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時間:2024-11-14 10:04:46 藹媚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精選7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精選7篇)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紹過制取O2時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紹過制HCl時,濃H2SO4和固體NaCl要在強熱500—600°C時才能大大加快反應產生HCl的速率,而本課題內容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從而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學生通過本節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容聯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與分析,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從而得出結論的能力,給學生留下“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的深刻印象。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中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分析判斷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3、教學重點:

  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二、說學情

  高二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通過改變一些化學反應的條件可以加快或減緩反映的速率。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并且采取實驗手段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教法:

  針對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準備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1、利用實驗的手段,對比的方法,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從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出發,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

  四、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說服力。教學時,我注意及時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這些富于啟發性的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學會或增強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時,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識記的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1)、化學反應的表達方式和有關計算等;

 。2)、化學反應對工業生產和生活實際的影響。

  2、影響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的性質

  對于同一反應物,外界條件不同,反應速率亦不同

  3、(1)、演示實驗:

  a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

  b0.75ml0.1mol/LNa2S2O3

  0.75mlH2O

  1.5ml0.1mol/LH2SO4

  設置問題情景:哪組反應速率快,從哪方面能看出?

  進行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沉淀,b后出現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2)、演示實驗:

  a1.5ml0.1mol/LNa2S2O3b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1.5ml0.1mol/LH2SO4

  水浴加熱后混合反應不加熱混合反應

  經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沉淀,b后出現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混合物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并且我還會講到當溫度升高10°C,反應速率通常增大到原來的2~4倍,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以便在以后的實驗課中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

 。3)、根據PV=nRT,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氣體的體積與所受到的壓強成反比,即與濃度成正比。

  得出結論:對于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強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對于固體、液體或溶液反應,壓強改變,反應速率不變。

  (4)、演示實驗:

  a.5ml3%H2O2,加少量MnO2b.5ml3%H2O2,不加MnO2

  得出結論:a產生大量氣泡,b產生少量氣泡。可見適當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

  問題:除以上四點外,還有哪些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也有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后,老師總結:光、超聲波、激光、放射線、電磁波、反應物顆粒大小、擴散速率等對反應速率的理解。

  4、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利用改變反應速率解決具體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從而加深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解

  5、課后作業:

  六、說板書

  1、主板書: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副板書:演示實驗內容及反應現象。簡略其他因素。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2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本說課內容是高中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五章第二節第一課時。本節內容是全新的知識,這節課通過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學習,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作綜合歸納和提升,為以后繼續學習化學平衡的學習提供知識和方法的鋪墊。本節內容以生活現象為背景,學習化學反應速率,使知識與背景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強化了知識的應用。

  2、教材處理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二期課改的化學學科提出,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在化學學科中以實驗探究為突破口,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習慣、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注重科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統一。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注重促進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協調發展。我在處理這一節教材時本著兩個指導思想:第一是注意線索清晰使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探索活動更條理化、系統化;第二要符合研究性學力的培養要求,注意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具體的處理方法是:以生活常識及圖片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并以此為核心構建整個課堂教學的大背景。意在突出知識源于生活,又可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了體現這種意圖,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將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探討、對具體題目作總結性回顧,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3、重、難點分析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分析,同時這也是本節的難點所在;瘜W反應速率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內容比較抽象,但又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因此是本節的重點,但對學生來說抽象的知識在認知和理解上都存在著困難,故它也是本節的教學難點所在。

  4、教學目標的確立

  在上述的總體分析和二期課改思想的指導下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認知性學習目標]:

 。1)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2)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及其原因

  [技能性學習目標]:

  (1)學會控制某一變量進行對比實驗

 。2)培養學生實驗技能,觀察、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性學習目標]:

 。1)通過小組討論、小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協作精神

 。2)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教學方法分析:

  1、總體的教學構想及構想依據

  總的`教學構想是:第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序幕,培養學生研究性學力為暗線,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通過提問、思考、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研究性學力的培養。第二,以探索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為明線,將探索分為三個階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從而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輕松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

  2、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教學導入設計:利用日常生活的實例,讓學生首先深切體會到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安排也恰如其分的符合二期課改的精神。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環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針對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的現象,讓學生通過一個個實驗的探究,大膽得出結論,教師再加以點評,讓教師的認知結構迅速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整個過程中充分信任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實驗,同時強調團隊精神。

