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1-10-07 20:57:2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馬說》是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第一單元的第四篇課文。該文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于大約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作的。其時,作者25歲即已高中進士,初登仕途,卻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樂不常有”之嘆。本文正是以良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對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憤懣不平之情和窮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委曲深致,文氣矯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勢。

  教材編排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國古代文人用文字來抒寫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不平,同時引發學生對當代伯樂和千里馬關系的思考。

  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來表述自己的觀點,生動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

  【學情分析】

  1、作為八年級的學生,對文言文的形式、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還缺乏字詞分類歸納掌握的能力。因此在這方面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2、因本文所寫的年代距離學生較遠,學生受自身的知識和閱歷所限,對本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層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托物寓意的寫法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認識和了解。所以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背景資料,加深理解認識。

  3、作為生本教育的初始階段,學生在自主學習,勇于表現等方面可能還有所欠缺。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環節,安排問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勇于表現。

  【目標定位】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大意,積累常見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新課標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并適當積累文言文詞句知識! )

  2.理解作者思想,領會文章寓意。 (新課標提出 “學習語文要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的要求。)

  3.情感滲透,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這是根據“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的學科特點所決定)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前置性學習。

  印發“前置性學習指導”,每個學生1份。

  1.收集與馬有關的成語諺語,詩句,故事圖片等。(能利用書籍、網絡、周圍親朋好友等有效資源)

  2.誦讀課文

  (1)讀通。即正確朗讀,讀音、停頓正確。能歸納重點生字難詞的讀音和語句停頓在課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2)讀懂。即讀懂大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正確翻譯,讀譯結合。能歸納重點生字難詞的意義和用法如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在課堂交流中投影展示。

  (3)讀有感情。運用吟讀法,讀出文言文語氣語調,讀出感情:或悲痛,或憤怒,或嘲諷,或鞭撻。并能配合說明朗讀處理的理由。重點語句能在課堂上投影展示、示范朗讀。

  3.利用書籍、網絡等資源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文體及寫作手法、文章寓意及作者思想。能據此設計板書如文章思想內容、主旨意蘊結構示意圖投影展示并講解。

  4.利用書籍,網絡等資源收集古今歷史上“伯樂”與“千里馬”的人物事跡。

  5.說說你的經歷感受: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馬”一樣不被理解和賞識嗎?你曾有被肯定的快樂經歷嗎?請讓我們來傾聽你的心聲,和你一起分擔或分享。

  6.有了伯樂才有了千里馬,難道伯樂是千里馬的唯一出路?談談你對當今社會“伯樂”與“千里馬”的關系的看法。如果你是“伯樂”,你應具有怎樣的才能,你會怎么做。如果你是還未被發現的“千里馬”,你應該怎么做。

  〖學情預設 對于前置性學習,學生尚未熟練掌握,因此需對自學任務、方法及交流環節等給予較詳細的指導。尤其是引導學生充分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相信隨著生本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會表現出讓我們驚訝的學習能力,自己去發現問題,生成問題,探究答案。這正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設計理念設計前置性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提前進入新知識領域,教師要充分相信他們的能力,給他們展示、交流的平臺,促進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從而讓學生自主學習成為習慣。讓我們的教育從主要依靠“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

  【教法運用】

  1.誦讀品味法。葉圣陶語“非讀無以訓練語感,非讀無以激發美感”。教有千法,朗讀為本。讀品結合,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讀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熱愛優秀文化的精神。

  2.自主學習法。貫徹“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郭思樂教授“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3.創造性學習法。相信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創新的精神,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屏顯)馬的文字圖片,師引導:你看出什么了?(約1分鐘)

  學情預設有同學會說是大大的“馬”字,會說是許多不同寫法的“馬”字,更有會說是一匹揚蹄奮進的馬。

  設計理念激起學生的興趣,活躍氣氛,進入文章情境。

  二.小組合作學習。(約5分鐘,學生讀思議講)

 。ㄆ溜@)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交流、探討前置性自主學習成果,組織安排組員匯報展示的內容和順序(各小組長抽簽確定本小組匯報內容)

