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校徽設計》說課稿
我執教的是四年級上冊美術第八課《校徽設計》一課。本冊教材有四課設計課,校徽、年歷、郵票、汽車設計,本課是第一節設計課。校徽作為一種標志開始進入到學生的設計練習中,并且和學生已有的對生活的接觸與理解相關聯,作為小學生初次接觸標志在這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導入環節設計成輕松的猜謎語游戲,“我說你答—它的基本形是圓形,由金色和黃色組成。”學生搶答:“國徽!”。這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致,由國徽引導至標志設計。同時為了進一步強化標志的.影響,又搜集了各行各業的標志,比如:肯德基,禁止吸煙,人行橫道等標志,讓孩子們更深切的體會到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從而激發學生對標志設計產生興趣。有了以上簡單的對標志的理解后,進而引申到校徽也是一種標志,以此導入課題《校徽設計》。
在探究新知環節中,出示一組小學校徽,設計了對號入座等教學環節,通過游戲、觀察、比較,步步啟發學生,總結出校徽設計的兩個要素:文字、圖形。接著向學生講解校徽上的每個圖形都有深刻的寓意,并分小組去欣賞、評述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政法大學、同濟大學的校徽設計。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分析出校徽所傳達的寓意,例如“政法大學的校徽圖形是一個天平,它意味著法律的公平、公正。”“同濟大學的校徽設計成一艘船,三人齊劃漿,意味著同舟共濟,同濟大學!”。通過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校徽比較,讓學生明白校徽的主要表現形式可以是文字比如北大和中國人民大學,或是圖形為主比如同濟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校徽的設計一定要簡潔大方,并有深刻的寓意。最后,通過比較大學校徽與小學校徽除了文字和圖形之外,還有什么明顯的區別?總結出校徽設計的最后一個要素——色彩。
最后再次出示汪疃小學的校徽設計征稿啟示,學生清楚了設計的要求后,開始動手設計了。在設計環節,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糾正、反饋。
作品展示時,找幾幅學生的作品,讓學生自評,互評,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從無形中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而老師的點評也已鼓勵為主,但同時對出現的錯誤又要給予明確指正。
【四年級《校徽設計》說課稿】相關文章:
《校徽設計》說課稿10-24
校徽設計說課稿11-02
《校徽設計》說課稿范文06-27
校徽設計說課稿范文01-18
《校徽設計》教學設計02-13
校徽設計教學設計11-16
《校徽設計》的教學設計01-28
校徽設計教學設計11-16
校徽設計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