  教學結束設計:利用一道綜合討論題,讓學生充分應用現學知識進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鞏固,教育學生學以致用。

  三、教學對象分析:

  1、通過初中和高一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化學反應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節內容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實驗等來強化學生的理解合乎掌握。

  2、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一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鞏固訓練

  本節課的鞏固訓練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傳統的短期作業選用課本及習題冊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布置給學生完成。二是讓學生做一項長期工作,即平時留意以下生活中那些現象與化學反應速率有關,如發現做好相應的記錄,應該說學生樂于這種全新的自主學習活動。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

  “化學反應速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第2章第1節的教學內容。在高中化學必修2中已經初步學習過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從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兩個方面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認識化學反應,使學生在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工生產問題時,體會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本節內容將進一步理解鞏固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學習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方法。是對必修二中化學反應速率的延伸和總結,同時進一步介紹了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本節內容也為后面學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打下了基礎,對后續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

 。ǘ┙虒W內容

  本節教材介紹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回顧完物理現象速率的示方法后,進而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過化學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教材內容由表及里,由淺深入,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認識規律。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1)學生起點能力分析:學生在高中化學必修二中已經初步學習了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知道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掌握本節知識難度不大。

 。2)學生“生活現象”的分析:本節內容重在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學習,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接觸過很多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生活現象,有一定的生活基礎。

 。3)學生“認知方式”分析:學生理解能力基本沒有問題,已具備一定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不能主動參與到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因此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排意圖及高一學生的特點,本課時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

  2、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表達式及其簡單計算

  3、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方法,知道化學反應速率是通過實驗測量的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實驗、觀察等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描述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

  3、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重視實驗的規范操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2、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思維品質,體驗化學實驗的喜悅,培養對化學研究的興趣。

  3、通過學習化學反應速率,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生的化

  學價值觀。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

  2、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難點:

  1、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2、化學反應速率的測量

  【過渡】根基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主要體現“教學并重”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同時根據課本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心理和認知規律,聯系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化學,讓學生思考、討論、歸納并逐步將學生的認識引向深入。本節課結合教材特點,指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開展知識活動,運用實驗,層層導入,讓學生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

  運用講授、引導、探究、實驗、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形式的教學方法。首先,展示幾幅運動的圖片,以物理現象速率的表示方法,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最后通過化學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定量表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六、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聯系生活中的現象,結合高中化學必修二所學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相關知識,理解并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過實驗展示,觀察實驗現象,進一步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思路。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4

  教材分析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中學化學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通過對初中化學的學習,了解了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而在前一專題中又學習了化學鍵的相關知識:一般來說,化學鍵的鍵能越大,鍵就越牢固,物質的化學活性就越小。在此既基礎上,就比較容易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快慢首先取決于反應物分子的內部結構即內因,外界條件如溫度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在必修1中學生已經知道了可逆反應的概念,此時,通過實驗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反應的可逆性,了解化學反應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應的平衡狀態。

  因此,教材編排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即從易到難,層層推進,保持了學習的連貫性。

  學習目標的確立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特點,確定學習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基本的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認識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并能用于說明有關問題。

  2、認識可逆反應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過程與方法

  1、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作出合理的判斷。

  學習重、難點分析

  基于我對本節教材價值的認識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教學重點確定為: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難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在實際生活生產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學反應速率問題,所以把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定為本節重點。而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學習顯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根據具體外界條件的變化,造成反應速率變化,通過實驗分析比較。便成為突破難點的關鍵。

  【教學展開分析】

  一、教法設計

  本節課以培養學生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為目的來設計教學,采用發現,探究的教學模式,其主要過程設計為:

  創設情景、引導發現、探索問題→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題目→組織探究學習活動、收集信息→概括→實際應用→完善體系。

  二、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說服力。教學時,應及時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這些富于啟發性的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學會或增強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時,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識記的效果。

  三、教學程序設計

  本節雖然屬于化學基本理論教學,但并不枯燥。在進行化學反應速率的教學時,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預測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再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驗證假設,得出結論;最后再回到生產、生活,利用所學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同學們以前所學的化學反應知道,不同的反應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應需要加熱或使用催化劑等問題進行設問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興趣。 密切結合學生已有的化學反應知識,從“問題”直接引入新課題,使將要學習的內容一目了然,從實驗探究入手創設學生積極探究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化學反應-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

