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在水中的沉與浮》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馬鈴薯在水中的沉與浮》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本課設計意圖。
《馬鈴薯在水中的沉與浮》是《沉與浮》單元的第三課,是繼“沉的物體和浮的物體”之后從另一個角度探究影響物體沉浮因素的一課。從科學知識領域來說,沉與浮實際上是對物體相互作用的研究。把馬鈴薯放入水中,它的沉浮與什么有關呢?前面的研究使學生只會關注到物體本身的大小、輕重等特征,而這一課的研究將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相互作用的另一個物體身上——即關注到液體對物體沉浮的影響。而且學生通過兌一杯鹽水的實踐活動,發現只有加入的鹽達到一定的量時,原來沉下去的馬鈴薯才可以浮起來。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開始學會全面的、系統的、多角度的對某個現象進行觀察研究,使剛剛接觸《科學》學習的三年級學生認識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它里面隱藏著非常深遠的科學教育的意義。
通過本課學習要達到三個方面的目標:
⑴、科學概念方面要知道物體的沉浮與液體有關系。
⑵、科學過程與方法方面是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在此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科學的思維方法。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觀察事實的求實態度,在沒有確鑿的證據時,不能妄下結論。
圍繞這些目標,進行了以下設計:
1、大小兩個馬鈴薯分別放進兩種不同的液體中,觀察。交換場地再觀察。學生通過觀察得到的事實,產生疑問:會不會是其中一種液體里加了鹽?這時,學生觀察的重心已經從馬鈴薯轉變到液體身上。
2、圍繞液體里是否加鹽展開討論,進行多種可能的猜想。如:摸、聞、嘗等。強調安全第一,不能隨便嘗。學生會說加了鹽看不見,溶解了。老師適時進行追問:“既然你們那么肯定加了鹽,那你能不能把鹽找出來?”學生這時會繼續開動腦筋,想出燒干水等辦法。于是,新的現象產生出來——白色晶體是什么?能不能證明是鹽水?學生普遍認為白色晶體就是鹽,于是老師拿出與鹽類似的白糖和味精,請學生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把鹽、白糖和味精分別放進水里,馬鈴薯會怎樣?
3、學生已經迫不及待了,他們積極地動手實驗,發現三種液體都能使馬鈴薯浮起來。這時學生心里已是幾經波折,不用老師講,他們也會思考“老師講臺上的`是鹽水嗎?” 此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弄明白幾個道理——
第一,物體的沉浮與液體有關。
第二,水里要加到一定量的鹽或者白糖、味精,才能使馬鈴薯浮起來。
二、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通過觀察馬鈴薯在水中的沉與浮,讓學生理解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還與液體本身有關;讓學生感受到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鹽、糖、味精等物體,就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
2、科學方法目標: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證實”的科學探究過程,在此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科學的思維方法。
3、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觀察事實的求實態度,在沒有確鑿的證據時,不能妄下結論。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水槽、蠟燭、火柴、天平、量筒、實物投影儀、幻燈片、植物油、糖漿、小番茄、軟木塞等。
學生準備:馬鈴薯、杯子、小棒、毛巾、蠟燭、火柴、食鹽、白糖、味精、記錄本等
活動過程:
復習:
導入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出示馬鈴薯,創設情景,引出研究主題思考
回答
觀察現象,試圖解釋引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承上啟下,引出今天要探究的問題
探究活動階段一述:科學講求實證,拿出證據來證明這是鹽水。
教師讓學生對提出的方法展開討論,并對方法的實施提供幫助。思考并想出多種辦法證明。如:
1、聞
2、摸
3、嘗
4、燒
5、稱……讓學生千方百計用求實證的方法尋求對問題的解決
探究活動階段二述:那我們能不能換一個角度來繼續研究這個問題?分別兌制一杯鹽水、白糖水、味精水,看馬鈴薯是否真的能浮起來?提出實驗要求,明確所用材料及實驗方法。指導學生兌制鹽水、白糖水、味精水,明確觀察目的,做好實驗記錄。
在具體實驗中發現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鹽(白糖或味精)才能讓馬鈴薯浮起來。但是卻不能說明教師水槽里是鹽水。發現白糖、味精等兌制的液體也能讓馬鈴薯浮起來,再次確認手中的證據不足以說明水槽中的液體是鹽水。
問:放鹽之前要先觀察什么?怎樣做好實驗記錄?(出示記錄表) 小組討論、交流
巡視并給予幫助分工合作、觀察記錄
匯報總結
擴展延伸各組匯報剛才實驗活動中的發現。小組交流分享知道鹽水、白糖水、味精水等都能讓馬鈴薯浮起來;物體的沉浮與液體有關;感受到要有足夠的證據才能下結論。
液體三色瓶的出現,給學生思維形成新的沖擊,發現沉浮不僅局限于固體在液體中,液體之間也存在沉浮現象。
出示液體三色瓶,上層是植物油、中間是水、下層是糖漿。把軟木塞、小番茄等分別在天平上稱量后,再一一放進三色瓶中。
問:看到這個液體三色瓶,你有什么問題?還有什么發現?
【《馬鈴薯在水中的沉與浮》說課稿】相關文章: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說課稿3篇11-14
大班科學浮與沉說課稿教案04-06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案公開課教學設計04-20
大班科學沉與浮教案04-24
大班主題沉與浮教案04-24
浮歌沉筱散文10-05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說課稿12-04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說課稿12-04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設計04-18
《資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學啟示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