  〖設計理念小組交流討論探究,擴大學生知識面,獲取深層次感悟的經驗,使學生的學習天性自由釋放,進入“樂知”、“好知”的學習生態。

  三、班級交流展示1:走進文本(約24分鐘,學生讀思議講)

  設計理念 圍繞前置性學習1—3題的內容,先小組匯報,再班級交流討論。在交流過程中,以讀為主,展開朗讀、品讀、譯讀、賽讀等各種朗讀形式,并配合投影講解,增進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學情預設 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和全班交流時,由于每個組員的領悟、表達等各方面素質能力有高低之分,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獨占交流平臺,而其他交流較少甚至不發一言的現象。在此環節要強調小組整體性,要讓小組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展示的內容和平臺,或讀、或講、或議、或寫、或投影圖示,這就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小組長的組織領導能力。

  1、(屏顯)班級交流一:說說你知道的“馬’的成語諺語、詩句、故事等。(約2分鐘)

  小組匯報展示→全班交流

  2、(屏顯)班級交流二:讀通文章(約4分鐘)

 、傩〗M匯報展示(讀,配以投影講解重點字音停頓)→全班討論,提難質疑。

 、谛〗M可領著全班同學通讀一遍。

  學情預設讀音、停頓問題對學生來講應能借助資料解決

  3、(屏顯)班級交流三:讀懂文章(約10分鐘)

  小組匯報展示(讀、譯結合,投影重點字詞歸類解釋并講解)→全班討論〖學情預設 對有些詞類活用可能無法解釋清詞性變化的具體情況,但只要能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義即可。對一些一詞多義,尤其是“之”一類意義、用法復雜的,學生可能一時無法歸納完整,不過在全班的交流討論中會逐漸補充完整,即使有當堂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可讓學生做下記號,下去再查找資料解決。

  4、(屏顯)班級交流四:讀有感情(約4分鐘)

  小組匯報展示(以段為單位朗讀,并說明理由,投影重點語句講解)→全班交流討論。

 、诟鹘M挑戰賽讀(某些語句)

  學情預設 此環節對某些學生來講可能有一些困難,可特設計競讀環節,由朗讀能力較強,領悟較快的同學在競讀過程中領導著大家領悟語句內容和情感,提高朗讀能力。

  5、(屏顯)班級交流五: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約4分鐘)

  小組匯報展示(結合思想主旨結構示意圖即板書設計講解)→全班交流討論。

  學情預設 在前面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思想情感應有較深的理解領悟,再結合前置性學習中了解的有關背景資料等,此環節應能水到渠成。

  四、班級交流展示2:走進生活(12分鐘)

  設計理念圍繞前置性學習4—6題的內容,小組匯報,班級討論探究,進一步深化自己的情感體驗。聯系生活經驗和感受,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不僅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澳芫瓦m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

  1、(屏顯)班級交流展示一:說說你所知道古今歷史上“伯樂”和“千里馬”式的人物事跡(3分鐘)

  小組匯報展示→全班交流

  學情預設 此環節同學們通過課內外資料搜集應有內容可講,關鍵在于要限制時間,力圖語言表達的流暢、簡煉。

  2、(屏顯)班級交流展示二:說說你的經歷感受(4分鐘)

  老師引導:你曾像文中的“千里馬”一樣不被理解和賞識嗎?你曾有被肯定的快樂經歷嗎?請讓我們來傾聽你的心聲,和你一起分擔或分享(1分鐘)

  學情預設 如果有同學不好意思說,老師可講述自身一段經歷引導。相信同學們一旦感受到大家的真心,一定會有傾吐的欲望。

  小組匯報展示→全班交流

  3、(屏顯)班級交流展示三:談談你對當今社會“伯樂”與“千里馬”的關系的看法。(5分鐘)

  小組匯報展示→全班交流

  學情預設 此環節相信同學們都很有興趣,會積極踴躍的參與。關鍵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

  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自信自知,善于表現自己適應環境,發揮潛能 學會欣賞別人,要有團隊精神

