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說課稿

時間:2021-02-22 12:33:4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說課稿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二章的第三節《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一、 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章站在分子的高度敘述了組成細胞的分子,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細胞的理論基礎。所以該章在本書中乃至本學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節內容首先簡要概括了核酸的概念,然后重點講述了核酸的種類——DNA和RNA兩種,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結構和功能等三部分內容。它是建立在前面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與蛋白質的基礎上來探究的,也為今后學生學習《遺傳與進化》這一版塊奠定了基礎。

  2、 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說出核酸的種類,簡述核酸的結構和功能,以特定的染色劑染色,觀察并區分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 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學生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探究的精神。

  3、 教學重點

  本節教學重點是核酸的結構和功能。在初中學習有關細胞的升華的內容時,學生已經知道了細胞核內具有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DNA。但是受認知水平的限制,學生還不知道DNA的結構,因此在講述核酸的結構時,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利用學生現有的化學知識,讓學生看懂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結構圖解、DNA和RNA在化學組成上的區別圖解以及核苷酸長鏈的特點,為《遺傳與進化》模塊的學習奠定基礎。故為本節的重點。

  4、 教學難點

  本節教學難點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由于高中生具備了一定的認識能力,他們對事物的探究充滿激情,但往往對探究的目的性及過程、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故“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為本節的教學難點。

  二、 說教法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節課主要采用探究法、實驗法、討論法、比較法、歸納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并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規律。

  三、 說學法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現知識,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課上的探究活動,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會學生間合作的魅力,嘗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并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基于以上對教法和學法的分析,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四、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通過問題討論——DNA指紋法在案件偵破中的重要用途,提問“為什么DNA能夠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那么什么是DNA呢?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DNA就是核酸,那么核酸是不是就是DNA呢?”從而引入新課“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的學習,喚起學生對遺傳物質的記憶,激發學習興趣,為下面學習其他內容奠定基礎。

  2、引導探究,新知學習

  接下來設疑:核酸分成哪幾類?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來激發學生的探究x望,指導學生對“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進行探究”

  首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同學間進行相互合作,最后提出問題“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情況如何?”然后依據所探究的問題可以進行師生互動、生生合作進行討論。

  依據討論的情況,我會提出“既然物質存在,那么就可以被檢驗存在”的觀點,提供指定的實驗器材及材料用具等學生可以根據“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染色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紅色。利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 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原理設計出以下實驗:

  (一)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

  (1)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和 8%的鹽酸溶液。

  我會讓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要選用這種濃度的溶液?

  (2)用消毒牙簽在自己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幾下,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上述載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幾下。

  (3)點燃酒精燈,將涂有口腔上皮細胞的載玻片烘干。

  (二)水解

  (1)在小燒杯中加入30ml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將烘干的載玻片放入小燒杯中。

  (2)在大燒杯中加入30℃溫水。

  (3)將盛有鹽酸和載玻片的小燒杯放在大燒杯中保溫5分鐘。

  接下來我會讓同學思考為什么要先加入鹽酸?為什么把小燒杯放入到大燒杯中?

  (三).沖洗涂片

  用蒸餾水的緩水流沖洗載玻片10秒。

  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用蒸餾水的緩水流沖洗?

  (四)染色

  (1)用吸水紙吸去載玻片上的水分。

  (2)將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劑滴2滴在載玻片上,染色5分鐘。

  (3)吸去多余染色劑,蓋上蓋玻片。

  (五)觀察

  (1)低倍鏡觀察:選擇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域,移至視眼中央,將物象調節清晰。

  (2)換用高倍鏡觀察:觀察細胞核和細胞質的染色情況。

  實驗結束我會給同學時間研究和討論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

  之后,我由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討論RNA與DNA有何區別,從而轉入核酸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習。

  接著我會講述核酸與蛋白質的區別,與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想比較得出核酸水解后也得到許多的核苷酸。

  設疑:核苷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什么?轉入核苷酸的學習。

  關于核苷酸結構的具體教學,對照多媒體進行具體講解。

  一個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含氮的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的。根據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將核糖分為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接著我會出示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結構圖片,引導學生看懂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結構圖解。(展示幻燈片4和5)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利用學生具有的化學知識,讓學生看懂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結構圖解、DNA和RNA在化學組成上的區別圖解,以及核苷酸長鏈的特點,為《遺傳與進化》模塊的學習奠定基礎。

  講解完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的結構,接著轉入組成DNA和RNA堿基種類的討論,通過多媒體圖片的比較讓學生得出組成二者的堿基有所不同。

  之后,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利用學生具有的化學知識和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參考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結構圖解,DNA和RNA的化學組成上的區別圖,讓同學列表比較DNA和RNA的區別,從而進一步鞏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

  最后再次設疑:由10個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一條DNA單鏈最多有多少種種類?通過師生互動,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得出“組成DNA的脫氧核苷酸雖然只有4種,但是如果數量不限,在連成長鏈時,排列順序就是極其多樣化,所儲存的信息也就非常大”的結論。

  3、歸納總結

  最后對本堂的知識作一個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在頭腦里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4、反饋運用

  至此,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已基本完成,為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我會布置相應的檢測練習,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遷移和升華。

  五、說課綜述

  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手段支撐了整個教學過程,為學生創造了自我表現的舞臺,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說課稿】相關文章: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說課稿11-02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教學設計02-24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教案08-28

高中生物必修一《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教案設計08-26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說課稿06-27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說課稿11-04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說課稿范文07-15

對核酸教學的反思12-09

核酸檢測采樣制度04-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中文字幕在线网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视频播放器 |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中文字幕 |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