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的量》說課稿

時間:2021-02-20 08:00:3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變化的量》說課稿

  一、說教材。

《變化的量》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變化的量》。《變化的量》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8頁上的內容,是學習比例的第一課時,主要體會生活中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認識變化特征。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充分感知了常見的量,對量有豐富的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學習正、反比例以及今后將要學習的函數的基礎。作為一種新知識的開始,本課內容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在編排上,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通過表格、圖像、關系式等多種方式,充分感知不同的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變化的量的特征。這樣的內容初看十分簡單,但是細細品味,隱藏于基本知識后面的常見的量向變化的量的飛躍,表格、圖像、關系式等不同解題策略的訓練,定向思維向多向思維的轉變等,都是重要的教學點。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變化的量,感覺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認識變化特征。

  2、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等能力,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

  3、 經歷數學活動的過程,體驗用多種方法研究問題的樂趣,感覺成功的快樂,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安排了多個生活情境,以表格、圖像、關系式等不同方式呈現,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認識變化的量的特征。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結合具體情境,感覺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認識變化特征。

  六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以前從未接觸過變化的量,從之前熟悉的定向思維模式轉向多向思維模式,并認識變化特征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用多種方式認識變化的量的變化特征。

  本課需要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準備學習單。

  二、說教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應注重讓學生在實際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注重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教學中,在感知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環節,創設了小明體重變化、小明步行上學、買郵票等豐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公感知生活中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對變化的量的規律有一定了解,突出了教學重點,為后面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比較教學法。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教學中,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有了充分和感知,了解了一定的規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信比較情境中的變化規律,然后對情境進行分類;在學生對情境初步分類之后,再次引導學生對同增、一增一減這兩類進行再比較,再分類。通過一次次的比較,一次次的分類,讓學生深入認識到變化的量的變化特征,較好地突出了教學重點,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我還運用了復習導入法、談話法、講授法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主要指導學生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法。《新課標》指出: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感知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環節,師生一起研究了小明體重變化的情境后,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其余五個情境中量的關系,通過計算、觀察、思考、抽象等,自己體驗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之后,繼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對情境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分類,最終深入認識變化規律。整個過程讓學生充分經歷研究的過程,學生獲得了豐富的直接經驗,突破了教學難點。

  合作交流法。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況是有差異的,學生之間合作交流,能達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的目的,學生可以自愿與他人合作,教師也參與到合作之中去,然后進行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等不同層次的.交流,讓學生的智慧相互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運用多種策略研究的方法。常常教學的根本就在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而多種策略的運用正是發展學生思維直接的體現。教學中,為學生精心設計了三張學習單,研究問題時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學習單,從而使用表格、圖像、關系式等多種策略來研究問題,使學生思維更加開闊,更加深入。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準備通過以下三個環節開展教學: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師:以前我們認識了很多量,你能舉例說說什么是量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認識有些量會隨著一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引入新知:變化的量。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自己發現變化的量的起因,順利完成了“常見的量”向“變化的量”的飛躍。

  (二)、自主探究,攻取新知;

  1、感知身邊變化的量。

  出示六個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自主體驗,感知變化的量之間的關系。

  2、根據變化的規律分類。

  深入探究同增和一增一減兩類變化的量的聯系和區別。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層認識變化規律和特征,研究與總結方法齊頭推進。

  (三)、知識回顧,總結全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對于學生的問題,能在課堂中解決的,請同學們來解決;不能解決的,提議讓學生課后自己想辦法解決。

  五、說板書。

  我的板書采用框架式結構,主要反映變化的量的分類情況,簡單明了。

【《變化的量》說課稿】相關文章:

《變化的量》說課稿08-16

《量一量》說課稿08-27

變化的量教學設計03-28

《變化的量》教學設計04-15

變化的量教學反思12-15

《變化的量》教學反思08-03

《常見的量》說課稿06-22

《測 量》說課稿07-08

《量的計量》說課稿08-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色窝窝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 天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