  五、小結:

  學生展示背誦文中自己最喜歡的名句、哲理句…(約2分鐘)

  設計理念 能當堂熟讀成誦全文或部分語段。

  六、作業:

  請根據文言文考點設計一份試題。在下節課交流探討。(卷面100分,可以是你已知的,也可以是你疑惑的)(約1分鐘)

  設計理念鞏固掌握已知知識,同時對課堂討論中生成的新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學習探究。

  【教學反思】

  1、讀是教學之本。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解讀到一定深度,朗讀也自然到位。

  2、本節課學習了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一切為了學生,一切尊重學生,一切依靠學生”,課堂上老師的引導僅用了3分鐘左右,其他皆為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探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組織學生積極有效的發言討論,這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在積極發言的同時,可能會出現發言無序、有效性不高的問題,只要老師加強組織引導,創造寬松的交流氛圍,以欣賞的眼光給以鼓勵和肯定,我們一定會驚喜地看到學生的變化與成長。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習作者細致的景物描寫的方法,掌握修辭手法——比喻、擬人的用法。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質疑,理解“滹沱河”的性格與“我”的性格成長的關系。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情景交融的情致,感受作者對家鄉的深情。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1、文中的“我”被稱為“小滹沱河”的原因;

  2、理解“滹沱河”的性格與“我”的性格成長的關系。

  三、說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說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天帶領大家認識一個人。(投影)他身材高大,足有1.9米,“有一個不羈的靈魂” ,盡管一生遭受了很多的苦難:流亡、饑餓、受迫害、被捕、監禁、坐牢、受審判、勞動改造“,但“生命不停地自燃 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用筋骨還能飛奔一千里汗血馬 撲倒在生命的頂點 焚化成了一朵 雪花”,他離開家鄉56年,但家鄉的滹沱河邊高粱林幾乎伴隨了他一生,他就是牛漢。著名詩人、作家。1940年開始發表作品,有詩集《溫泉》(獲全國優秀詩集獎),有散文集《滹沱河和我》、《螢火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散文《滹沱河和我》

 。ㄟ^渡:開頭有這么一句話“你這脾氣,真是個小滹沱河! 滹沱河和“我”有什么關系?“為甚么要把我跟滹沱河一塊說?”我們深入到課文進行進一步的了解。 )

  二、速讀思考 理清層次

  思考:作者圍繞滹沱河寫了哪些事情?

  明確:沉睡的滹沱河;咆哮的滹沱河

  三、品讀思考

  滹沱河是一條怎樣的河?我對滹沱河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交流明確答案

  沉睡的滹沱河

  想象中的滹沱河

  我的心情:向往

  2、“我”第一次見到的滹沱河----干涸的滹沱河

  [人/情] “我感到異常的失望,滹沱河啊,你丟盡了我的臉了!我怎么會像眼前這個喊不應打不醒的滹沱河?”(第4節)“……我懷著滿腔的悲傷向她們說的滹沱河走去。我找尋我那個失落的夢,在滹沱河那里尋找我心中的滹沱河!保ǖ5節)

  “灰灰的”、“無知無覺地”、“躺”、“盡是”等詞表現出了“我”的失望;

  干涸的滹沱河打破了“我”心中的神秘感,其實越失望,說明期望值越高,對滹沱河更關切。

  3、姐姐口中的滹沱河——大水“說來就來”

  我的心情:[恐懼]

  [如]被“鎮住”、不吭聲、不僅手涼,心都涼了

  4、第9節尾句“現在我才明白她們為什么說我是個小滹沱河”,“我”是不是真的明白了?

  [答]沒有完全明白,因為“我”還沒有親眼見過真正的滹沱河,只是間接了解了它的情況。

  5、咆哮的滹沱河

  氣勢宏偉、野、難管束……

  文中從哪些方面逐步體現了滹沱河的氣勢?

 。◤摹拔摇迸c滹沱河的接觸入手進行分析,還要注意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聽滹沱河

  [正面] “那滹沱河一會兒像是從深深的地下噴出來的;一會兒又覺得天空在打悶雷,像是從天上降落下來的!

