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說課稿

時間:2021-01-05 14:54:5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說課稿

  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說課稿1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五課的教學內容。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的親身體驗;并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抒發了自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的感慨;最后講述了當自己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景像的情景,表達了舊地重游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本文不同于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話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本文位于教材第8組課文,這組教材是以“異國風情”為專題,目的是為學生打開一扇異國文化的窗口,向學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畫卷。因此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為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我將本課設計為兩個課時。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規定,小學第三學段(5~6年級)識字上要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閱讀上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閱讀敘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根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我們的學生沒有走出過國門經歷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為:

  1、知識目標: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學會作者寫景狀物寫作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異域風情,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聯系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不僅體會到德國奇麗的風景之美,更感覺到德國人的心靈美。

  四、教法和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綜合了觀察法讓學生看圖觀察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含義,談話法、討論法讓學生根據我提出的問題受到啟發自主學習、從文中自己的品讀感受文章,用自上而下教學設計引領學生理解課文,情境性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五、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實踐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課外引入,揭題質疑。

  引發學生對異域國土的興趣播放德國景色的錄像片,通過錄像回到文章,提出問題:當季先生四五十年后再次踏上德國土地時他是如何評價德國的,引出本文線索詞語:美麗。進而再引發學生思考“美麗”是否只指景色美,作為引導深入學習課文的出發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找季先生整體評價德國的句子:“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先讓學生說明“奇麗”的含義,鍛煉學生概括詞語能力,啟發學生學會在閱讀中解釋詞的方法。學生自主學習理解詞語后,提出要求:讓學生用線畫出文中描寫奇、麗景色的句子。通過動手圈劃,使他們手腦結合理解課文感受文章,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細讀課文,感悟“美麗”。

  根據學生畫出的句子,深入課文學習文中的重難點。當找到“德國人讓花朝外開,自己只能看見脊梁。”這一段落,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體會德國人的品質。

  當找到重點段落第三自然段:“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一句時利用圖片的出示讓學生理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兩個詞語,使學生通過欣賞圖片的有效途徑直接理解本課重點,體會德國街頭的美。在“應接不暇”一詞處先讓學生說詞義,再提出問題“你在什么時候應接不暇,給大家舉個例子。”

  讓學生以此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并拓展思維將閱讀課程帶入生活。

  (四)品讀課文,再感“美麗”。

  這一環節讓學生想象與感受相結合,配合優美的音樂學生閉眼傾聽,老師誦讀第三自然段描寫德國美景的句子。傾聽中想象,再讓學生抒發自己聽后的感受,想象看到、聽到、聞到了什么。組織交流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最后結合一組德國街頭花團錦簇的圖片,讓學生再感美麗。

  啟發學生感受“美麗”,讓他們把看到想到的都讀出來,進行自讀第三自然段。揣摩作者是怎樣寫出景物、風情特點的,學習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

  利用填空的形式,空出第三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試著背誦,最后在課上理解感受美的同時達到教學目標完成背誦。

  (五)揭示中心,三感“美麗”。

  通過問題:“除了景色美,作者還是感受到了德國哪些地方美?”引出本課難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句話。

  通過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加上關聯詞語“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的選擇,利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組織交流,讓學生說明自己的觀點進行德育滲透,說明做人的真諦。

  再讓學生通過講述生活中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事例,進行口語交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從事例中讓他們自主感悟課文中的品德內涵。

  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用生動語言啟發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使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讓學生情動于中,最后讓他們用“感恩”的語氣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再用“贊美”的語氣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深刻理解文章的難點,體悟文章內涵。

  (六)前后呼應,總結全文。

  最后回到本課第一個問題:作者說的美麗是不是只指景色之美。深化主題,揭示中心。

  六、板書設計:

  25、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景 奇麗 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德國 美麗

  人 奇特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解讀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異國風情”為主題,目的就是為學生打開一扇異國文化的窗口,向學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畫卷。本文是我國已故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的短文。作者那道出人生教誨卻舉重若輕、守望平凡卻追求一種精神境界的本色樸素的語言令人贊嘆。文章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期親身感受到了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人養花的特點。抒發了作者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后,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游的感受。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及五年級段的語文學習要求,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和能力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二)、方法和過程目標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投入情感,展開想象,讀出自己獨特的感悟

  2、與同伴合作學習,交流體會,表達想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異國風情,體會人性之美,播撒“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種子。

  三、說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四、說教學理念、教法與學法

  課堂中盡情展現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在教學行進中,我主要采用品象法與體驗法,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品味、琢磨與習得。

  五、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依據主要場景制做課件見及配置音樂。

  2、學生準備:按自己的習慣及要求進行課前預習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主要有四個內容,即“看文、看花、看人與看夢”)

  一、看“文”

  師:同學們,我們中國有一座著名的學府叫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有一位已故的著名教授叫(生讀:季羨林)。季先生是享譽中外的語言學家、翻譯家、佛學家,還是別具一格的散文家;他80高齡提筆寫散文,一發不可止,成為當今學者散文的一座高峰。

  今天我們要走進他寫的一篇美麗的散文去感受他美麗的情懷。

  學生讀題

  1、請打開150頁,大聲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學生自主學習。

  3、反饋:

  師提示:講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補充課題。誰能將《自己種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個課題補充完整,課文的主要意思就講清楚了?

