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說課稿范文
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編寫上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生活,強調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乘法意義的感悟。教材中的主題圖以學生喜愛的動物出現,目的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學情分析:
根據前兩節課的學習,二年級學生已經對乘法有了初步認識,并能夠初步用乘法解決問題。由于本班學生思維敏捷,愿意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并且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和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求幾個相同加數和)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會根據乘法的意義和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求幾個相同加數和)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根據《課標》指出的“倡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的理念,我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動物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創設了帶學生去動物園看動物,從復習引出新課。 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非常成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根據《課標》要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所以把本環節分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兩步。
(1)提出問題:
首先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主題圖、為提出數學問題做好準備。然后鼓勵學生根據發現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問題,先讓他們和同桌說一說再匯報,這樣很好的保護了孩子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很快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一共運多少根木頭?”
(2)解決問題:
學生有了前兩節課的基礎,很快列出了第一個問題“一共運多少根木頭?”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這時引導學生說出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3分別表示什么?理解2×3的意義。
接下來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列出下面兩道題的算式并說明理由。然后集體訂正。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體會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同時既培養了孩子思維的靈活性;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同學們,運用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動物樂園的實際問題,課本59頁《做一做》練習十二的第1、2、3題,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發現圖中的的數學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并解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很高漲,又潛移默化的滲透了思想教育。
四、總結延伸、情知共融
在總結延伸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談收獲,同學們下課后可以繼續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說課稿】相關文章:
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說課稿11-03
關于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1-22
《用兩步乘法計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8-31
用比例解決問題說課稿06-24
《用比例解決問題》說課稿05-21
用除法解決問題的說課稿06-02
《用除法解決問題》說課稿03-27
用除法解決問題說課稿02-14
《用除法解決問題》說課稿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