  [側面] “它們的聲音被吞沒了”、“……平常誰的聲音我都能聽出來,此刻全分辨不出來”……

  看滹沱河 (點擊詞匯——“赫然”:形容令人驚訝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現。)

  問:劃出句中的動詞,并從“滹沱河”和“我”兩個角度去分析。

  插入問題:上文有哪些句子也表現出了“我”想親眼見見滹沱河的急切心情?

  6、為什么長輩們都說:“你這脾氣,真是個小滹沱河”?

  因為“我”和滹沱河的脾性合一:野、難管束;(說來就來)

  之前我們品讀了第三部分,領教了滹沱河的“野、難管束”,那“我”的“野、難管束”又是怎么體現出來的?(從文中找相關的描述)

  7、分析加點字的含義——“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析]這既說明了“我”對滹沱河的崇敬之情,也說明“我”認識滹沱河的過程也是“我”成長的過程。

  8、品讀結尾:

  為什么說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我的本命河!

  ——“我”與河脾性合一(野、難管束);它是故鄉的代表,我愛滹沱河,也熱愛這生我養我的故鄉。

  ——這里的“很野,很難管束”是貶義褒用的,這其中還包含了無畏、勇敢,充滿銳氣的精神。[聯系第一節] 課文對滹沱河的描寫,實際就是對自我的描寫!拔摇钡男愿衿馀c滹沱河的脾性“合一”。 滹沱河是故鄉的極富特色的河,是故鄉的象征。作者通過對滹沱河的描寫,寄托了對故鄉深深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融于對滹沱河的認識過程之中

  老師總結:的結尾既是拓展,又是總結,也是抒情。

  四、討論總結

  1、情景交融

  情——景(人——河)

  [總]故鄉情思(單元主題)

  2、前后呼應(請學生在文中尋找)

 。ㄎ澹┳鳂I

  寫一段記憶中的故鄉的場景,字數兩百字

  建議:運用正側面相結合的寫法和修辭。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今天我所說的篇目是孫犁的小說《蘆花蕩》,它是八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

  八年級第一單元所選擇的都是戰爭題材的文章。戰爭的殘酷,中國人民的英勇氣概,都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參提出,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感知生活,并進而受到感染,從而提高對戰爭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以及熱愛和平的情感,使語文真正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孫犁的這篇小說《蘆花蕩》是精讀課文,為兩課時。我的設想是第一課時復述課文,熟悉小說情節,著重分析人物性格,體味這個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第二課時了解文中環境描寫的特點,分析環境對刻劃人物形象的作用,并進行人物外貌,心理描寫的訓練。

  《蘆花蕩》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孫犁寫的一篇富有傳奇色彩的小說。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蘆花蕩里,一個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頭痛打鬼子,討還血債的英雄行為,顯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小說中主人公“老頭子”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這個人物形象很豐滿、很真實、很可愛!柏S滿”表現在小說中運用多種描寫人物的手段,寫出了人物的各個方面,具有一種立體美;“真實”表現在作為一個大英雄,小說不僅寫其智勇雙全,而且寫其過于自信、自尊,寫他自責、歉疚;“可愛”表現在老頭子對待兩個女孩的態度上。孫犁在刻畫這個人物時從面到點,以“過于自信和自尊”為性格的核心,展開情節,老頭子的功與過都由此生發。正是因為作者沒有把老頭子塑造成“高、大、全”的完美形象,他才更有了幾份親切,他的英雄行為才更富有傳奇色彩。孫犁的小說正是擅長以生活中的平常人物為代表,展現后方人民看似平靜卻又十分艱苦的斗爭生活,表現普通群眾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從而傳達出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傳達出中國人民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昂揚樂觀的斗爭精神。

  根據《課程標準》關于課堂教學要“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的要求及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學目標應該是:

  知識與能力

 、倮砬逵洈⒌囊,把握故事情節。

 、诟兄项^子的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鄞拔锩鑼懙拿钐,品味課文的語言。

  情感與態度認識

  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默讀迅速抓住記敘要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朗讀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揣摩景物描寫,品味語言。