  預設:(點撥點:時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別人看到的是什么?幾十年后又有什么感覺?)

  四五十年前作者在德國留學,看到德國人自己種花只看到花的脊梁,別人看到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花的海洋。幾十年后,他又踏上德國,發現美麗并沒有改變。

  隨機師生共同板書:脊梁 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

  學生讀好“詞語”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高段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方法,我采用提示補充課題,點擊重點詞語等方法,潛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二、看“花”

  (一)“自己看到的”

  師:德國家家戶戶種花,自己卻只看到脊梁,哪個句子直接寫到養花的人只看到脊梁。請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家家戶戶都養花。他們的花不像中國那樣,養在屋里,他們是把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談談自己讀句子后獲得的信息。

  預設:

  家家戶戶養花,是個愛花的民族。

  養花的地點在臨街窗戶的外面。

  “花的脊梁”只是一些枝干和葉子,并不美觀;(師:花的脊梁是什么?與花相比給人什么感覺?師:讀書應該讀出書背后的東西)

  花最美麗的部分──花朵自己卻不能完全欣賞到;

  感覺這樣做自己有點得不償失

  這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在行為上)

  ……

  師小節:我們抓住“家家戶戶”、“臨街窗戶”、“花的脊梁”等詞語捕捉信息,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朗讀時只要注意這些詞語就能將句子讀好了。

  2、一生讀,齊讀。

  (用孩子讀句子后獲得的信息導入教學,不僅尊重了孩子的認知發展,而且更能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更大的探究張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看“別人看到的”

  1、別人看的花怎樣?請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得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學生自己練習朗讀。2位生個別讀。

  2、師:讀著讀著,你的眼前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呢?

  3、學生反饋:

  預設:

  我仿佛看到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美麗極了。

  我仿佛看到在這些奇特房子的窗臺上的花連成一串,匯成了一條條花的彩帶。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我仿佛看到主人們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陽臺,換上一盆盆正在開放的鮮花搬上陽臺。

  我仿佛看到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吸引來了大批的蝴蝶,圍繞著各家各戶的窗臺翩翩起舞。主人聞著花香,欣賞著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時駐足觀賞,真是“人在街頭逛,似在花海中。”

  你是抓住“姹紫嫣紅”這個詞語展開想像,真好!

  (師指導:你的想像真美,能把你的想像融入姹紫嫣紅這個詞語讀一讀。生先讀詞語,再讀句子。)

  你從家家戶戶這個詞語,看到了一條條花的彩帶·

  (師指導:你也把你的想像帶如句子讀一讀。)

  你看到了鮮花背后的辛勤和汗水。你走進了德國這個美麗的國度。

  從靜態的鮮花街道,看到了花碟共舞的動態美·

  (師指導:你能不能讓我們走進這個鮮花的世界,讀一讀詞語“”)

  (師:同學們,將這些美麗的畫面帶進句子,你會讀出讓你應接不暇的花的海洋。)

  ……

  6、同學們,你們的朗讀,你們的想像,仿佛把我們帶入了這樣的畫面。

  出示句子師讀:(朱自清)

  所有的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這兒一簇,那兒一叢,都在微風中炫耀著自己的鼎盛時代,每一朵花都在枝頭上顯示著自己的喜悅。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

  師引讀:所有的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這兒一簇,那兒一叢,都在微風中炫耀著自己的鼎盛時代,每一朵花都在枝頭上顯示著自己的喜悅。就是——花團錦簇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就是——(姹紫嫣紅)

  學生齊讀句子。

  7、師:你們的朗讀,你們的想像,又仿佛把我們帶進了這樣的畫面。請看:

  出示課件:鮮花滿街

  8、把你們的感受化為朗讀!

  生:女生讀,男生讀

  9、把這份美麗留在心中,全班讀句子或背誦句子。

  (這是一段很有張力的語言,一幅絢麗的畫。在指導學生細品語言,還原形象時,我采用了朗讀體驗法,通過朗讀文字,閉目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層層深入,從語言到畫面,再從畫面到語言,引領學生走了一個來回,從而培養學生高素質的語感,積累語言,內化成生命中美麗的積淀。)

  三、看“人”

  (一)看“房東太太”

  1、師:德國人人種花,讓別人看到了花的海洋,那自己呢?(脊梁)

  2、補充材料:四五十年前,作者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住在房東歐樸爾家。房東太太大約五十多歲,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家庭主婦,善良得像慈母一樣。季先生就住在他們家,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里,他每天只看到花的脊梁,于是他問房東太太:“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

  生:“正是這樣!”

