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說課稿案

時間:2023-03-22 00:13:5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南亞》說課稿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亞》說課稿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南亞》說課稿案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是新華中學的張永珍,我研說的內容是《義務教育教科書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二節《南亞》。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研說:一是說教材、二是說學情、三是說教學模式、四說教學設計、五說板書設計、六說課堂評價、七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說教材:

  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相對于亞歐大陸其他地區來說,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呈現著獨特的區域特征。本節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間的緊密聯系、相互影響。如地形與河流、氣候與農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南亞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并能在圖上找出南亞的主要國家和城市

  2、掌握南亞三大地形區的分布和兩大河流的慨況。并能在圖上填出南亞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河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景、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并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學會讀圖、分析總結南亞的地理位置、地形與河流的關系,在自學、小組合作學習中掌握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地理各要素之間的分析,如位置于范圍,地形與河流的分析,培養學生簡單的地理問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南亞三大地形區和兩大河流

  教學難點:南亞的國家和城市

  編寫體例和意圖:

  二、說學情:

  從年齡特征來看,七年級學生對學習地理的熱情高,思維活躍,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師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學習主動性。

  從知識儲備來看,七下的學生具備了初步的地理讀圖能力,加上前面對大洲和地區的學習,學生對學習區域地理有了初步的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模式: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指導學生采用“明確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鞏固提升—總結收獲”的問題導學模式,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知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疑問相互學習幫助,并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展示交流學習成果。

  四、說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主題,以地圖為核心,并借助多媒體展示交流,讓地理課堂民主化。

  教學過程分明確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鞏固提升、總結收獲六步進行。

  (一)明確問題

  (二)、自主學習:

  1、課題導入:圖片故事引入,《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他們到什么地方取經? 他們取回來什么真經?(生:古代天竺國,就是今天的印度,南亞地區)

  2、出示目標:目標展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3、自主學習:學生閱讀課文P40——41,并結合地圖冊,完成高效課堂作業預習感知。

  (三)、合作探究:

  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質疑:① 南亞的位置和范圍。② 南亞的七個國家和首都。 ③南亞的三大地形區和兩大河流,完成P42活動題。

  (四)、展示交流:

  運用多媒體課件,學生分小組展示交流學習成果,學生對合作探究的三個知識目標 交流介紹,回答不完整的其他組補充,教師適當點評補充。

  (五)、鞏固提升:

  1、學生自我小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2、學生做高效作業上當堂演練,鞏固知識,生有疑問的講評。

  (六)總結收獲

  分小組總結

  五、板書設計:

  (一)、位置和范圍

  (二)、三大地形區和兩大河流

  (三)、一年分三季的氣候

  (四)、宗教與社會

  (五)、人口與經濟

  六、課堂評價

  1.科學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

  2.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合理評價學生的作業

  在教學中,評價學生作業時我采用基礎分與獎勵分相結合,讓等級評價和分數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 互評相結合,全批、 面批、 選批相結合等,有時也讓家長參與到評價系統中來 ,通過主體評價與客體評價有機結合,實現評價多元化 ,民主化,從而讓學生在一個充滿自信的生長環境中得到可持續發展。

  4、定期組織學業水平測試

  在教學中,定期組織學業水平測試也是對學生學習評價的一項重要措施,組織學業水平測試可以更加客觀公正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下面這幅圖是我校近期組織的一次學業水平測試。

  七、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開發學校課程資源

  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地理課程資源,包括地理教材、地圖冊、填充圖冊、校本教材智慧樂園;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地理園地以及教學樓內的知識樹等,以及師生可用于地理教學的經歷和體驗,開展形式多樣的地理活動以作為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并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2、搜集網絡課程資源

  在學習“南亞”時,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比如《西游記》的資料,并與大家共享。學生通過各種渠道, 各種網絡收集相關資料, 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這樣既拓展了學習思路,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認識, 又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積極性, 培養了他們熱愛祖國的意識。

  3、利用社區課程資源

  社區課程資源,包括有關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高科技開發區等。

  開發這一類地理課程資源的方式主要有:邀請有關專家作地理學術報告;聘請有關科技人員和專家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學生參觀、服務和勞動,以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培養學生為公眾服務的意識;也可以到有關的大專院校實驗室參觀學習。

  通過對課標、教材和建議的分析,我認為,作為教師只有科學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夠駕馭教材,才能夠建立輕松、民主、和諧的高校課堂。

【《南亞》說課稿案】相關文章:

東南亞教學設計03-19

東南亞教學設計10-13

初中地理《東南亞》教學反思10-18

東南亞教學設計7篇03-19

東南亞教學設計(7篇)03-19

再別康橋預習案探究案訓練案03-23

東南亞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11-25

地理《東南亞》教學反思(精選5篇)03-14

東南亞教學設計合集7篇03-1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亚洲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另类国码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