  教學重點:

 、偻ㄟ^分析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诰拔锩鑼懠捌渥饔。

  教學難點:

  景物描寫及其作用。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探究——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課堂上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擬借助多媒體課件,采用聽讀、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采用“激發興趣→整體感知→品讀揣摩→遷移”的教學模式,感知、品讀中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課前要求學生搜集作者的有關資料和抗日英雄的故事。

  說明: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對人物活動的環境——蘆花蕩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創設有利于課文學習的情境;采用聽讀、朗讀與默讀相結合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教師有感情地說: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這里水光天色,四季競秀:春光降臨,這里蘆芽競出,滿淀碧翠;每到盛夏,這里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這里蘆花飛絮,稻谷飄香;隆冬季節,這里堅冰似玉,坦蕩無垠——這就是被稱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淀。

  但六十多年前,這里卻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鐵蹄的蹂躪!

  自古燕趙就多慷慨悲歌之士。在黨的領導下,白洋淀人民積極投身到保衛家園的民族戰爭之中。在美麗的白洋淀里,演繹出一幕幕抗日的傳奇故事。如我們熟悉的《小兵張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發生在美麗的白洋淀里的傳奇故事的小說——《蘆花蕩》

  說明:此導入,意在通過真實的圖片叩擊學生的心扉,激發學生對祖國美麗山河的愛,對侵略者的恨的情感,油然而生對英雄的敬意,從而激發閱讀的興趣。

  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簡介作者后,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2、配樂誦讀整體感知

  學生在《十面埋伏》《平湖秋月》的音樂背景下以自已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文章,初步感受蘆花蕩,美麗的蘆花蕩里生活著哪些人?發生了哪些事?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閱讀文章,將自己對人、事情的感受說出來。

  如:人物: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鬼子兵

  事件: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

  情感:一份深沉的愛國情/一份屈辱的亡國痛并將對課文的整體感受用“這是一片的蘆花蕩的句式說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閱讀永遠是對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配上合適的音樂更容易讓學生和與文章進行直接的情感交流。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文意,這樣的設計遵循漸進原理,由淺入深,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3、合作探究感受傳奇

  1)、比較小兵張嘎、李向陽,鐵道游戲隊等你所熟悉的抗日英雄,老頭子的英雄性格特色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作者主要從哪些角度來刻畫這個傳奇的人物形象的?你覺得這個老頭可愛嗎?(重點探究老頭子的人物形象)

  2)、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重點探究老頭子的性格內涵)

  3)、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重點探究人物形象描寫藝術)(三個問題由淺入深,對課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做全面探究,體味人物和情節的傳奇色彩。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給予鼓勵和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上,適當地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對本課的重點問題有更明晰的掌握。)

  4、展開想象口語交流

  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體會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完成任務而產生的心理,從文中找出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重點品讀并評析他的心理,在品讀中展開想象,如果自已是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出示畫面,請學和給老頭和二菱配上獨白式的畫外音。(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形象和環境能有自己的體驗,在交流合作中,參與說話,展開想象,學生的積極性高,表現欲強,這也符合活動原理。)

  5、小結存儲體驗拓展

  小結: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課文中的老頭子就是一個真實,可愛的老英雄,他以英勇的斗志和非凡的智慧保衛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勝利。從他強烈的愛國熱情和老當益壯的氣概中,傳達出中國人民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昂揚樂觀的斗爭精神。他的行為告訴我們,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延伸:敵人嚴密監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嗎?在大家所熟悉的抗日戰爭歌聲當中結束。(語文學習要出于教材,但又不僅局限于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故事,歌聲引發體驗,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學習英雄們不怕艱難,豪邁樂觀,斗志昂揚的英雄品格,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相信:英勇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讓語文課堂向更遠的方向延伸。)