  3、出示句子

  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然一笑,說:“正是這樣!”

  4、句子中有個神態的成語,不能錯過。是怎樣的笑?

  意思:輕輕地笑。

  ……

  師生對讀(我們來讀讀句子,你會感受到這還是怎樣的笑。)預設評價:自然的笑,不可言傳的笑,發自內心的笑,熱情的笑,溫馨的笑……

  師:現在明白還是怎樣的笑?

  5、就這樣,一個聲音在季羨林先生耳邊響起,正是這樣,正是這樣,正是這樣,正是怎樣呢?

  師引讀:正是這樣,走過每一條街,(看見窗戶前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正是這樣,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

  正是這樣,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語文教學中,每一個詞都充滿了張力,要想語文教學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只有不斷開掘字詞這個源頭,才能上出語文味來。“莞爾一笑”一詞,刻畫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令人回味無窮,這樣的詞我們要做足文章。)

  (二)看“民族”

  師: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象,季羨林先生是怎樣想的呢?讀課文,找出句子。

  2、出示句子: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3、聯系上文,寫一寫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反饋:

  句子一:

  預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當我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別人也在為我付出;互幫互利,互相贈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麗。這就是一種人生境界。

  每個人都把自己種的花兒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麗的花。

  學生聯系實際舉例說明。(如:學生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每一個人將美麗的事物展現給別人,那就是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圓。

  花,使季羨林想到如何做人,這本身也是一種境界。花很美,人也美。

  一份快樂兩個人分享,就成了兩份快樂。

  為什么說這種境界讓人“耐人尋味”呢?

  他們把花給別人看,這種高尚的、無私的精神境界讓我們耐人尋味。

  ……

  師:你們的感受說明你們理解了這樣一個問題,明白了每個人要先為別人奉獻,在為別人奉獻的同時,也能得到很多,這確實耐人尋味呀!當我們再次讀這句話的時候,你會帶著怎樣的心情來讀?

  預設:

  我會帶著贊美的心情來讀。

  我會帶著敬佩之情來讀。

  我會帶著欣賞的心情來讀。

  師: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更“耐人尋味”了。

  生齊讀句子。

  師:請再看句子,雖然“人人為我”放在前面,但實際上“我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為人人”盡到責任和義務,才會實現“人人為我”的美好愿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這樣的奇麗的景色,會長久保持嗎?

  生:(會)

  你們如何理解“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預設:

  “美麗”指的是德國那奇麗的花。

  “美麗”指的是那里的環境很美。

  “美麗”還指德國人的心靈很美。

  “美麗”還指他們那種無私境界的美,這種奇特的美。

  師:談得好,在美麗的花背后,卻隱藏著這么多美麗的東西,難怪作者說,請大家一起來讀這句話────

  生齊讀“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補充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德國成了戰敗國,德國成了一片廢墟,但是德國人民并沒有倒下去,他們對生活并沒有放棄美好,每戶人家都種花。這樣一個民族,沒過多久,就終于走出了困境,一個美麗的德意志民族又在世界崛起。

  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生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季老的文章,道出人生教誨卻舉重若輕。語文教學就是要從言語層面進入文化層面,再從文化層面進入言語層面,在言語和文化之間再走一個來回。我相信,只要給孩子一方土壤,他們就會綻放出最絢麗的花朵。)

  四、看“夢”

  1、四五十年后,作者再一次漫步德國,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這個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動了,此時,作者心中有一個美好的夢想,讀課文最后一句話,“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猜一猜,“夢”是什么?

  預設: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優秀文化,各國人民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希望祖國人民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

  希望祖國人民也能像德國人民那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

  2:結課:

  是的,作者希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一朵精神鮮花在中華大地上扎根,開花。這就是季羨林先生給我們帶來的美麗的鮮花,美麗的境界,美麗的民族。

  季羨林先生的文章給我們帶來美麗,帶來真情,帶來哲理。

  2006年,季羨林先生當選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是: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寫的文章怎么可以不看呢?

  請閱讀《季羨林散文》,你們會得到一分快樂的心情,得到一分美麗的情懷。

  (語文課堂的結尾,不是課文的結束,而是新的開端,引領學生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八、教學板書: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脊梁 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板書的構成是題目、重點詞句,簡單醒目。這樣的板書直觀地給孩子一個感知文本內容與靈魂的憑借。)

【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精選02-25

小學語文《自己花是讓別人看》聽課報告09-1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課文理解12-11

五年級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理解12-1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2-23

別人眼中的自己作文02-19

你的生活不是活給別人看_學生作文大全02-21

諷刺別人,傷害自己的隨筆07-22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11-03

植物的花說課稿11-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 | 亚洲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属日中文字幕亚洲精彩视频 | 在线视频中文2021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