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Internet信息下載》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二節課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上的信息。Internet信息的檢索與下載,是現代信息社會人們最需要掌握的技能。本單元的主要內容為internet 信息的檢索與下載,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從網絡中檢索到了所需的資料,可以利用下載把這些資料保存到自己的計算機中。所以本節課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下載是收集網絡資源的主要方法,下載的內容可以是網址、網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和一引起軟件。對于下載的資料,我們要經過篩選 和分類保存在計算機中。本節創設情境以鄠邑區文化這一主線展開,學生分組完成鄠邑區自然風景、民俗風情、民間藝術、風味小吃、詩詞、宗教等資源的下載。通過體驗和感悟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網絡信息下載活動中的操作與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網絡信息的檢索與下載的興趣,讓學生領會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過程和方法,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形成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念。為學生發展提供服務,通過小組組協作,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他人合作意識,也為高中技術教學必修模塊的學習和各選修模塊開展多元化交流與合作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從網絡上獲取需要的信息,但是對如何把網絡上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網絡信息資源保存在自己的計算機里并不太清楚,本節課就是在學生能從網絡上檢索到所需信息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通過任務驅動、小組協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獲取網絡信息的技巧和方法。
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參差不齊,老師要注意營造合作交流學習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任務驅動,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為主要活動方式,在分組過程中強調優勢互補原則。由于目前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融合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完成本節的活動任務,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有意識地實行強弱結合的分組方式,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獲。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信息的下載的方法, 提高學生在網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分組協作學習,在在高效檢索信息的基礎上,完成多個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合理合法的下載網上信息資源,能夠對下載的資源進行判別篩選及整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信息的下載的方法和技巧
難點:文字下載;下載信息的鑒別與整理
五、【教法分析】
講授法:主要用于不同信息資源的下載及如何對下載的資源進行判別篩選及整理等新知識的傳授。
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載體,把分散的知識和技能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任務引領自主探究、協作學習任務提升,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知識探究,實現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演示法:主要用于規范操作步驟,突破難點,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六、【學法分析】
1、討論法:主要用于分析任務,使學生清楚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可以開闊思路,增長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2、小組協作學習法:交流協作,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3、自主探究法:通過質疑,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
七、【教學資源】
1、多媒體網絡微機室 提供學習環境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
2、局域網廣播控制系統 教學演示和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3、多媒體教學課件 展示教學重點難點、學習任務、操作步驟、課堂小結
八、【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PPT展示多媒體作品《鄠邑印象——文化之旅》,讓學生下載家鄉自然風景、美食、藝術、人文宗教等方面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資源,為制作畫鄉宣傳畫冊做準備,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本節課要下載的信息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加入不同的學習小組。
2、 師生互動 做好準備
學生閱讀教材學習:1、下載前如何甄別篩選信息?2、如何保存信息?要求學生建好文件夾,先做好信息下載前的準備工作。
3、教師演示,突破難點
教師演示文字、圖片、歌曲的下載,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可以克服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畏懼心理。
4、任務驅動 探索新知
讓學生檢索相關主題的信息,完成下列任務。對下載的文件進行重新命名,并分類存放在計算機中。
(1)收藏網頁;(2)下載網頁;(3)下載一段文;(4)下載一張圖片;(5)下載一首歌曲;(6)下載一段視頻。
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地構建知識結構。通過任務驅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動手嘗試、觀察辨析、合作探究,運用教、練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各種類型信息資源下載的方法,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5、匯報交流 鞏固加深
邀請同組同學互相討論自己的收獲, 看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問題,促進學生互相學習;請學生演示下載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源,其他同學和教師根據匯報和演示做適當的質疑和點評,教師通過學生示范來檢查學習效果,強調在操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鍛煉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6、點撥拓展 引申懸念
讓嘗試用下載并安裝一款下載軟件,用下載軟件下載PC版微信軟件,并安裝,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自主嘗試下載其它信息資源的方法,讓學生把信息技術應用于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學以致用。
7、小結回顧 系統梳理
讓學生自主歸納網上信息下載的方法是對整堂課的一次梳理。通過PPT課件展示進一步復習、鞏固、深化本節學習內容。
九、【教學評價】
教師在學生學習交流討論,回答問題過程給學生及時、積極的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學生示范演示時,其他同學和教師根據匯報和演示做適當的質疑和點評,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揚長避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十、【教學反思】
一、亮點
1、教學任務選擇下載反映家鄉文化的信息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參與程度。
2、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調整,把對下載資料的鑒別與整理調整在信息下載前,有利于學生高效的下載和保存信息。
3、教學形式多樣,教師采用講練結合、小組協作、任務驅動等教學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4、緊緊圍繞課堂的重點、難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實踐操作中“動”起來,有事做;每組任命一個學生為“小專家”,指導本組同學學習。“小專家”的具體指導還使得同學間相處更融洽,課后還可以不斷討論、交流。而且在“小專家”們的“點”指導下,老師注意巡視這些同學“面”的情況,達到點、線、面結合,以點帶線提高全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教師在巡視中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共性問題教師給予點撥,個別問題組長幫忙解決。鼓勵學生表達他們的困惑,用以前的知識幫助他們產生聯想,幫助學生越過知識瓶頸,效果較好。
5、為了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制作了自學課件作為學習指導,通過師生幫助、教學課件幫助,評價鼓勵等教學手段,激勵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從學習過程來看,學生比較感興趣,積極性較高,也體現了同學之間的互助;從學習效果來看,任務達成率比較高。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協作學習,彌補了學生之間因知識水平差距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困難;學生勤于動手、勇于探究,從完成教學任務來看,完全達到知識和能力目標的要求,情感目標基本實現。
6、教師對學生的操作及時點評,對于完成速度快和有創新的作法進行展示,及時表揚,有利于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二、不足
1、小組協作環節學生沒有進行充分的協作學習,部分小組的成員在遇到問題時,不敢向其他同學求助,影響了學習任務的完成,小組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
2、教師點評環節不能面面俱到。 本節課很多操作都有所創新,由于時間的關系,只能讓部分學生進行展示。
【《Internet信息下載》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信息的下載》說課稿09-23
文件的下載說課稿06-22
八年級信息技術《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說課稿09-19
《網址下載與壓縮》說課稿范文09-02
《在Internet上獲取信息》教案設計11-24
小學信息技術《快速下載》教案08-25
信息、信息技術說課稿06-09
《信息與信息技術》說課稿12-09
信息、信息技術說課稿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