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Earth quake》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Earth quake》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早上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高中課標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一模塊,第四單元“Earthquake”,課型是reading。以下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六部分展開說明。
一、 學情分析 :
所授課學生為我校高一學生,經過初中及高中前幾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和一些簡單的閱讀技巧及方法。但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第一次接觸 “災難”的話題,學生不熟悉此話題。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一些合作學習的方法,但沒有嘗試過合作閱讀的學習方式,如:jigsaw(拼圖式閱讀), round robin (圈圈說) 等,因此如何設計好教學環節,步驟及方法是幫助學生維持學習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英語學習策略的關鍵。
二、 教材分析:
所授課內容為高一人教版課程標準試驗教材unit 4 Earthquake。閱讀部分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敘述了發生在唐山的大地震。全文以時間順序描述了地震前,反常的現象,地震發生時的情況,地震造成的破壞,和震后的救援工作, 以及人們在不同階段的感受。
三、 教法
根據材料的形式及內容特點,從學生的認知層次和實際學習情況及學習能力出發,按照“語言接觸---理解體驗---語言聚焦---自主運用”的教學思路,分為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三個環節,首先學生在讀前通過閱讀題目對課文主要內容進行預測,使學生了解話題并引入閱讀內容,在閱讀中,學生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閱讀等活動形式,借住非語言信息獲取和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閱讀后,教師設計了真實的交際任務,進行語言輸出,提高學會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針對教學內容,學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生通過學習閱讀材料,能夠按照時間順序列出唐山地震前后所發生的事情,并用英語簡單描述地震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2、 學生通過不同任務驅動,進一步獲得用英語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加強了跳讀、掃讀、抓主旨,總結,預測等閱讀能力;通過 讀說,說聽,技能訓練的結合,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
(二) 情感與態度目標:
1、 通過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情況,引發學生對自然災害的關注,提高自救意識。
2、通過小組合作,學生提升合作意識;增強自信,維持并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重點和難點:
1、獲取有關描寫地震發生前后所發生事件的相關信息。
2、知識及能力的遷移及綜合運用語言
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五、教學過程:
因為文章的題目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用了擬人的修辭,所以教師以人們日常問候來幫助學生理解題目,did you sleep well last night? What makes you difficult to sleep? 然后學生閱讀文章題目,提問what didn’t sleep? What happened. 結合文章的圖片,引導學生對語篇內容進行預測,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產生閱讀的興趣,快速進入了閱讀狀態,處于一種主動認知的狀態。
學生帶著好奇心進入了while reading 部分。
首先,學生帶著問題 what happened to the earth, when and where did it happen 快速瀏覽閱讀材料,獲取文章的基本信息。1976年唐山發生了大地震。
然后學生進入分段閱讀。首先,通過尋找主題句,了解第一段的主要內容。即震前的反常現象。那么這些反常現象是什么,人們是否注意到它們。帶著問題學生再次閱讀本段,尋找和獲取細節信息。然后教師利用課本25頁,pre-reading中的圖片,以連線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信息。之后,教師提問學生這些反常的現象預示著要發生什么。學生對下文進行預測。
這樣學生進入到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閱讀。
首先,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了解地震發生的時間,持續的時間,和地震的次數。因為文章用了大量的數據描述地震帶來的巨大災害,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快速尋找這兩段中出現的數字,理解含有這些數字的句子的含義,獲取關于地震造成不同種類危害的信息。由于本教學環節是為下一步的合作閱讀做鋪墊,所以我選擇了本環節作為我的演示片斷:
這樣學生在頭腦中就形成了關于如何描寫地震災害的mind map.
為了獲得更多的信息,學生需要再次進行閱讀,此時,進行本節課的小組活動,內容是獲取關于地震造成的災害的信息,方式是,拼圖式閱讀。全班每四人一組,每組成員負責不同的閱讀材料。首先學生獨自閱讀,完成列表中的信息,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分享信息。由于每組學生只閱讀了文章其中一部分,要想獲得完整的信息,它們需要分享信息,在組中每位成員掌握的閱讀信息各不相同,通過學生之間的信息差引發學生閱讀交流的興趣,教師指導合作策略,要求學生輪流作介紹,其他三人做好記錄,這樣,任務完成必須依靠每位成員的參與,參與度達到了100%。最后,教師選擇了三組學生進行匯報。此時學生通過合作閱讀獲取并理解了關于地震災害的全部信息以及人們的震驚。
然后教師提問,面臨重大的災難人們怎么辦。學生預測第四段的內容為震后救援。
在第四段的閱讀中,學生首先進行快速瀏覽,驗證預測。然后,然后通過回答下列問題,獲取細節信息。并了解人們情感的變化。
在post reading 教師設計了兩個輸出任務,一是讓學生回憶并總結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張描寫地震的mind map. 二是要求學生根據任務一中的mind map用英文簡單描述汶川大地震的基本情況。學生運用閱讀中已知的信息,再次經歷信息的篩選,歸納,綜合和概括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在信息的遷移過程中培養了靈活的思維方式。
六、反思不足:
本節課為教師首次嘗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閱讀課教學,活動雖然進展順利,但還是有待今后加以改正和提高的地方。
在完成合作閱讀的任務時,需要組內每個成員分別根據任務單中已有的關鍵詞,以說的形式介紹本人負責的閱讀部分,同時其他組員在任務單上根據他人的介紹進行記錄,完成任務單中的其他部分,在實施過程中,有的小組成員,只提供了任務單中答案,沒有按照要求進行語言交流,究其原因,有三點,其一,有的學生急于求成,只注重結果,不重視訓練的過程;其二,有的同學基礎較低,以說的形式進行語言輸出對于他們比較困難;其三,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語言支持。
本節課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積極有效,合作學習部分的設計面向了全體學生、包括了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的訓練,組織有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合作有效。本節課完成了教學目標,比較成功。
【《Earth quake》說課稿】相關文章:
《Earth quake》說課稿05-18
事件英語作文:Deep Wounds of the Sichuan Quake02-01
saving the earth英語作文01-30
小學英語作文:Poor earth12-22
Save our earth 拯救地球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