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化學反應的表示》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上冊《化學反應的表示》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說教材
《化學反應的表示》這節課是魯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5單元第2節的內容,化學方程式不僅是本節的核心內容,也是本單元的核心內容。基本內容有三:一是化學上用什么來表示化學反應(定義),二是為什么要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意義),三是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怎樣書寫)。本課題是繼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和含義之后學習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為學生以后自主應用這一化學語言奠定基礎,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是初中化學的一項基本技能,在化學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過渡:這是對教材的認識,下面說一下本班學生的情況。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學式等化學用語,了解了化學反應的實質,也認識了一些化學反應和他們的文字表達式,上一節中又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已具備學習化學方程式的基礎。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在課堂上比較活躍,對于方程式的簡單計算,通過教師設置疑問能夠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探究和學習。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的基礎,學生能夠很好的應用到具體計算中來。
過渡:結合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為什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能夠描述某一具體化學方程式所表達的意義。
能從定量的角度進一步認識化學反應的實質,了解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
通過書寫具體的化學方程式,了解和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和步驟,并能根據反應事實寫出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
在練習書寫方程式的過程中掌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法:最小公倍數法。
歸納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①寫②配③注④等。
初步學會用化學方程式來表達所獲得的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任何事都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在學習中體會化學的樂趣,體會化學用語的方便和實用。
學生體會到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重要性。
過渡:下面我再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書寫化學方程式。
【難點】
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
過渡: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下面談一下我的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這個最基礎的化學技能,我采用了如下幾種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討論法、講授法等。
過渡:下面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這節課我準備分為四個環節進行,導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下面我詳細介紹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教師再做一個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并用一個冷而干燥的小燒杯檢驗生成物。要求學生觀察現象并用文字表達式、化學反應式、化學方程式表達出這個化學反應,并讓學生分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演示實驗引入本課,可以通過師生的合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注意力,為學生體驗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的簡潔、通用以及如何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做鋪墊。另外,學生都愛做實驗或看別人做實驗,通過實驗導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1.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涵義
通過之前幾個反應式的比較,讓學生試著為“化學反應方程式”下定義,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后自己看書試著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然后教師可以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和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引導學生從微觀逐漸過渡到宏觀,分析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相對質量比。也可以進一步引申到質量比,從而認識到化學方程式不僅能表示微粒之間的數量關系,還能表示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為下節的學習打下基礎。
2.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教師按照活動天地5-3組織學生先嘗試書寫化學方程式,在書寫中自己總結規律,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總結、歸納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然后試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判斷小明同學總結的.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是否正確。然后教師講解關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應該依據“以客觀事實為基礎,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這兩條原則書寫。即在認識化學反應或用化學方程式描述化學反應時,應當與化學反應發生的進程一致。書寫的邏輯順序應當是:第一步:描述反應事實。“何種物質、在什么條件下、依據什么性質、按照什么變化規律反應,生成何種物質。”即書寫的順序是反應物化學式→反應條件→生成物化學式(同時注明產物狀態)。第二步:遵從質量守恒定律,方法是配平。
從習得技能的規律和習慣養成的角度考慮,在剛開始學習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必須規定書寫規則與步驟。分兩步的好處是: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化學反應規律(包括理解反應物的性質、反應條件、產物的組成和狀態等)、養成科學的書寫習慣,也有利于今后更好地運用化學方程式表達化學反應或解決實際問題。對于學生還不認識的物質,他們還不了解該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建議不要讓學生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因為這不符合認識化學反應的一般規律。最好在學生第一次正規認識這一物質及其變化時,再系統學習如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
3.配平
學生通過自學教材上的“多識一點”,以鋁在氧氣中的燃燒為例,學習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基本方法:最小公倍數法,并能用自己的語言相互熟練地復數這些步驟;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模仿書寫步驟書寫磷、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組織學生上臺板演。
這樣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與規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根據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兩個原則,使學生經過自學理解,相互復述,模仿書寫,以及講解評價強化書寫的具體步驟和方法,把書上的書寫步驟轉化為初步學會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
將課后的“在線測試”題目以小組為單位,限時完成,最先完成并平均成績高的小組有獎勵。通過小組活動和限時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專注程度。小組都完成后,分別到講臺上板演,培養學生的勇氣和自信心,也可以培養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化學反應方程式,不僅能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還能反映出微觀粒子的數量關系和質量關系。用最小公倍數法可以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在書寫時,一定要遵守客觀事實和質量守恒定律這兩個原則。
布置課后作業:挑戰自我的題目完成。
【九年級上冊《化學反應的表示》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化學反應的表示說課稿11-16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說課稿11-04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說課稿11-04
人教版上冊:《觀潮》說課稿12-17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1-12
表示難過的詞語02-14
表示顏色的詞語07-12
表示聽的詞語03-11
表示花的詞語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