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

時間:2021-05-29 11:14:3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說課稿模板集錦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說課稿模板集錦5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夢圓飛天》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夢圓飛天》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詳盡地記敘了“神舟”5號飛船載著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飛行太空的過程,表現了中國人民實現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悅與自豪。文章通過送行——發射——問候——夢圓的順序,生動地描述了“神舟”5號飛船成功發射的過程,表達了中國人民實現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悅與自豪。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建設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指導學生精讀感悟,體會飛船發射過程人們的心情;

  2、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氛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理解夢圓的重大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對太空的興趣,樹立對祖國航天事業而努力學習的雄心壯志

  (三)、教學重、難點

  1、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氛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2、理解夢圓的重大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對太空的興趣,樹立對祖國航天事業而努力學習的雄心壯志

  (四)、課時安排

  為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難點,我將此課安排為三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第二課時:精讀感悟,憑借具體的課言文字感受氛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去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第三課時:總結全文,把自己收集有關“神舟”飛船信息進行交流。

  (五)教學準備

  多煤體課件

  二、說學情

  本班學生大多數是農村的小學生,他們大多數在朗讀和回答問題上還活躍,是教學中的有利因素,不過在收集信息這方面,由于條件有限,學生在要求上比較困難。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課標精神,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采取“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教學策略,優化結合。

  (一)、說教法

  本課的教法是:朗讀——討論交流——反饋——小結這一過程進行。這樣能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二)說學法

  本課時學生的學習方法:通過閱讀——討論交流——反饋的環節進行,這樣能便學生在學習中動腦、動口、動手,開拓視野,加深鞏固,培養學生在閱讀中大膽提問,積極參與探索。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過程;是學生、教師與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處我構建、學習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分三大部分進行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這部分我從四個要點來說

  1、談話引入并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當你的夢想實現時,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板書課題:夢圓飛天

  夢圓飛天是什么意思呢?

  2、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神舟”5號飛船發射過程

  3、理清文章脈絡

  4、教師小結,相機板書

  送行:人們心情激動

  夢圓飛天 發射:扣人心弦

  問候:充滿自豪

  夢圓:意義重大

說課稿 篇2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講讀課文。這篇課文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共7個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了介紹和說明。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了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后講英雄兒女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贊美了西沙群島的富饒美麗,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寶島的喜愛之情。

  一、課題引入:

  隨著現代高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的傳媒相繼進入了課堂。運用現代的聲像視聽,三維動畫等手段導入新課,對課堂教學是一次重大的變革。我在教學本文時,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戲的魚群,蠕動著的海參,披甲的龍蝦,美麗的珊瑚,海灘上各種各樣的貝殼,龐大的海龜,不計其數的海鳥…學生一邊觀看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邊聽解說員的解說,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繽紛的神奇世界之中,產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濃郁的學習熱情。此刻,我抓住時機,說道:這就是富饒的西沙群島,同時板書課題,導入新課。這種運用現代媒體手段,創設意境,由畫入文的導入方法,促使學生產生渴望學習的內趨力,形成學習沖動的教學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所見所聞的觀察、傾聽和體驗,猶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教會孩子能看到美和感受到美,而待他們有了這些能力之后,則要教會他們保持心靈的贊美之情和善良之意。在本課一開始,我采用錄象創設情境,可以使學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情感處于最佳狀態,再通過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的啟迪引導,學生就會展開豐富的聯想,腦海中就會再現生活和自然的美景,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潤。

  二、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內容具體,層次清楚,語言生動,富有吸引力。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三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學習分析自然段,歸納主要內容。”

  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通過閱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大綱指出,要處理好語文課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一般地說,可以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為了突破以上重難點,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部: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抓住重點,品詞析句。

  〈三〉朗讀課文---加強語感的訓練。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每段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是從課文整體入手,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了解作者是從“地理位置,總的特點→海水→海底→海魚→海灘→海島→保衛建設海島的人們”這幾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的。

  〈二〉抓住重點,品詞析句

  1、讓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通過看地圖了解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知道什么是群島,向學生滲透南大門的含義,同時明白“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西沙群島總的特點。

  2、自讀第二自然段。我在教學中,從三個層次入手:

  〈1〉你從哪兒看出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要引導學生先讀,明白課文具體描寫了海水的各種顏色,有深藍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學生把這些詞句聯系起來,想象海水呈現的各種顏色互相交錯的景象,就比較具體地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了。此外還可采用填空的形式來訓練。