  第一、化學反應的快慢的教學

  【情景設計】讓學生列舉出日常生活中或化學實驗中的一些化學反應速率有快有慢的實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討論】在物理上用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那么在化學上怎樣定量的表示化學反應進行得快慢呢?運用物理知識引出化學反應的速率的概念加強化學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

  【自學】學生閱讀課本,歸納出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表達式及單位。通過自學對3個要點的總結,對學生掌握知識起到了一個循序漸進的作用,培養了學生自學和總結的能力。

  【練習】解答習題,鞏固化學反應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通過習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突破了本節課的第一個難點。

  【總結】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上述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2.無論濃度的`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學反應速率一般為正值。

  第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的教學

  可從化學反應的快慢主要取決什么?一個實驗的結果會受到哪些外界因素的影響?它們是如何影響的?來進行質疑。從幾組實驗比較得到結論:實驗的結果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溫度、濃度、表面積等。

  第三、化學平衡的教學

  建立化學平衡的觀點是重點。教學過程中,先利用學生熟悉的“溶解一結晶”現象,復習溶解結晶平衡認識平衡的特點,從教學的模式,采用直觀的圖示認識平衡,幫助學生建立化學平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學習變得直觀、易懂。通過邏輯分析、化學實驗等遷移至化學。

  板書設計

  一、化學反應速率

  1、概念:

  2、表示方法:

  3、表達式:v(B)=△c(B)/t

  4、單位:mol/(Ls) 或mol/(Lmin)

  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內因:參加反應的物質本身的性質

  2、外因:

  〔1〕溫度的影響

  〔2〕濃度的影響

  〔3〕壓強的影響

  〔4〕催化劑的影響

  〔5〕接觸面積的影響

  三、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的概念

  2.化學平衡的特征

  3.化學平衡的標志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學建議

  化學反應速率知識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學生掌握了化學反應速率知識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學平衡的建立和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征,及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其原因是本節教學難點。這部分教學建議由教師引導分析。而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影響可在教師點撥下由學生閱讀、討論完成。

  關于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聯系化學鍵知識,明確化學反應得以發生的先決條件。

 。1)能過提問復習初中知識: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反應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

 。2)通過提問復習高中所學化學鍵知識:化學反應過程的實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3)明確: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必須通過反應物分子(或離子)的相互接觸、碰撞來實現。

  2.運用比喻、圖示方法,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生的必要條件是活化分子發生有效碰撞。

  (1)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

 。2)以具體的化學反應為例,讓學生觀看HI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如制成動畫教學軟件加以模擬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進一步說明化學反應得以發生的必要條件。

  3.動手實驗,可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邊講邊做,然后據實驗現象概括出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規律。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由學生動手做,再由學生討論概括出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4.通過對本節所設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并當堂課完成課后“習題二、2”,綜合運用本節所學內容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鞏固本節所學知識。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作為側重理科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本節側重介紹化學反應速率和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這部分知識達到大綱中所規定的B層次或C層次的要求。本知識點,按最新教材來講。

  教材從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蝕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實引出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并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不同的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以及濃度、溫度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教材注意聯系化學鍵的有關知識,從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是反應物分子中化學鍵的斷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以及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都需要通過分子(或離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實現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稱。并以運動員的投籃作比喻,說明只有具有足夠能量和合適取向的分子間的碰撞才能發生化學反應,教材配以分子的幾種可能的碰撞模式圖,進一步說明發生分解反應生成和的情況,從中歸納出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數目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的總數成正比,也就是和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從而引導學生理解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接著,教材圍繞著以下思路:增加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增加有效碰撞次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又進一步介紹了壓強(有氣體存在的反應)、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對上述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對鐵與鹽酸反應的討論,綜合運用本節所學習的內容,進一步分析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造成這些影響的原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教材的教學內容。

  本節教材的理論性較強,并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圖畫來說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及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教材的教學關鍵。教師不可輕視實驗和圖畫在本節教學中的特殊作用。

  本節重點是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難點是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原因。

  教學設計示例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使學生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3.使學生能初步運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來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情感目標 通過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表達能力。

  重點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度的影響。外界條件對可逆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

