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獲獎優秀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將進酒》獲獎優秀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將進酒》獲獎優秀說課稿1
一、說“課標”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也是新課程組織教學的依據。準確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并在實際教學中加以落實,這是教師組織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經常性的研讀《語文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墩Z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培養鑒賞詩歌和散文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作出恰當的評價,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學習鑒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散文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二、說教材
高中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包括詩歌、散文兩部分,詩歌、散文各三個單元。詩歌部分,教材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從把握詩歌的創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經歷、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從把握詩歌的意境入手,引導學生學習詩歌鑒賞的方法;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從詩歌聲韻的角度,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古代詩歌美妙的音韻,感受作者濃烈的情懷。
三個單元,各有側重,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閱讀、鑒賞,在閱讀鑒賞中,提高學生對古詩文的感受能力,發展學生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單元設計的意圖就是培養學生誦讀詩詞的習慣,通過誦讀進入詩詞的語境,體會作者創作時的情感狀態,真正進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單元所選的作品,都是極富音韻、情韻、美感的經典之作,是對學生進行誦讀指導,培養學生語感最為適用的材料。
因此,誦讀教學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在反復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對精要語句的玩味、賞析,進而達到品味詩詞的優美意境和情感世界的目的。
《將進酒》是第三單元的賞析示例作品,單元設計是通過本文的賞析示范,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古代詩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詩歌音韻、情韻、美的意蘊,獲得審美的愉悅,獲得情感的陶冶,獲得思想的提高。
三、說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賞析指導》和單元教學重點的要求,結合文本的藝術特點,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僬莆照b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诎盐兆髡咔楦械淖兓斫庾髡邚碗s的情感;
、蹖W會古詩鑒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本,寫出鑒賞文字。
四、說教法
1、借助《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對作者的介紹,借助課文注釋,借助《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鏈接”的“背景資料”,了解詩人特定的時期的人生經歷,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作品的創作背景。
2、借助《賞析指導》,借助文后賞析,結合單元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學會進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從關鍵詞句的揣摩、賞析、玩味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復雜情感的變化。
4、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師與學生一同誦讀,一同寫作,品嘗下水的快樂。
5、靈活的課堂組織方式,或默讀、朗讀、齊讀、指名讀、品讀,或小組研討,或課堂成果展示,或教師明確,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閱讀、鑒賞、寫作。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繕硕ㄏ颍苏撌。
1、導入: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在吟誦詩文時可以說既是歌者,又是舞者;這種獨特的誦讀方式,是歷代文人欣賞經典詩文的一種獨特手段,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絕學。這個單元我們將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通過對《將進酒》學習,學會有感情的吟詠、誦讀作品,品味作品音樂美、音韻美,理解作品的情感。(板書)
2、出示學習目標。
、僬莆照b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作者復雜的情感;
、蹖W會古詩鑒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本,寫出鑒賞文字。
3、背景預覽。
、賹W生圈劃教材43頁注釋①,了解作品產生的背景;
、趯W生閱讀《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鏈接”閱讀圈點“背景資料”;
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4頁《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第三部分對李白的介紹:“李白并不完全是一個超現實的浪漫主義者……而李白卻毫不掩飾他對功名事業的向往,同時又因為自己不能為富貴利祿而自卑其格,故多苦悶憤激之詞。他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對其中不合理的現象毫無顧忌地投之輕蔑……他詩中的形象往往是個性化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想像奇特,手法夸張。”
。ǘ┱b讀文本,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結合注釋、工具書標注重點詞語的讀音,要讀準字音,正確斷句,了解關鍵句子的意思,掃清文句障礙;
2、同桌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語氣;
3、同桌交流《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知識清單”的題目,教師巡視,糾正明確關鍵字音。
4、學生朗讀:學生糾正朗讀錯誤,教師進一步明確;
5、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準易讀錯的字音,把握節奏,注意斷句、停頓;
6、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圈點關鍵詞語、停頓、重音、語氣,體會作者感情。
