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

時間:2021-02-22 13:36:4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范文

  一、教材解讀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范文

  1、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題《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

  2、課標的具體要求

  本課所依據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之“交往與溝通”。該部分的課程目標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善于與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

  3、本框的地位及作用

  本冊教材把學會交往作為主題,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此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我知我師我愛我師》,這為過渡到本框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如何有效地與老師進行溝通,是初中生面臨的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本框就是試圖從觀念和溝通技巧兩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本框遵循從“觀念”到“行為”的編寫思路,分為“師生交往新觀念”和“共筑師生情感橋梁”兩個子目,既是第四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全書的教學重點。

  認知影響行為,師生交往觀念影響著師生交往的行為。樹立師生交往新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是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師生交往,共筑師生情感橋梁,既是教學重點,又是社會熱點。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將直接影響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增進師生情感,共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能為構建和諧校園,建設和諧社會作出一份貢獻。因此,本課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及現實意義。

  4、本框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學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重點依據: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模式的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代教育更加強調師生互動。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將直接影響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因此,共筑師生情感橋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個正在探討的新課題,既是社會熱點,又是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學會理解和有效的溝通

  難點依據:由于師生角色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就會在一些問題上構成矛盾、沖突和對立。加上學生獨立意識飛速發展,缺乏教師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不能很好地從教師的角度、立場看問題。因而學生理解教師和與教師有效溝通具有一定的難度,是本課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能夠說出與教師交往溝通的基本準則;掌握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

  2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運用角色互換的方法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沖突,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地溝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愿意與教師交往,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地溝通;認同新型師生關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價值取向,積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學情分析

  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都有尊重教師,樂于接受教師教導的自然傾向,即具有向師性。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飛速發展,一部分學生不愿主動與教師溝通,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受到教師的“不公平”對待或誤解,以及受到自身的封閉、羞怯、逆反等不良心理的影響,不能正確處理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與矛盾,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和健康心理的養成。因此,針對學生的實際特點,采取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與體驗,使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

  1、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基于本框題的特點,結合學生現狀,圍繞如何使課堂成為友好師生交往的范例,設計本課的教學方法為:

  (1)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播放學校師生交往中真實生動的案例,創設情景,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展開對話,引導學生分析、激勵學生思考,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集體討論法。結合學生實際,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或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討論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

  (3)活動探究法。利用角色扮演和模擬表演等形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2、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合作學習法。即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共同嘗試解決問題。這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

  (2)自主探究法。即學生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這也是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的體現。

  (3)總結反思法。即活動結束后,由學生總結歸納,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

  3、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手段。此手段運用可以增強感觀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

  五、教學流程

  設計理念:注重活動,淡化說教;關注認知,強化體驗;表層切入,深層領悟。

  1、導入新課。(2—3分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課采用播放錄相導入法。

  播放視頻片斷:200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志愿者教師徐本禹感人故事,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設計依據:

  (1)錄相播放感人故事具有典型性和直觀性,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感人故事能迅速調動學生情緒,感染學生,為整堂課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契機。

  2、講授新課。(33分鐘)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目標為指導,以學生與老師交往的煩惱與困惑(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把教材知識滲透到活動中去,從學生的需要、成長、思維、行動等幾個方面設計每個教學環節,不是把知識簡單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體驗以獲取知識,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為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生生互動解決問題的空間,既突出教學重點,又明確分析教學難點。

  結合本課實際,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四個活動:

  活動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活動一

  心靈感悟

  1、教師利用多媒體顯示調查資料,“令人吃驚的調查”。

  2、出示討論題目:

  (1)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與老師交往中存在哪些煩惱與困惑?

  (2)為什么大部分學生不敢主動與老師交往?

  (3)你心目中理想的師生關系是什么樣的?

  3、板書:師生交往新觀念自由討論;

  思考回答:

  歸納總結。讓學生通過聯系自身生活經歷交流、討論,認識到舊的不對等的師生關系是阻礙師生正常交往的重要因素,從而主動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活動二

  出謀劃策

  1、教師將學生與老師交往中存在的煩惱與困惑予以歸納匯總。

  2、出示討論題目:我們應如何解決師生交往中存在的煩惱與困惑?

