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心臟八年級下冊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祖國心臟”——北京市》是湘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每一個中國的公民都應該了解首都的基本狀況;北京還是一個特大城市,教材通過對北京的介紹,使學生掌握了解一個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節是中國區域地理省級區域的開始,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城市區域學習的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后面的內容,并且可以自學其他教材中沒有介紹的區域。
2.教材處理
學生對于北京的這個城市,都已經有了多多少少的認識,對于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會了使用計算機網絡搜集資料,基于此,我將讓學生自學讀圖、探究、討論,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引導、強調,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點撥學生的思路和學習方法。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運用地圖說出北京的位置、范圍,并對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評價;利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并舉例說明城市建設的成就。
過程與方法:引領學生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學習查找資料并讀圖、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思考,總體把握北京的'城市職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名勝古跡眾多,了解我國曾經的輝煌,增加愛國主義情感。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北京市的未來發展方向。
教學難點: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評價;北京市城市建設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重點難點的突破:充分利用學生多計算機網絡的學習,通過地圖、資料、視頻等多種輔助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
討論法、啟發式講述法、交流合作、討論探究法等。
三、說學法
自學讀圖、探究、討論。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教學的創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本課設計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師生互動 導入新課
為了避免一開課就是老師說學生聽的沉悶氣氛,我在課前先播放《奧運會吉祥物的宣傳片》,開課后用問題導入,如在動畫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第29屆奧運會將在哪里舉行?這樣一問一答,學生的思路就被我帶到了學習的軌道上,開始了北京之旅。
在出示課題時,為了渲染氣氛,我同時播放中央電視臺節目插花的視頻,讓學生對北京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第二環節:組織活動 學習新課
本環節我先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小組探究學習北京的位置。在學生探究前指出北京作為首都,還有其自身的戰略位置和經濟位置;在學生探究出示北京在世界中的位置圖、北京地形圖、中國溫度帶和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在學生匯報時,用問題引導學生了解北京的地形、河流、氣候等自然條件,并強調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使學生理解新中國定都北京的原因。
接下來進入北京職能的學習,為了讓學生了解北京具有這些職能的條件,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如在了解北京是文化中心時,我列舉若干項文化的內容,讓學生任選一項介紹,在學生介紹時我適時地穿插一些視頻和音樂,讓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并用,同時這一活動又檢查了學生課前搜集整理資料的情況。
在了解北京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時,我出示配以《故鄉是北京》背景音樂的北京名勝古跡的圖片,讓學生看一看、聽一聽,然后再比一比,看誰說得多、說得清,這樣可以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在強調有哪些名勝古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后,提出故宮面臨的壓力,讓學生出謀劃策。
在理解北京現代化進程時,我先播放一組北京現代化建筑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和前面的圖片風格有什么不同,然后跟學生強調把北京建設成為既具有古典特色、又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化大都市才是北京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三環節:回顧活動 測試應用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用一句話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再讓學生運用分析北京的方法分析描述家鄉哈爾濱的位置、職能、歷史和現代化進程。從而說明城市交通的發展,進而將寫一篇以《我的家鄉——大武口》為主題的短文作為課后作業。
第四環節:升華情感 倡導行動
在奧運會會歌聲中,用激勵性的語言結束全課。
【祖國心臟八年級下冊說課稿】相關文章: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說課稿設計08-28
八年級地理祖國的心臟教案04-09
八年級下級地理教案祖國的心臟04-10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09-30
祖國的心臟課文教案05-08
保護心臟大班說課稿03-16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11-04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教學設計10-27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教學反思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