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我主要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模式、說設計、說板書、說評價、說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說得失八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認識。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在前面“圖形與幾何”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周長的含義,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探索和應用,對實物的估量等。
在編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幾何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與空間觀念密切相關的素材,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地融合,與數學課程中各個分支進行整合,并遵循兒童學習數學的規律,選擇了活動化的呈現方式,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把握自己賴以生存的空間,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結合具體的問題情景,鞏固應用周長的含義,在探索活動中發現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探究、大膽嘗試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同學間協作互助的意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生活中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是:
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感悟和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特殊性。
二、說學情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的教材。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前一課經歷了許多測量實踐活動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了解了規則圖形和不規則圖形的周長的求法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以前的知識鋪墊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因此對周長的理解要通過熟悉的生活情景來引導,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面向全體,尊重學生,注重發展”。讓學生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參與探索周長計算的過程。
三、說模式
“3161和諧課堂教學模式”,即“三標準一主線六原則一跟蹤”。
“三標準”是指師生和諧、教學和諧、優差和諧,這是構建和諧課堂的核心。
“一主線”是指教師應整體把握教材,應圍繞一條核心、主線設計課堂教學,即“舉三歸一、以一反三”。
“六原則”是指以《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六個習慣為課堂呈現方式和操作原則,即:積極主動、以終為始、知己知彼、集思廣益、要事第一、不斷更新。
“一跟蹤”是指對學生知識、方法、能力的課后跟蹤。
【小學數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說課稿】相關文章: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11-16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復習課教學設計03-02
小學數學長方形的周長說課稿(精選6篇)04-07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11-16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11-16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說課件05-18
數學長方形周長教學反思14篇03-30
長方形 正方形面積的計算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