7、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概括層次要點,整體把握文本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8、小組研討、小組發言,教師點評。
8、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同桌相互檢查。
。ㄈ┖伷纷x,揣摩探究。
1、學生研讀文后賞析文字:結合最后一段的賞析說明,結合具體詩句,圈點詩中句式變化,并進一步誦讀全文。
2、學生研讀文后賞析文字:結合對詩句賞析,找出表達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3、小組研討:誦讀要抓住文中關鍵詞語(“悲”、“歡”、“樂”、“寂寞”、“愁”),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由“悲”為“歡”,進而“歡暢”、“憤懣”,最后轉為“激越”、“超脫”、“曠達”。
4、學生齊讀:鞏固品讀成果。
。ㄋ模╄b賞交流,展示成果。
1、教師賞析指導:
《將進酒》感情色彩濃烈,行文氣勢恢宏。在鑒賞本文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要結合《賞析示例》,在準確把握文本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詩作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作者大筆一揮就有雷霆萬鈞之勢,筆挾天風,墨裹海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極寫自然的偉力與永恒;筆鋒一轉,“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慨嘆歲月流逝,人生易老,心中不免悲涼。但,詩人性格狂放,消沉在他心中僅是曇花一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也是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
第二部分,酒香飄逸、情懷畢露,詩人舉杯、豪飲、高歌,心中涌動的是感情的激流:狂放之情,愈變得憤懣、激越。
。2)把握詩作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在誦讀中,準確把握聲音這種變化,急緩交錯,高低回環,進一步加深對詩作情感,對作者特定背景下復雜情感的理解。
(3)詩作比、興、對仗手法的運用,找出相關詩句,可結合詩句進行分析、鑒賞。
2、學生小組研討:結合課文背景,討論文中“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愁”的內涵及產生原因。
3、學生鑒賞成果交流: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有據,就應該予以肯定。
4、創新提高:
教師提示:剛才我們已從整體上把握了詩歌的內容、作者的情感變化,“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也流露了施展抱負的愿望。你對此是如何認識的,請寫一段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作要求:應當是課文詩意的再現,可以是自己對原文個性化的解讀,自我獨創的發揮)
①學生寫作,小組交流、評點,典型習作展示。
《將進酒》獲獎優秀說課稿2
一、本詩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點:
高三階段對詩歌的學習不能僅限于讀懂而要鑒賞。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后人所稱道!秾⑦M酒》是一首鮮明體現詩人風格的勸酒詩,李白飲酒悲歌,一吐為快,既有大濟蒼生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但李白傲世的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又使全詩悲而不傷,憂而不愁。蘊涵其中的開闊與曠達打動人心而又引發思考。教材雖然是一個例子,但又是一個很特殊很重要的例子。李白及李白的詩歌學生較熟悉,以此為例培養學生理性的鑒賞詩歌,學生更容易接受,效果會更好。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高二詩歌單元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對詩歌不感興趣,很少能深入挖掘,而詩歌本身表達含蓄,跳躍性又大,學生對詩歌產生了敬而遠之望而卻步的態度,這節課就要以《將進酒》為例結合實踐滲透學法激發興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體會詩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詩人充實深厚的內在情感及潛在的郁怒情緒。
2、體會李白詩歌夸張的藝術手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聲情并茂,準確傳達情感的朗讀能力。
2、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抓住關鍵詞語進行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勇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整體內弄,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學難點:發表對李白痛飲狂歌的見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授之以魚”的基礎上“授之以漁”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和學生共同鑒賞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帶著問題讀這些方式使學生在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在突破學習目標的鑒賞中力圖結合時代背景體會情感、感受形象。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采用朗讀、討論、質疑這些方式使學生動口動腦。教學手段是多媒體。
五、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是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根本途徑,因此本節詩歌教學也十分注重學法的滲透:1通過強調朗讀加強學生讀的意識,尤其是詩歌這一體裁。2李白其人及其詩歌學生略知一二,通過讓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加深學生對詩人的了解和對作品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ㄒ唬⿲耄涸娤墒悄奈淮笤娙耍浦邢捎质钦l的自稱?李白一生詩酒相隨,“李白一斗詩百篇”而又“舉杯銷愁愁更愁”。大濟蒼生而又處處碰壁的李白有悲嘆,有憂愁,但李白畢竟是李白,他的悲愁不是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不是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也不是賀鑄“一川煙草,梅子黃時雨”的愁,李白的憂愁中有達觀,李白的憂愁中有豪放,《將進酒》就是酒助詩興,筆酣墨飽的豪放之作。
說明:《將進酒》是鮮明表現詩人個性的勸酒詩,導入時將詩和酒聯系起來,既關照了全詩內容,又感受了詩人飲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傷,憂而不愁的開闊、曠達,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ǘ┒嗝襟w展示配樂朗誦,同時,展示于本詩相關的畫面,如李白狂歌圖、黃河奔流圖等。
說明:朗讀詩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教材也非常重視誦讀和背誦,朗讀錄音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又將學生帶入詩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ㄈ⿲W生準備后,指明朗讀詩歌
。ㄋ模⿴熒杏懀瓿山虒W目標
師:《將進酒》中的“將”是什么意思,從內容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首什么詩?