  難點 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原因。

  教學方法 誘思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閱讀教材引入]本章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本章的意義

  兩個問題:反應進行的快慢-化學反應速率問題。

  反應進行的程度-化學平衡問題。

  意義:是學習化學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并能指導化工生產。

  [錄象] 古代建筑物受到腐蝕的記錄片。

  [講述] 從片中我們知道,古代建筑物在本世紀所遭受的腐蝕比過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所遭受的腐蝕還要嚴重的原因是酸雨。為什么會使腐蝕的速度變快呢? 這就是我們第一節要研究的化學反應速率問題。

  [板書]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

  [指導實驗] [實驗2-1] 等濃度的鹽酸和醋酸分別與大理石反應。

  現象:在加入鹽酸的試管里,大理石與鹽酸迅速反應,有大量氣泡產生。而加入醋酸的試管里,反應緩慢,只有少量氣泡產生。

  [講解] 不同的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不一樣,如何表示化學反應速率呢?

  結論:不同的化學反應有快有慢。

  [板書]一、化學反應速率

  1、定義:化學反應速率是用來衡量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2、表達式:略

  [設問]對于同一化學反應,用不同物質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數值是否一樣呢?讓我們看下面的練習。

  [投影]練習:在給定條件下,氮氣與氫氣在密閉容器中合成氨。起始時加入氮氣和氫氣且濃度分別為1.0 mol/L 和3.0 mol/L,2秒后,氮氣的濃度為0.8 mol/L ,氫氣的濃度為2.4 mol/L,氨氣的濃度為0.4 mol/L 。分別用氮氣、氫氣和氨氣的濃度變化表示的這2秒內的化學反應速率是多少?有什么關系?

  [計算、思考]

  3H2 + N2 = 2NH3

  起始 3.0 1.0 0

  濃度mol/L

  2S后 2.4 0.8 0.4

  濃度mol/L

  [總結]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濃度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數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系數比,應指明是用那種物質的濃度變化表示的速率,化學反應速率實質是平均反應速率。

  [過渡] 下面來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補充實驗:

  在三只試管里分別放入5 mL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分別加入長短、粗細大致相同的銅絲,鋁絲,鐵絲。

  [講解]銅是氫后金屬,不能置換酸中的氫,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鋁的反應速率快,說明物質的性質即內因是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重要因素。那么,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是如何影響呢?

  現象:銅絲與稀鹽酸不反應;鋁絲比鐵絲溶解的快,氣體生成的快。

  [板書]二、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指導實驗][實驗2-2] 大理石與不同濃度的鹽酸反應,并給其中一個加熱。

  [實驗2-3] H2O2的分解反應

 。2-2)現象:在加入1 mol/L鹽酸的試管中有大量的氣泡冒出,在加入0.1 mol/L鹽酸的試管中氣泡產生得很慢。加熱后,反應速率明顯加快。

 。2-3)現象:在H2O2中加入MnO2粉末時,立即有大量氣泡產生,在沒有加入MnO2粉末的試管只有少量氣泡。

  [提出問題] 通過以上實驗,說明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有那些?是如何影響的?

  [回答]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有濃度、溫度和催化劑。濃度越大、溫度越高、使用催化劑,則化學反應速率越快。

  [板書]1、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設問] 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也有影響,為什么?

  [回答]

  對于氣體來說,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體積與所受的壓強成反比。如果氣體的壓強增大,體積就縮小,則濃度就會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就加快。

  [板書]

  2、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3、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4、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使用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閱讀]P35 最后自然段。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還有什么?

  [設問]為什么在補充實驗中選擇長短、粗細大致相同的金屬?

  [回答]因為固體顆粒的大小對化學反應速率也有影響。

  [追問]怎樣影響?

  [回答]顆粒越細,接觸面積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快。

  [留疑] 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的原因是什么?