  3、板書:共筑師生情感橋梁:主動溝通。討論交流;

  自主探究;

  自由發言;

  回答問題。

  結合學生實際,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生生互動解決問題的空間,從而引導學生得出“主動溝通是與老師交往的前提”這一結論。

  活動三

  角色扮演

  1、多媒體顯示三個情景材料。

  2、簡要介紹角色扮演要求。

  3、引導和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

  4、設問:與老師溝通的策略有哪些?

  5、教師投影學生與老師溝通方法表格并歸納匯總。

  6、板書:溝通方法。熟悉材料;

  演員表演;

  同學欣賞;

  思考回答;

  總結反思。

  利用角色扮演,進一步激發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引導學生反思生活、反省自己,體驗并掌握與老師溝通的策略,以此突出教學重點。

  活動四

  模擬表演

  1、教師向學生介紹“空椅子技術”。

  2、教師根據情景一進行示范表演“空椅子技術”。

  3、組織學生練習“空椅子技術”。

  4、板書:交往禮儀。掌握要領;

  欣賞表演;

  模擬表演;

  歸納總結。

  創設情景,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進一步理解老師心理,突破師生之間不理解這一難點;同時可拓展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教師應如何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能夠更好地突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附錄】

  1、調查資料:七成以上的中小學生害怕主動與老師交往。

  這次調查由一份國內知名青少年雜志發起,涉及北京、上海等8個省市。在問到中小學生“你是否主動找老師說過話”時,有76%的學生表示很少、從來沒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動找老師說話,有32%的孩子覺得“和老師沒有什么好說的”,而其余的學生是因其他原因沒與老師主動交流。這些原因包括“怕自己說的話使老師不高興”“老師太嚴肅”“我覺得老師不喜歡我”“怕同學們說我拍馬屁”等。

  2、情境一:數學課上,老師正在講課,小強無意間插了一句嘴,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造成課堂教學無法繼續進行。老師在整頓完紀律后,要求小強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個空位上,老師不停地催促,小強氣呼呼地坐在原位就是不動。一場沖突即將爆發……

  3、情景二:初中學生小剛經常因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而受到老師的批評。他認為老師有意找他茬。一次,因為老師的一個小疏忽,而與老師當面發生爭吵,令老師感覺很尷尬。他的好朋友勸他找老師解釋,以改變目前的局面。但小剛覺得:“這件事老師出錯在先,我的頂撞是正當的。她要是不總批評我,我也不至于這樣。哼,要我去找她,那多丟人呀!”

  4、情景三:語文老師總是拖堂,不但天天拖,而且節節拖,急得下節課的英語老師在外邊直砸門,害得同學們連上廁所都沒時間。你是語文課代表,大家委托你去跟語文老師“談判”,你……

  3、體驗收獲。(2—3分鐘)

  具體設計為“通過以上活動體驗,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獲或感悟?”以引發學生思考,由學生進行課堂小結,教師適當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既有利于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能力的提高,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

  4、板書設計(略)

  板書設計依據:這種設計比較直觀、系統,不僅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而且能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5、鞏固升華。(4—5分鐘)

  拓展延伸:要求每個學生課后與老師溝通一次,可以是面談,可以寫信或打電話,也可以采用電子郵件的形式。并把溝通的過程、結果及感想用文字記錄下來,放入自己的成長檔案袋。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與老師溝通的要領,并評出最佳師生交往策略,共同分享。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主動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有助于實現知、行、信的統一,從而體現回歸生活的課程理念。

  情感升華: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由班上文娛委員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合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驗老師高尚的人格,進一步激發學生知師、信師、愛師、敬師的情感,促進學生積極與老師溝通,主動增進與老師的感情,共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師生產生共鳴,使本課主題得以升華。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相關文章:

《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說課稿05-19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07-01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11-04

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說課稿11-05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5篇11-11

初二政治說課稿主動溝通健康成長09-17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的教案07-06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教案04-08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教案11-1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 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