說明:學生根據注解和預習提示首先明確這是一首勸酒詩,這樣才能照應導入,也讓學生有整體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讀書,從注解、預習提示、課后習題、補充知識等篩選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師:雖然是勸酒詩,詩人一落筆卻先寫了一個什么闊大的場面,詩人在描寫時視角是什么樣的?山巔俯瞰詩人聯想到什么?
說明:這一問題的設計主要讓學生感受詩人的慷慨生悲并不是沒來由的,而這來由與悲嘆構成了詩歌的“興”的手法。讓學生通過具體分析感受“興”的手法的特點:“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師:整日窮愁并非李白本性更何況白發如絲悲無益,所以詩人的情感陡然變化,哪個詞表明詩人從悲嘆中跳出來,這個“歡”字控制到哪句?
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不同于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樣理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說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事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設計此問讓學生通過討論,透過現象看到詩人的這種蔑視權貴、建功立業的心志和報負。
師:待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酣暢淋漓地向友人一吐為快,李白狂歌的12句話根據感情的不同可以怎樣分為兩個層次
說明:讓學生以感情為標準劃分層次,還是繼續體會詩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過由悲到歡這一感情變化過程很明顯,學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這兩個層次中作者的激憤與狂放并沒有明顯的語言標志,問題難度的加大會讓學生知難而進,深入探究,準確與否畢竟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準確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啟發:
師:第一層次中直接表明詩人態度的詞有哪些?(“不足貴”和“不復醒”)“鐘鼓饌玉”指什么,“鐘鼓饌玉”真的不足貴嗎,詩人說富貴不足貴是出于什么,詩人為什么愿長醉不醒?請大家聯系背景思考這個問題。
說明:電腦屏幕打出寫作背景。這首詩大約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年唐玄宗眈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
師:所以這兩句集中表現了詩人的什么情感。(激憤)
師:詩人的激憤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古來圣賢,古來圣賢皆寂寞,豈止寂寞,為人民苦難疾呼甚而拋灑熱血的經天維地之才大有人在,請學生追念歷史長河中可親可敬的他們,請舉出你崇敬的抑郁不得志的古來圣賢。
說明:通過此環節激發學生對那些有經天緯地才能的大圣賢的深刻理解,感受他們壯志難酬的苦惱。
師:古來圣賢不計其數,何以偏舉陳王?
說明:此環節讓學生體會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擠,抑郁不得志的圣賢中曹植于丕、睿兩朝備受猜忌,這是典型其一;陳王與酒聯系較多,這是典型其二。
師:第二層次的內容是什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盡顯詩人怎樣的氣魄?