  〈2〉再弄明白,哪兒水深,哪兒水淺,與地形聯系起來,加深對“瑰麗無比”的深入理解。從而體會出海水給人帶來的神奇之感。

  〈3〉思考:海水為什么會五光十色呢?引導學生理清第1、2句與第3句之間的因果關系。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因為海底( ),有( ),有( )海水( ),所以從海面看( )。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懂得海水的顏色與海面的深淺息息相關,感受祖國南海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對學生進行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3、朗讀第三自然段。由于本段內容較簡單,為了解學生的掌情況,我設計了下面這個填空練習:海底的巖石上長著( )的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 )到處都是,大龍蝦的樣子( )。小學生抽象能力不強,在這段教學中,我采用多媒體畫面放映出各種各樣的珊瑚,讓學生用手勢、動作演示出珊瑚的形狀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學生情緒特別高。給學生一定的學習自由度和思維空間,運用電教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代替教師枯燥的解說,使學生遇到難點時迎刃而解,這樣真正做到了教師輕松地教,學生愉快地學。他們通過自身的活動展開積極的思維,使畫面形象與文字形象得到了統一,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海底不僅景色美麗,而且物產豐富。

  4、默讀第四自然段。讓學生用直線把說明魚多的詞劃出來。通過理解成群結隊等詞語,體會出魚的種類多。在此基礎上提問:這段除了寫魚多你還看出了什么?讓學生體會魚的動態美。利用多媒體畫面放映出各種各樣

  正在嬉戲的魚群圖。我這樣設置教學環節是因為電化教具的應用使教學效果聲像化,它們能化靜為動,化平面為立體,化不可見為可見,使教學活動有聲有色,使兒童身臨其境,多種感官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使他們越學越愛學。齊讀最后一句話,提問:誰能把“多得數不清”與“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聯系起來提出問題。學生會說:既然說魚多得數不清,為什么又說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呢?變老師的問為學生質疑。亞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讓學生自己質疑,帶著問題再讀書思考,想辦法解決,說出對問題的理解,體會到文中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并非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而是進一步說明西沙群島的魚的數量之多,從而體會到這里物產豐富。

  5、分組自學五、六自然段。討論: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里景色美麗,物產豐富?一是讓學生讀明白每自然段寫的層次,二是抓住語言因素體會出這里景色美麗,非常富饒。

  為了使學生能提綱契領的掌握第五自然段的內容,便于理解本段,又能使學生在寫作文時做到有條理地進行敘述,我設計了分層這一步驟,讓學生先找出本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事物,學生很容易就會找出貝殼和海龜兩種事物,為此,就可將本段分為兩層。再引導他們抓住重點詞句,將這些詞句恰當地連接起來,歸納段意。這可以和訓練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的能力結合起來,以減輕初學歸納段意的難度。在第六自然段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這段中每句話是圍繞什么寫的,是怎么連起來的。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反饋質疑,體會富饒,對結尾段加以理解。讀最后一段:為什么西沙群島必將更美麗、富饒?引導學生體會出這里的人民勤勞勇敢,感受到西沙群島的景美、人更美。深挖教材,培養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聯系思想實際談認識,讓他們萌發“學好本領,建設祖國”的遠大理想。

  〈三〉朗讀品味—加強語感的訓練。在本課教學中,我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這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朗讀后,最后讀懂了課文,就會感到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朗讀訓練不僅培養了學自覺讀書的習慣,而且學生的思維、想象、理解

  表達能力通過朗讀也得到了綜合訓練。

  以朗讀助理解,以朗讀促抒情,是學習寫景抒情這類文章的有效途徑。本課我采用“聽讀”、“評讀”、“引讀”、“對比讀”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品詞品句,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抒發學生對祖國寶島的熱愛之情。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接知識和學生的紐帶,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信息及其特征》屬于教育科學出版社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課主要內容是關于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的特征。這節課同時也是高中信息技術的第一節課,所以這節課的教學尤為重要,關系到后續課程的學習和理解。同時信息的基本概念也為后續的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典故案例,讓學生能夠更容易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并且不會產生厭倦情緒。

  二、說學情

  教師也要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所教學的對象是高一新生,他們抽象邏輯思維明顯占優勢,并向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發展,但信息技術的水平參差不齊,對一些理論知識有些抵觸心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通過創設情境、結合實際、案例分析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目標,在本節課中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

  1.能夠說出信息的定義,并能描述出信息的特征。

  2.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討論,提高從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感受信息的重要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在本課中,主要內容是信息的定義以及信息的特征,所以將其設置為本節課的重點;而本節課知識中的信息的定義,較為抽象,高中生比較難深入理解,所以把理解信息的定義設置為本節課的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科學的教學方法能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基于此,我在本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會利用大屏幕將感覺剝奪實驗中的小屋場景呈現出來,并以互動的方式,提問如果讓在座的同學進入小屋能堅持多久。學生思考后回答在小屋中停留的時間,可能是一天、一個小時或者時間更短,因為在小屋里不能有任何交流,沒有任何信息的獲得。在學生回答后,說出實驗結果:最終能堅持三天的人寥寥無幾,盡管給豐厚的報酬。從而我們能夠看出信息的重要性。接著我會拋出疑問,信息具體指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引入本節課的新課內容。