  [課堂練習]

  1、反應4NH3 (g) + 5O2(g) == 4NO(g)+6H2O(g),在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水蒸汽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45 m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v(x)(反應外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為( )

  A.v(NH3)= 0.010 mol/(L·s)

  B.v(O2)= 0.0010 mol/(L·s)

  C.v(NO )= 0.0010 mol/(L·s)

  D.v(H2O )= 0.045 mol/(L·s)

  2、在四個不同的容器中,采用不同條件進行合成氨反應,根據下列在相同時間內測定的結果判斷,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

  A.用H2 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 mol/(L·min)

  B.用NH3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3 mol/(L·min)

  C.用N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2mol/(L·min)

  D.用H2 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3 mol/(L·min)

  3、增大壓強,能使下列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

  A.Na2SO4溶液與BaCl2溶液反應

  B.CO和水蒸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O2和H2

  C.將CO2通人石灰水中

  D.Na2O溶于水

  4、在帶有活塞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Fe2O3+ 3H2 =2Fe+3H2O,采用下列措施不能改變反應速率的是( )

  A.增加Fe2O3投入量

  B.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增加通人H2 的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內壓強不變

  D.充入N2,保持容器內體積不變

  [答案]

  1、C;2、C;3、B、C;4、A、D

  [作業]P36 一、二

  探究活動

  找出身邊因化學反應速率變化而受到影響的實例,并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總結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6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3、明確研究化學反應速率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有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時間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作出合理的判斷。

  教學重點:

  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教學過程

  [創設問題情景]

  假設你是某合成氨工廠的技術人員,請從化學的角度出發,如何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益?

  [學生討論]

  [教師講授]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方面,但應該研究解決的關鍵是:

  1)改變條件,加快合成氨反應的速率;

  2)改變條件,提高氨的產率。

  如何解決這一關鍵問題呢?這就要研究有關化學反應的速率和化學平衡。

  [板書]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教師講授]初中物理學習了有關物體運動的知識。我們知道,不同的物體的運動快慢是不同的,有的物體運動相當快,而有的物體運動則相當慢。

  [提問]用什么物理量表示不同物體運動的快慢?這一物理量是如何定義的?常用的單位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講授]

  運動速率:單位時間內物體移動的距離;單位:m/s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不同的化學反應快慢是否一樣?

  [指導學生完成演示實驗]實驗2-1。觀察放出氣泡的量。

  [講授]由實驗可知,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氣泡要明顯比碳酸鈣與醋酸的快。也就是說,不同物質在反應時有快慢之分。在化學中用化學反應速率來表示反應的快慢。

  [板書]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

  [提問]化學反應速率這一物理量是如何定義的?常用的單位是什么?

  [指導學生閱讀]請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回答上述問題。

  [根據學生回答講授并板書]

  一、化學反應速率

  1、定義: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減少或生成物增加的量(濃度)

  2、表示:v=△C/△t;單位:mol/L.min或mol/L.s

  [提問]請指出下列說法所表示的含義:某物質在某一化學反應中的反應速率為0.50mol/L.min。

  [講述]該說法表示該物質在參與反應時,1分鐘內物質的量濃度減少(或增加)了為0.50mol/L.

  [練習]在A+2B==C的反應中,已知其始時A的濃度為2mol/L,經過2分鐘后,其濃度變為1mol/L,求該物質在2分鐘內的反應速率。

  [巡視,了解學生答題情況,并講授](內容略)

  [設問]在某一反應中,用不同物質表示該反應的速率時,其數值是否相同?

  [指導學生完成下列練習]合成氨的反應為:N2+3H2==2NH3,F往某2L的容器中充入2mol的N2和5mol的H2,反應5分鐘后,容器中N2的物質的量減少為1mol。試求:

  (1)5分鐘后容器中H2、NH3的'物質的量。

  (2)5分鐘內三者的反應速率各是多少?

  (3)三者速率是否相等?它們之間有何關系?

  [針對學生完成情況講評]

  (1)H2和NH3的物質的量依次為2mol、2mol

  (2)三者的速率依次為0.1mol/L、0.3mol/L、0.2mol/L

  (3)不相等;三者之間的關系為V(N2):V(H2):V(NH3)=1:3:2

  [小結并板書]

  3、用不同反應物表示同一反應的反應速率時,其數值不一定相等;它們之間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之比。

  [講解]對于化學反應速率,同學們還應注意;它用反應物濃度減小或生成物濃度增加來表示,不取負值;而且根據公式可知,所求得的值是指定時間內的平均值。還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物質表示反應速率時,其數值會不同,因此必須指明是那種物質。