  6、作業布置課外延伸

  摘抄課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佳句。

  比較閱讀孫犁的另一篇小說名作《荷花淀》。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寫作課,獻給母親的歌。是在學習了課文胡適的《我的母親》、課外閱讀老舍的《母親》之后,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健康美好的倫理親情,引導他們感受愛、理解愛、奉獻愛。通過本課多側面的認識母親,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孝敬母親的情感;全面了解母親一生的酸甜苦辣,能夠理性的思考母愛;培養用多種方式(實踐、口語表達、寫作)表達情感的能力。

  二、說學情

  從年齡發展階段來看,八年級學生自我意識加速發展,獨立性增強,他們對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了自己的評價。但在心理上的不成熟又導致他們看問題的偏頗,從而引起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與父母交往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部分學生心安理得地接受別人的愛而不知回報。

  從地域特點來看,馬王堆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大部分的家長可分為兩類:一部分是批發市場經營戶,早出晚歸,與孩子相處時間少、溝通能力較差;另一部分是本地拆遷戶,生活一夜暴富,對孩子要求較低,溺愛較多。我們的學生與父母缺乏交流,缺乏相互了解。

  從寫作實踐來看,學生寫作的困難主要是缺少素材或不會積累素材,盡管母親是自己最熟悉的人,作文時還是搜腸刮肚、編織故事,文章干巴巴的,人物形象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實感。我曾經在教學中總結過一個笑話:學生筆下的媽媽們統一干三件事,感冒發燒,半夜送醫院,凌晨守床頭;放學暴雨,送傘濕自己,背過臭水溝;考試砸鍋,不但沒臭罵,安慰暖胸口。

  三、說教材處理

  針對以上情況,我對教材進行如下處理:

  1.將情感激發的重點放在了解母親上。原來教學本課時,將課堂重點放在激發對母愛的體驗上,但是這樣缺乏了對現實生活中母親的了解,這種對母愛的體驗容易流于形式,變成了名家名篇名句做代言的局面。在本堂課的45分鐘里,學生要做到透徹地了解母親是不可能的,但我希望他們能意識到母親的社會身份不僅僅是兒子的媽媽,她還是媽媽的女兒,丈夫的妻子,以及公司的職員等等。也就是說,母親不是僅僅為兒女而存在的,她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她對兒女的愛不是天經地義的,是偉大的無私奉獻。

  2.將寫法指導的重點放在如何觀察和體驗上。如何了解母親,就從日常生活的觀察入手,觀察母親的外貌、言語、行動等等,在觀察的基礎上,體驗母親的內心世界,感受母親對生活的態度,對自己的關愛。

  3.將課堂成果的重點放在課外完成。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堂課正是激發學生憤和悱的過程,而不是形成某個成果的過程。除極少數真正了解母親的學生在這堂課能獲得巨大的成功的喜悅外,大多數學生會體驗到自身的不足。而這種感覺正是他們在課外的生活中進行自主探究的動力之一。真正主動地去了解母親,完成對寫作素材的積累,都得靠在生活中的觀察和體驗。為了更好的完成課外學習的部分,在學生的學案設計里,我將每一個成果展示部分都分成課內和課后兩部分,對學生的課外探究進行鼓勵和督促。

  總而言之,我對本堂寫作課的定位是:它是生活的楔子,主體由課堂拓展到課外,指導和鼓勵學生深入生活達成目標;它重情感體驗,淡化技法指導,鼓勵體驗真情,自由表達。

  所以最后本堂課確立的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如何真實而立體地認識母親,鼓勵在生活中對母親的觀察和體驗,積累素材,筆下人物能富有個性特點;能敞開心扉,向伙伴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交流時不走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體驗和探究活動過程中激發情感共鳴,鼓勵通過自主探究深入生活了解自己的母親,更好地與母親交流,運用多種方式(實踐、口語表達、寫作)表達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主動地了解母親,體會母親的情感,能夠理性的思考母愛。知道如何去愛母親,如何表達這種愛。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的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語文教科書、第四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核舟記》。這是一篇介紹一件精美工藝品的小品文,全文僅400余字。課文先概括介紹王叔遠的微雕技藝,交代核舟的來歷和它選取的歷史題材。然后,依次具體描繪核舟的'船艙、船頭、船尾和船背,其中以船頭和船尾雕刻的五個人物為重點。文章的最后,將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數字總計一下,以具體詳實的數字,說明微雕工藝的精巧絕倫。下面我從五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說課。

