (1)這首詩歌寫一件什么事?詩歌表現了什么?

  (2)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3)“我”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再三不讓媽媽知道呢?

  (4)作者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教師提示:金色花是印度圣樹,開金黃色的碎花,象征圣潔而美麗。這時,學生不難得出,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說明我對母親的愛是圣潔的、美麗的。)

  2.歸納回答問題。

  教師明確:同學們對問題的理解都很透徹,下面老師想和同學們再次合作,一起把這首詩歌朗讀一遍。

  3.師生合作,再次深情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此環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共同探究,并適時加以引導和點撥,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品的內涵,既突破了本文的難點,又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六)拓展延伸

  1.提出疑問:同學們,生活中母愛無處不在,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滋潤著我們。泰戈爾筆下的孩子愿意變成一朵金色花來回報母親的愛,如果你也具備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隨意變化,那么你想變成什么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愛呢?

  2.學生自由回答。

  3.教師明確:同學們的想象真是豐富,老師相信如果你們的父母也在場,一定會深受感動,并為你們的這種行為深感自豪。現在請同學們結合對詩歌的理解及自身生活體驗,齊讀課文。

  4.學生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多彩的,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給學生搭建一個開放的、整體的,不斷建構的教學平臺,給學生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不要凝固學生的思想,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環節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啟了學生無窮的思維空間,而且通過學生的內心告白,再次激發學生對母親的深深愛意及回報之情。]

  (七)總結概括

  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母子之情,正是因為母親無私的愛,才會引發“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來回報母親的愛,從而也體現出“我”對母親最圣潔、最美麗的愛,希望我們的同學們能好好珍惜母愛,細細品味母愛,懂得去回報母愛以及關心過我們的所有的人。

  (八)板書設計:

  “我”是一個天真、可愛、調皮、活潑的孩子。

  母親孩子

  禱告散發香氣

  三次

  讀書投影書頁 純真的母子之愛

  嬉戲

  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設計意圖:此板書設計既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簡潔明了,又是對全文的概括與總結,讓學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題思想。]

  (九)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準備朗讀比賽。

  2.母愛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根據你的體會感受,你認為母愛就是什么呢?請用句式:“母愛就是……”來表達。

  例句:母愛就是沒完沒了的嘮叨。

  [設計意圖:閱讀與寫作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既是閱讀訓練的深化,又是寫作訓練的一種方式,兩者可以教學相長,相輔相成。]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 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 思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