  通過創設情境,將實驗的場景利用大屏幕再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教師的適當提問,引發學生對于信息的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為接下來新課的講授做出了良好的鋪墊。

  (二)任務驅動,講授新知

  在新課教學環節,通過對教材知識結構的分析,我將從以下幾個任務進行講授:

  首先是任務一:信息的定義

  承接導入的情境,問一問同學們在生活中都發現了哪些信息,比如從我們起床到現在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給我回應說出起床時的鬧鈴聲。然后我在大屏幕上呈現圖片,過馬路時的紅綠燈,運動會的賽場上小明獲得第一名,以及去往醫院檢查身體,醫生通過聽診器來作為診斷的依據,設置問題:通過什么獲得的信息以及到底什么是信息呢?布置前后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并請代表發言。

  學生通過觀看討論后回答,小組代表回答通過看交通指示燈知道是否通過馬路,通過運動會的頒獎知道小明獲得第一名,通過醫生的聽診知道患者的病情。信息可能就是我們聽到的,看到的內容。

  在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講解信息的定義。信息是通過各種感官感受到的事物及事物的變化都包含著信息。

  通過結合生活實際,先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從學生的已有認知角度出發,便于教師對于學生的現有情況了解。接著布置小組探究的任務,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教師作適當的總結,可以及時對于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引導。

  任務二:信息的載體依附性

  我會設置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信息,那剛剛同學們所說出來的信息都是通過什么方式呈現的呢?布置小組討論,讓學生進行思考。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的信息感受到,通過鬧鈴的聲音知道要起床的信息,通過紅綠燈知道是否能夠通過馬路等。在學生回答過后,教師進行總結出:信息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依附于一定的載體。然后教師再次引導同學,我們在過馬路時除了通過紅綠燈獲得信息,還可以通過交警的手勢;知道天氣預報,除了可以通過電視,還可以通過什么?通過我的引導,學生能夠說出天氣預報還可以通過報紙、網絡、廣播。因此可以得出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載體。

  通過教師的一步步問題引導,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教師的適當總結,加深了學生對于信息載體依附性的理解。同時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

  任務三:價值性、時效性

  接下來我會利用案例給同學們講解,朝鮮戰爭前,蘭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推銷一份秘密報告,主題詞7個字,15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不予理睬,結果"在錯誤的時間, 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讓學生思考信息具有什么特性。學生在聽完故事后,能夠說出信息具有價值性。

  接著和同學們講解信息、物質、能量構成了世界的三大要素。由此體現信息的價值性,然后再通過提問的方式詢問同學們,信息的價值性體現在哪兩個方面,并布置小組任務讓學生探討思考。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知道什么是信息的價值性,并且能夠回答出信息價值性體現一方面在精神領域,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物質的價值。并且能夠理解部分信息在通過加工之后增值,體現了信息的增值性。

  我會利用觀看過期的天氣預報不具有太大的利用價值。然后布置自主探究的形式讓學生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具有時效性的案例,并且引導學生想一想時效性還與信息的什么特性有關系。學生在教師講解的案例過后能夠思考出,觀看去年的報紙,過期的學校通知,都體現了信息的時效性,同時信息的時效性也和信息的價值性相關。

  根據案例故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信息的價值性。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的補充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信息的價值性。

  任務四:共享性

  教師通過蕭伯納的名言提問同學,體現了信息的什么特性。然后布置自主探究的任務,我們周圍還有哪些信息共享的例子。學生在老師的提問下,能夠對信息的共享性有一定的感受。并且能夠舉例說明我們現在的課堂傳授知識就是一種知識的共享。

  利用名言引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并且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說出自己對于信息共享性的理解,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三)鞏固提升

  我會布置任務:布置任務,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后實踐練習。

  通過鞏固練習的設置,能夠檢驗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小結作業

  課程最后,我打算以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我來補充的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來進行。

  課程結束不代表學習結束,因此我將布置作業:課下請同學思考信息的其他特征。

  課后的作業將本節課知識延伸到了第二課堂。

  七、說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說預設】

  教學目標: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寫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點?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關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說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 優 點 缺 點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無名指

  小 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3、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嗎?