師: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激憤,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但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明確什么是感情基調;{,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感情色彩或氛圍。這首詩初讀一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后,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占主導地位,確切的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核則是激憤。
。ㄎ澹w會藝術特色:詩人好用夸張寫法,這和他的浪漫氣質和狂放性格有關,所以不使人感到言過其實,試從這首詩中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將進酒》獲獎優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ㄒ唬┙滩暮單觯
浪漫主義的詩人自屈原之后雖不能說乏善可陳,但后來的詩人也不過是天際劃過的流星,到了李白才異峰突起,和屈原隔代相望,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兩顆閃耀的明星。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將《將進酒》列為講讀課文,大有深意。不僅因為它是李白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出現于李白政治上失意,內心極度苦悶的時期?梢哉f一個詩人在政治上的失意恰恰是他創作上更臻成熟的時期,是應該是一個文學創作上的規律。歷數古代有成就的詩人,概莫能外。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為“勸酒歌”,古詞有所謂“將進酒,乘大白”的句子。該詩約寫于天寶十一年(752),當時他與朋友岑勛在元丹丘的穎陽山居喝酒,三人常登高宴飲,詩人因感嘆時光流逝,自己功業無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憤填膺,在酒酣胸膽開張之時,借《將進酒》之調,吟出此千古絕唱,浪漫的詩風,奔放的語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羈的個性,抒寫了他不合時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懷。“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二句,是詩的主旨,有統攝全詩的作用。詩中起興和夸張手法的運用頗具特色。學習這首詩,要先把握本詩的整體內容,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詩的基調,然后探究詩人的藝術手法。本單元選編的這幾首詩,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唐代詩歌,其中對李白作品風格的把握是一個重點,要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詩人李白淡于富貴、傲視圣賢的品質,氣勢磅礴、豪放不羈的詩風,以便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本詩時而奔放,時而深沉,豪壯的酒話背后是如波濤洶涌般郁結的情感。全詩大起大落,詩情由悲轉樂,再轉狂放,再轉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發,氣勢如大江奔流。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一樂府詩題以新鮮而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
(二)教學目的:
依據大綱要求,語文學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結合本課實際,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掌握重點詞語,進而把握詩意;
2、思想教育目標:了解詩人的精神品質;
3、能力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古詩誦讀能力,培養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
。ㄈ┙虒W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情感變化線索,理解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的復雜情感。
教學難點:把握本詩的`詩意。
二、學生情況分析:
許多語文老師都有這種體會,就是我們的學生由于外環境的影響,往往很難將學習的注意力集中到書本上來,尤其是古典詩歌,很少能一如過去那樣親近她,了解他,欣賞他。學生寧可在網絡與游戲中忘乎所以,也不愿與古圣先賢同喜同悲,只既是語文教學的矛盾,也是語文老師每每遭逢的尷尬所在。為此,作為教師,只有盡量通過多種途徑,利用各種手段,多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可能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三、說教法
1、誦讀法
本人長期堅持示范性朗讀,所以首先利用聲情并茂的美讀,激發興趣,繼而按照“音讀,意讀,情讀,美讀”的閱讀過程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并在閱讀中去審視文章的思想內容。
2、導讀法
教師在大量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講述背景,引導學生了解詩歌的主旨。重點放在詩人豪縱狂放的外在形象和憂憤郁怒的內在情感的理解上。
3、比較法
比較李白前后創作風格的變化。通過對李白個人經歷的交代,尤其是三年的翰林供奉生活使李白人生理想受挫的介紹,使學生認識到李白由對統治階級的幻想到與統治階級決絕的人生選擇,從而增強學生對的興趣。
四、說學法
1、通過反復誦讀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
2、通過課上閱讀和學習,培養學生興趣,進而使學生向課外延伸,自覺閱讀古典詩歌,培養應有的學習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耄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自稱臣是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為另一位大詩人畫的一幅漫畫。畫面上主人公桀驁不馴,豪放縱逸,才高八斗,一副傲視封建王侯的形象。這就是李白。然而,李白雖然看似活得瀟灑,其實滿心悲苦,他的“花間一壺酒,對影成三人”不正是內心孤獨的體現嗎?盡管他縱酒高歌,但“舉杯銷愁愁更愁”的他,內心一直有一股抑郁不平之氣,他將愁情或借酒,或托月(我寄愁心于明月),拾入詩囊,遂成為著名的《李太白集》!秾⑦M酒》就是酒助詩興,筆酣墨飽的豪放之作。
說明:《將進酒》是鮮明表現詩人個性的勸酒詩,導入時將詩和酒聯系起來,既關照了全詩內容,又感受了詩人飲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傷,憂而不愁的開闊、曠達,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ǘ┒嗝襟w播放古琴曲《關山月》并配以相關的畫面,教師朗誦全詩。
說明: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又將學生帶入詩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ㄈ⿲W生準備后,指名朗讀詩歌
(四)師生研討,完成教學目標
師:《將進酒》中的“將”是什么意思,從內容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首什么詩?
說明:學生根據注解和預習提示首先明確這是一首勸酒詩,這樣才能照應導入,也讓學生有整體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讀書,從注解、預習提示、課后習題、補充知識等篩選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師:雖然是勸酒詩,詩人一落筆卻先不寫宴飲過程,而是陡然以黃河奔流起勢,詩人在描寫時視角是什么樣的?山巔俯瞰詩人聯想到什么?