  [板書]4、(1)反應速率不取負值,且表示指定時間內的平均值。

  (2)必須指明所對應的物質。

  [討論]請同學們談談研究化學反應速率的意義。

  [小結]由于有的反應速率很慢,現實生產生活中要加快,如鋼鐵冶煉、合成橡膠;而有的反應速率很快,現實生產生活中要減慢,如鋼鐵生銹、橡膠老化。這對提高生產效益、減少浪費等都有現實意義。研究它們,就可以采用適當的方法來實現加快或減慢的目的,因此很有意義。

  [教師講授]本節學習了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及研究反應速率的意義。學習時,要重點掌握以下幾點:

  (1)反應速率是表示反應快慢的物理量,用單位時間內濃度變化表示,單位為mol/L.s或mol/L.min;

  (2)用不同反應物表示反應速率時,其數值可能不相等;但數值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之比;

  (3)反應速率是一個平均值。

  [指導學生完成下列練習]

  1、課本習題:1,2

  2、合成氨的反應為:N2+3H2==2NH3。現有3個合成反應的速率值:(1)V(N2)=0.06mol/L.min;(2)V(H2)=1.5mol/L.min;(3)V(NH3)=1.1mol/L.min。試比較三者所表示反應的快慢順序。

  3、往一容積為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2、4molH2進行合成氨反應。該合成反應5分鐘內的速率V(NH3)=0.02mol/L.min。試求反應進行5分鐘時,容器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 7

  一、教材分析:

  化學反應速率屬于化學動力學的范疇。為了讓學生在研究化學應進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識,教科書安排了簡單易行的實驗2—1.在實驗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要想準確表達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就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確定起點,確定時間單位,找出易于測量的某種量或性質的變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涵義

  2、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表達式及其簡單計算

  (2)能力目標:

  1、通過有關化學反應速率概念的計算,掌握計算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提高有關化學概念的計算能力

  2、提高根據化學方程式的判斷、比較和計算化學反應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較化學反應快慢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過程、實例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化學視角,去觀察生活、生產和社會中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計算。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測定某些化學反應速率

  四、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分析:

  在學生已有的物體運動速度的基礎上,引入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不會給學生帶來太大的困難,但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卻將是一個難點。用實驗2—1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得出只根據看到的氣泡產生的快、慢來表示反應的速率是模糊的、不準確的'判斷。通過教科書圖2—1的提示,學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從測量H2的體積來比較反應的快慢。這種測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時間內看H2體積的多少,也可以看產生相同體積的H2所耗時間的多少。如果相同時間內測量溶液中H+濃度的變化,測量鋅粒質量的變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較這個反應進行的快慢。學生通過交流,可以發現表示反應速率的方法有多種,因此,可以通過多種實驗測定某些反應的速率。在交流中得出:反應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處,都是用單位時間內反應前后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量的變化來表示。顯然該反應以測量H2的體積最為簡便易行。然后,引導學生得出: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總是用單位時間內反應前后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來表示。

  五、教學方法

  1、采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手段及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善于思考、勇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案導學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實驗探究、引導歸納→學生討論、反思總結。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預習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準備實驗用品及儀器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ㄒ唬╊A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宏觀的物體有快有慢,物體的快慢用速度來進行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有沒有快慢呢?學生思考身邊的實例后,思考如何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快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化學反應快慢的表示方法——化學反應速率(板書)。這節課的重點是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和表示方法,難點是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

 。ㄈ┖献魈骄,精講點撥

  [設疑]物理課中所學的速率的共同特點。

  都有一個確定的起點(速率=0);都有一個和速率大小相匹配的時間單位;都有說明體系某種變化的可計量的性質。

  [引入]提出問題討論:

 。1)怎樣判斷化學反應的快慢?

  (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你能否判斷出一個反應比另一個反應快多少嗎?

  [討論]在物理上用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那么在化學上怎樣定量的表示化學反應進行得快慢呢?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相關文章:

化學反應速率的說課稿05-25

化學反應速率說課稿02-26

《化學反應速率》說課稿05-30

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說課稿08-30

《化學反應速率》說課稿(通用5篇)05-15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說課稿(精選6篇)07-30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反思04-08

化學反應速率公式是什么07-11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教學設計04-24

化學反應速率優秀教案(精選9篇)02-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中文乱码字幕无线在线 | 亚洲日本一本在线 |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