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秋興其一說課稿

時間:2020-11-04 11:32:2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高二語文秋興八首(其一)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語文秋興八首(其一)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高二語文秋興八首(其一)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秋興八首》(其一),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教學設計的憑據:

  (一)教材

  《秋興八首》(其一)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第五課《杜甫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該單元主要學習的是唐代詩歌。唐代詩歌體現了我國古典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極大的社會認識意義和審美價值。在本單元繼李白的浪漫激情后,《秋興八首》(其一)觸摸到杜甫沉郁頓挫的風格和對國家深沉的愛。《秋興八首》是公元766年杜甫旅居夔州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我們教材選取的是第一首。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描繪了悲涼蕭瑟的秋景,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

  (二)學情

  高二的學生,他們通過對以前教材選錄詩歌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感知能力,能夠初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但這是較為淺顯的層面。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對詩歌的學習,應該在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分析詩歌的意象、關鍵詞句、表達技巧等方面,從中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在《秋興八首》(其一)中,要讓學生從內心感悟到杜甫在極其困窘的環境中發出的愛國強音。

  (三)教學理念

  針對如今大部分學生僅僅滿足于朗讀背誦詩歌的教學現狀和新課標提出的“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學習方式”的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

  二、教學設計及理由

  (一)總體設計及理由:

  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情境,領略古人的獨特審美情趣。要注意聯系不同時期、不同創作背景和不同的創作風格解讀,注意在朗讀背誦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

  1、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三個維度的要求,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學情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誦讀詩歌,感知內容。賞析意象,理解詩歌中的關鍵詞句,分析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背誦詩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在誦讀中感受七言律詩的格律美、音韻美。

  ②通過問題的提設,逐步引導,層層深入。

  ③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會自主獲取知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杜甫的愛國主義思想,學習這樣的愛國情懷。

  2、對于意象與關鍵詞句的賞析,普遍學生分析不夠全面。由此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賞析詩歌的意象,分析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中的關鍵詞句,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

  3、教學方法:

  ①吟誦引導法:反復吟誦,使學生感受七言律詩的格律美、音韻引導他們發揮聯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

  ②提問指導法:通過問題的提設,逐步引導,層層深入。

  ③討論探究指導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自主獲取知識。

  4、教具的準備及其理由: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集圖、文、聲等多重于一體。更加直觀全面地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

  5、教學課時:一課時。

  《秋興八首》(其一)是《杜甫詩三首》中的第一首,要學習的杜甫相關知識相對剩下兩首更多,所以獨占一課時。

  (二)具體設計及其理由

  詩歌的學習,主要在鑒賞感悟。從標題入手,感知詩歌的基本信息;從詩歌意象中,悟出詩情;從關鍵詞句,體會深刻含義;從情景之中,分析詩歌藝術手法。在具體分析把握全詩之后,感悟詩的思想感情。

  1、教學過程設計及理由。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課堂教學我準備從以下八個環節進行展開:

  ⑴引用名句,導入新課(2分鐘)

  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話——“生為中國人,一輩子要承受數不盡的憤怒、苦惱和無聊。但是,有幾個因素使我不忍離開,甚至愿意下輩子還投生中國,其中一個就是唐詩。”再列舉幾個唐代著名詩人,最后引出杜甫。這樣的導入,既給學生增加了一個小的文化點,又順理成章地進入下面的學習。

  ⑵誦讀詩歌,初步感知(5分鐘)

  在學生第一次的齊聲朗讀中發現錯誤,糾正錯誤的字音,這樣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更加深刻。然后借助注釋,再次自由誦讀,初步感知詩歌。

  在這一環節,我將采用誦讀指導法。誦讀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在誦讀中指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情境,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⑶了解詩人,介紹背景(5分鐘)

  “功夫在詩外”。要理解一首詩,一定要聯系相關的背景。安史之亂是杜甫詩歌創作的分水嶺,這首詩是作于安史之亂后詩人滯留夔州之時。學習這首詩,要將詩帶入當時的大背景之下。

  ⑷解讀標題,了解信息(1分鐘)

  秋興即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懷之意。這一基本信息是我們學習全詩的線索,理解了詩人借的什么景,抒的又是什么意,那詩歌也就基本讀懂了。

  ⑸合作分析,重點講解(20分鐘)

  分析時,既要理解詩歌表層的基本意思,又要通過重點詞句來理解詩歌隱含的`深層次內容,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藝術手法的運用給詩歌的表達增加了很多亮點。

  此環節我將采用提問指導法,教師通過問題的題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理解全詩。具體的分析將通過以下幾個問題的提設來實現:

  ①首聯中“玉露”是什么意思?

  ②“凋傷”可否換成“凋落”,為什么?

  ③請學生找出首聯描寫的具體秋景。

  ④頷聯描繪了怎樣的圖景,蘊含了什么深層次的內容?

  ⑤頸聯中叢菊兩開的意思?

  ⑥詩人為什么不選擇“殘菊”而選“叢菊”?

  ⑦“系”的雙重含義?

  ⑧“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個什么樣的情景?

  以上就是教學過程中所要涉及到的基本問題。這些問題的設立讓學生從對意象,關鍵詞句的分析中理解全詩。而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的運用將在這些問題的解答中得到分析。

  ⑹課堂小結,深化理解(3分鐘)

  “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抒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

  詩人不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著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嘆,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更為深遠。”展現了唐詩氣象中,特別是杜甫詩歌中“悲”的廣度與深度。

  ⑺討論現實,自我提高(3分鐘)

  此環節我將采用討論探究指導法。

  組織學生討論現實生活中具有杜甫愛國主義情懷的人,引導他們從中得到啟迪,自我提高。

  ⑻作業布置(1分鐘)

  ①背誦全詩。

  ②選取《秋興八首》組詩中的其他一兩首,試著分析。

  2、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是一份微型教案,要簡潔明了地向學生展示教學的主要內容。

【高二語文秋興八首(其一)說課稿】相關文章: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教學設計12-01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教學設計范文08-08

《秋興八首·其一》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3

秋興八首·其一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3-21

杜甫《秋興八首》翻譯賞析04-20

秋興八首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秋興八首其二古詩閱讀答案10-26

《秋興八首》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4

秋興八首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4-12

秋興八首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3-2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麻豆 | 中文1区1区产品乱码免费 | 在线三级网站上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一日本级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