說明:這一問題的設計主要讓學生感受詩人的慷慨生悲并不是沒來由的,而這來由與悲嘆構成了詩歌的“興”的手法。讓學生通過具體分析感受“興”的手法的特點:“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師:整日窮愁并非李白本性更何況白發如絲悲無益,所以詩人的情感頓起變化,哪個詞表明詩人從悲嘆中跳出來,這個“歡”字控制到哪句?
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不同于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樣理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說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此問意在讓學生通過討論,透過現象看到詩人的這種蔑視權貴、建功立業的心志和報負。
師:待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酣暢淋漓地向友人一吐為快,李白狂歌的12句話根據感情的不同可以分為哪兩個層次
說明:讓學生以感情為標準劃分層次,還是繼續體會詩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過由悲到歡這一感情變化過程很明顯,學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這兩個層次中作者的激憤與狂放并沒有明顯的語言標志,問題難度的加大會讓學生知難而進,深入探究,準確與否畢竟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準確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啟發:
師:第一層次中直接表明詩人態度的詞有哪些?(“不足貴”和“不復醒”)“鐘鼓饌玉”指什么,“鐘鼓饌玉”真的不足貴嗎,詩人說富貴不足貴是出于什么,詩人為什么愿長醉不醒?請大家聯系背景思考這個問題。
說明:電腦屏幕打出寫作背景。這首詩大約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年唐玄宗眈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詩中也流露出詩人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有用世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豺狼當道,奸臣弄權,他只有用飲酒的辦法使自己從懷才不遇的苦悶中解脫出來。
師:所以這兩句集中表現了詩人的什么情感。(激憤)
師:詩人的激憤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古來圣賢,古來圣賢皆寂寞,豈止寂寞,為人民苦難疾呼甚而拋灑熱血的經天緯地之才大有人在,請請舉出你崇敬的抑郁不得志的古來圣賢。
說明:通過此環節激發學生對那些有經天緯地才能的大圣賢如孔子、孟子、屈原、賈誼等人的深刻理解,感受他們壯志難酬的苦惱。
師:既然古來圣賢如此之多,何以偏舉陳王?
說明:此環節讓學生體會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擠,抑郁不得志的圣賢中曹植記不得意于乃父,又不見用于乃兄,備受猜忌,此其一;陳王與酒聯系較多,此其二。陳王詩才出眾,七步詩即為明證,與詩人更加相似,此其三。
師:第二層次的內容是什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氣魄?
師: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激憤,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但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明確什么是感情基調。基調,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感情色彩或氛圍。這首詩初讀一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后,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占主導地位,確切的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核則是激憤。
(五)體會藝術特色:
詩人好用夸張寫法,這和他的浪漫氣質和狂放性格有關,所以不使人感到言過其實,試從這首詩中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說明: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與他是用夸張手法不無關系,使中多處用了巨額數字以表現豪邁詩情,例如:“一飲三百杯”表現豪爽,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另外還用了想象性夸張,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夸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杰出,用詞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卣惯w移:
詩圣杜甫不贊成李白飲酒過多,曾寫到:“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蹦銓畎淄达嬁窀栌惺裁纯捶。
。ㄆ撸┰俅沃该收b全詩
說明:學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能更準確地把握詩人的形象,最后一次的朗讀應是再現詩人形象最好的時機。
六、鑒賞要點
1.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
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保ā段髟涝婆_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則不同—一詩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看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真是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链耍娙说谋飧鼭饬。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
但詩人深知“白發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為歡。盡管詩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于是連呼“烹羊宰!,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為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為憤激,這是因為他要借此把長期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齊渲泄出來。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愿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圣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為統治階級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不是否定他們,而是為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贊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為結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極點。這是可信的,因為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夸張的寫法
詩中的有些夸張寫法是憑借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于感覺的夸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葛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夸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杰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將進酒》獲獎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將進酒》說課稿范文12-04
《將進酒》的說課稿12-05
李白《將進酒》說課稿10-13
《將進酒》高中說課稿范文11-04
《將進酒》說課稿3篇11-14
將進酒優秀ppt08-30
《背影》說課稿(獲獎)09-23
高中選修《將進酒》說課稿08-16
高二語文《將進酒》說課稿07-12
高三語文將進酒說課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