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釋:1、說本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說學情; 3、說教學目標; 4、說教學重點、難點;5、說教法與學法; 6、說教學過程;7、說板書設計; 8、說教學反思。
一、本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四課的第一框,本單元講我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而本課生命健康權是首要人身權利,人格尊嚴權是人身權利中的核心權利,它是作為“人”應享有的最起碼的底線權利,學習本框知識培養學生的維權意識十分必要。
二、學情分析
現實生活中侵犯學生人格尊嚴權的行為時有發生,但由于學生對人格尊嚴權認識不足,因此不能意識或分辨出一些行為已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嚴權,依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權就無法談起,所以,加強學生對人格尊嚴權了解、認識十分必要;由于受家庭社會的不良影響,部分學生唯我獨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際交往上的障礙,使學生認識到自覺尊重他人既是道德的要求,又是法律的要求,學會尊重他人,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必要。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人格尊嚴權利和名譽權的內容,明確法律保護每個公民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
2、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和他人人格尊嚴和名譽權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增強珍愛自己的名譽,維護自己的尊嚴的法律意識,能自學尊重他人,承擔維護他人人格尊嚴權的義務。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根據新課標要求: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所以我確定本課重點為: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
2、根據初二學生實際情況,因為人格尊嚴權中,名譽權最容易受到侵犯,所以我確定難點為: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
五:教法與學法:
1、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本課的教法是:合作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
2、學法是: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等。
六、教學過程:
首先從導入開始,課堂導入的好壞,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一)人格尊嚴不可辱
故事導入,有感而發,從“乞丐有尊嚴嗎”說起。
1、學生閱讀材料,根據這件事,在網上許多網友發表了評論,老師指導學生加入網評,讓學生動腦、動手發表見解,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得出人格尊嚴不可辱,點明課題。
2、學生列舉身邊侵犯人格尊嚴的現象,老師展示圖片。通過這項活動讓學生認識人格尊嚴權,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3、結合課文34的案例,讓學生控掘生活中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事例,分組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出主意自主合作討論學習,老師點評,充分肯定學生見解,學生歸納總結進一步認識人格尊嚴不可辱,歸納人格尊嚴的含義、地位及其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印象,增強學生的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指導學生閱讀法律條文,呈現書上法律條文。
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名譽權最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了解名譽權。
(二)維護名譽是我們的權利
1、小組評價,生活再現,從評價活動談個人名譽。
小組任選幾位老師和同學對他們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引導得出名譽的含義,使學生從感性認識好的名譽的益處,明白良好的名譽首先取決于一個人的良好表現。
2、七嘴八舌,情景辨析,帶著問題分析案例。
(1)組織學生看書,36----37案例:受冤枉的大江,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分別從理論和現實的角度加以說明,老師點撥:使學生懂得:品行端正是獲得客觀評價的前提;品行端正不一定會受到相應的客觀評價。老師進一步提問,面對不公平的評價你應該怎么辦,讓學生自由發言,老師與學生一起解決這一問題,并且指出侵害名譽的危害。
(2)、再通過38頁案例分析,填寫表格內容,讓學生明白生活中侵犯名譽權的行為的表現及其后果。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懂得我們享有法律規定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從而突破難點。
(三)尊嚴無價,知識延伸,拓展提高
展示“尊嚴無價”材料,學生閱讀后思考,自主探討, 從中讓學生懂得維護自己、他人尊嚴,升華到維護國家民族的尊嚴,使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得到增強,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爭做一名有尊嚴的中國人!
(四) 為了鞏固重點知識、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樹立維權意識,將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突破難點,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設計了知識運用“維權行動”
七、根據板書設計實用性,直觀性原則,我的板書設計是:
一.人格尊嚴不可辱
1、 人格尊嚴權含義
2、人格尊嚴權的具體表現
二.維護名譽是我們的權利
1、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
2、公民享有名譽權的意義
3、名譽權的(主要表現)
4、名譽權的法律保障
八、說教學反思
新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反思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最大的亮色在于充分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我在教學設計上,盡量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景,構建生活化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新課導入上,我選取廣州白云機場中乘客與乞丐發生的故事為素材,激發學生思考:乞丐也有尊嚴嗎?本故事較能吸引學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上一定會有不少同學提出自己獨特個性的見解,自然就得出“人格尊嚴不能辱”這一教學主題。再如在教學“維護名譽是我們的權利”這一知識點時,整堂課我設計了許多師生互動活動。真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討論活動中,學會了知識,學會了交流。教師只是作出適時、適當的點撥和評價,力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不足之處在于課堂容量太大,有些知識點欠深入,學生回答問題可能會只顧及部分學生,沒有照顧到全體。
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尊嚴的中國人,尊嚴是一個人支撐信仰與生命的骨架;尊嚴是一個民族永不下跪、永不屈服的錚錚鐵骨,是人類走向文明,走向興旺發達的希望和靈魂。中華民族是一個相依相存的民族,中有互相維護和建構做人尊嚴,這個民族才是一個有希望有尊嚴的偉大民族!謝謝!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說課稿】相關文章: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說課稿11-23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說課稿范文04-20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政治教案04-11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教學反思的內容09-11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權》教案07-08
《維護人格尊嚴》說課稿09-26
維護人格尊嚴說課稿11-02
《我們享有上帝的權利》說課稿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