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游褒禪山記》說課稿

時間:2020-11-05 13:38:5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高二語文《游褒禪山記》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語文游褒禪山記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語文《游褒禪山記》說課稿范文

  一、說教材

  《游褒禪山記》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自讀課文。好文章,特別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細理,這篇課文就是如此。此文作者是北宋文學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立意不同凡響,寫法別具一格。它的主旨不在于通過記游表現山川之美,景物之勝,或者寄托某種情致懷抱,而重在借景生情,即事明禮,最終以精警獨到的理趣取勝。這篇記游,由此及彼,拓寬視野,能使我們獲得更多的規律性啟示。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但由于人生閱歷的缺乏和知識結構的不完善,對文章所闡發的人生哲理的領會會有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本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學生結合實際領會處世治學皆須堅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鑒本文即事說理的寫法。

  四、說教法

  我主要采用了“反復誦讀法”和“問題探究法”

  反復誦讀:這是本課教學的主要方法,通過反復誦讀能熟悉并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知識。

  問題探究:展開教師、學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間的對話,從而理解作者所闡發的人生哲理。明白在人生路途上我們應該怎么正確歸因。

  五、教學設想

  在這里我要強調指出,文本解讀的本質不僅僅是認識文本講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讀者要從文本中汲取什么,認識什么。具體到《游褒禪山記》,讀者應從積極方面看王安石要人們堅持“盡志無悔”的哲學。淡化“志、力、物”三者辯證關系的傳統解讀。

  王安石把游山(準確說是游洞)的成功歸為四個條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四,當然還有難度:“險以遠,則至者少”。但是他最強調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吾志而無悔”。

  王安石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歸因方法,一個人做事的成功和失敗,怎樣的歸因才有意義?一般歸因可以是任務的難度,可以是客觀的條件,可以是個人的能力,可以是努力的情況(四歸因)。

  但歸因到任務的難度,往往產生畏難情緒。電影里“國軍”打了敗仗,將領對蔣總司令說,“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太狡猾!”他們的錯誤是把失敗歸因于任務太難,失去自信。歸因到客觀條件,不是積極的態度,因為人改變客觀較難,產生“等靠要”的心理。歸因到個人能力,往往產生悲觀情緒,覺得自己不行,因為能力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提高的。只有歸因到自己的努力程度,才是積極的。因為努力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努力去做。

  我認為我教這節課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解讀王安石的成功歸因方式,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做正確的歸因。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生活中大家都有從眾心理,即使文學大家王安石也不例外。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游褒禪山記》,看看王安石為什么也會”從眾”,“從眾”后的他,是怎么反思自己的行為的?

  (二)思考、交流

  研讀第三段

  1、王安石認為,真正的奇偉瑰麗的景在哪里?明明奇偉瑰麗的美景在險遠之地,可為什么是“人之所罕至”?試在文段中找出提到“不能至”的句子。

  明確:常在于險遠。(板書:難度)“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試用三個字概括到達險遠之地的三個條件。作者在第二段中說到了自己也沒有能到達那險遠之地而極夫游之樂。試以此三個條件看,作者因何而沒有到達的?

  明確:志、力、物。(板書)

  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力與物的條件具備了;未至乃是因為志不堅。

  3、作者不得極夫游之樂,當他回味過來,發現力與物的條件都具備時,是什么心情?作者感慨,要怎樣才無悔

  明確:后悔。“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4、試以四字概括作者游洞后的心得體會。

  明確:盡志無悔。(板書)

  研讀第四段

  5、作為一名學者,王安石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從他游洞觀景而深得體會可見一斑。此次游褒禪山,他除了對游洞生出感觸外,還對什么事情做了一個小小的考證?由這一考證又引發作者怎樣的思考?

  明確:因仆碑而考證華山當為花山,但大家都弄錯讀音了,卻是以訛傳訛。感嘆古書不存、訛誤必多,而眾人不得而知。做學問要深思而慎取。(板書)

  (三)、感悟表達

  1、事實上,生活中、人世間,以訛傳訛而造成謬誤的,又何止是一個字的讀音或一本書的真義了。對此,你有何看法或感悟呢?

  2、王安石把自己沒有成功的原因歸結為歸“自己的努力程度”,你怎么看待取得成功的歸因?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做怎樣的歸因才能走向成功?

  (四)、小結

  《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一篇別具一格的散文。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寫作目的并不在于表現山川之、美景物之勝,而是在借景生論、即事明理。作者通過游洞不得窮盡和華花讀音繆傳兩事,得出“盡志無悔”和“深思慎取”的道理。這也給我們以啟示:無論是治學還是修身立業,都得有堅強不屈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態度。愿我們共勉。

  (五)、板書設計:

  游——即事明理——嘆

  洞 志、力、物———盡志無悔

  難度

  碑 深思慎取

【高二語文《游褒禪山記》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11-24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翻譯02-28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11-28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閱讀答案05-30

《游褒禪山記》文言文鑒賞11-22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原文及賞析03-24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原文及翻譯09-01

《游褒禪山記》《喜雨亭記》比較閱讀答案11-20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原文及試題答案03-28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文言文翻譯10-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成Av在线网站 | 中文字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色欧美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v一二三区 |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午夜福利视频欧美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