  4.有感情地把課文朗讀兩遍。

  5.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賦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據你要表達的意圖,編個課本劇表演一下。

  四、檢查自學,深化理解

  1.學生匯報對自學題中前三題的理解。

  2.指幾個小組到前面表演課本劇,其他同學評價表演,教師根據表演情況點撥,指導重點是學生劇本中蘊含的道理是否正確。

  五、拓展延伸,啟迪思維

  1.學習本單元課文時,我們基本悟到了讀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請你讀一讀,想想短文蘊含一個什么道理?

  六、作業設計:

  1、照樣子,寫詞語

  隨時隨地 有聲有色 掏掏耳朵 抹抹鼻涕

  2、填寫合適的字

  ( )算盤 ( )螺絲 ( )藥末 ( )脂粉 ( )鋼琴

說課稿 篇5

  開場白:

  喜歡就關注我吧,鐵樹老師定期更新。

  一、說教材:

  《刷子李》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是部編本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作家筆下的人”這組文章中的一篇課文。

  “刷子李”普普通通,卻有“俗世奇人”之美稱。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藝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為他刷墻的技藝高超,讓“行外的沒見過的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說不信”。他有才能、有個性,喜怒哀樂樣樣俱全,但行事言語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稱最為恰當。

  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主要內容。作者寫“刷子李”的奇妙絕活時,首先極力寫他手藝之高,“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單坐著,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然后作者從一個小徒弟的視角印證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

  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現“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敘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漿、傅”等7個生字,會寫“漿、傅”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粉刷、刷漿、規矩、徒弟、端茶、點煙、跟在、屁股、師傅”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2、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3、教學難點: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說學情: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認知范圍,所以我要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前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通過搜集資料了解作家馮驥才;熟讀課文,感受刷子李的特點。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1)自主學習:通過課前預習,鼓勵學生熟讀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詞,熟悉故事情節。

  (2)以讀促悟: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感受人物形象。

  2、說學法:自讀自悟、探究交流。

  五、說教學流程:

  1、首先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獨立解決文中的生字新詞后,交流資料了解到刷子李是馮驥才筆下的“俗世奇人”。

  引導學生抓住“俗世奇人”幾個關鍵字來閱讀課文,了解刷子李有一身絕活,所有人都不相信,一個叫曹小三的新徒弟隨師傅來到了一位姓李的人家刷墻,親眼目睹了刷子李是怎么刷墻,刷墻后衣服上一個白點也沒有。了解傳說中刷子李的“奇”表現在哪里?啟發學生從課文中找到有關描寫,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2、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感受形象,品味寫法。

  (1)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通過描寫刷過的墻壁表現人物形象——技藝高超。

  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達出對刷子李那種敬業、專注、求精、創新精神的敬意。在朗讀中感受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刷子李刷過的房子很美,給人的感覺舒服。從而感受刷子李刷墻的技藝高超。

  (2)了解作者通過細節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巧妙。

  感受“刷子李”穿上這身黑與其說是在和“那桶白漿”較勁,不如說是在與自己挑戰和較勁,他在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藝,流露出對自己手藝的絕對自信和自豪。刷子李行云流水的刷墻技術,滴水不漏的功夫,在一身全黑裝束中讓人震撼折服,這就是細節描寫的妙處。

  (3)學習作者通過側面描寫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

  引導學生在學習直接描寫和細節刻畫的同時,感受作者通過曹小三的所見、心理感受、想法的改變印證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藝的寫作方法。感受課文從側面烘托了刷子李技術的高超,寫法絕妙。

  (4)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人物形象。

  引導學生通過刷子李的語言描寫感受“刷子李”心細如發,他對于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感受“刷子李”對徒弟說的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是在告訴徒弟曹小三——不要以為別人的名氣都是虛的,那可是名副其實的。教育曹小三——手藝人必須有本事,本事是勤學苦練出來的,有了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嚴。

  六、說作業設計:

  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俗世奇人》的其他章節,如《泥人張》等,擴展視野,提高閱讀興趣,增加課外知識,加深對俗世奇人的了解。

  選擇身邊一個熟悉的人進行片段描寫,寫出他的主要特點。這一環節,做到了讀寫結合,加深學生對人物性格的領會,深化學生情感。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完整直觀形象,梗概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對課文的結構,表現的中心一目了然,不僅體現了教材的重、難點,而且有助于學生揣摩寫法。

  刷子李:技藝高超

  規矩奇特:規矩奇

  效果非凡:效果奇

  動作嫻熟:動作奇

  曹小三:半信半疑—佩服—失落—敬佩—震撼

  我的說課結束。

【關于說課稿模板集錦5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集錦9篇06-09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關于《蒸發》說課稿11-30

關于《蝸牛》說課稿11-30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集錦8篇10-09

《墨梅》參賽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蜜蜂》說課稿模板2篇12-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国内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在线看片不卡人成视频 | 亚洲日韩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