  一、新課標與教材的整合

  (一)新課標與文言文教學

  新課程積極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時時鼓勵學生敢于說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合作伙伴,或者暫時選擇不合作。先思考,再討論,給學生留一個思考的空間。

  新課程下的文言文教學,要求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背誦優秀詩文篇章。關于教學,我認為應體現“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應多誦讀,培養語感。

 。ǘ┱n文分析

  第四冊繼續要求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重在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文的能力。第五單元的文言文學習,不僅要學習課文作者對生活的觀察、分析和表達,而且要求學生練習誦讀,培養文言語感!逗酥塾洝肥且黄套x課文,具有一定的說明性,層次清晰、條理清楚,細致描述了核舟的藝術形象,說明雕刻者構思的巧妙、技藝的高超,也顯示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語言精煉、簡潔、周密、生動。

  二、學情分析

  (一)知識積累

  學生經過初一和初二上期的文言文學習,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ǘ⿲W生現狀

  我任教的兩個班的學生,語文基礎比較差,學習文言文篇目時有畏難情緒,思維不夠活躍。

  三、 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以上情況,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①學習本文按空間部位對工藝品進行描寫的寫法;

 、谑熳x、背誦、翻譯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成就,加深對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國的熱愛。

  4、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掌握重點字詞,理解內容;

  難點:體會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特征的方法。

  四、教學步驟

  從教材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我將教學過程具體確定為課堂導入、整體感知、細節探究、遷移拓展四個環節,目的在于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ㄒ唬┱f學法、教法:

  1、學法:探究合作

  2、教法:誦讀 點撥

  五、教學過程

 。ㄒ唬┱n文導入:

  在背景音樂想起之后,先借助Powerpoint演示文稿播放令人嘆為觀止的微雕藝術品,創設情境,一是激發學生興趣;二是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微雕藝術的難度,從而對王叔遠的精湛

技藝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ǘ┱w感知:

  1、學生散讀之后,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呈現出正音練習;

  2、結合“閱讀提示”討論指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3、范讀課文環節,設計為配樂朗讀并加入簡單動畫,課文朗讀規范標準,背景音樂淡遠閑適,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深化理解;

  4、請學生結合文下注釋速讀課文。用鉛筆標出疑難字、詞、句。就句讀、難解詞句質疑問難。(也可要求按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數量詞用法四類情況進行歸類整理。)試概括文章段意。

  在學生疏通文意之后,課堂訓練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現。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觀,易于糾錯,其使用不僅幫助學生鞏固、活用所學的知識,更好地積累詞語;而且便于學生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決學習的重點。同時也為下面的難點突破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

  5、本文名為"記",是不是記敘文,為什么? (歸納)

 。ㄈ┘毠澨骄浚

  1、導入:如果讓大家來背誦這篇文章,大家認為該如何做才能快速有效的做到呢?(由淺入深,先解決簡單段落,再著手復雜段落)

  2、較少內容段落為1、6段,請大家默讀,說說課文所介紹的核舟有什么特征?

  3、列出探究問題:

  課文是怎樣表現核舟的特征的?結合內容具體說說。

  4、組織學生展開探究:

  涉及問題設計:

 、藕酥鄞笮∪绾?

 、圃谶@小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物和人?

  ①雕刻家在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別有什么特征?

 、谧鳛榇囊徊糠郑摼透俏⒉蛔愕懒恕W髡邊s在船艙的說明中強調窗戶之多,文字之眾,你以為有什么用意?

 、鄣窨陶咴诤酥凵峡塘硕嗌偃?

 、艿窨陶呤侨绾尉斍擅畹匕仓眠@些人物的? (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對這些人物的介紹。)有關核舟背景的補充材料運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現。

 、菝枋龃^三人的神情態度。 分別由學生朗讀描述蘇拭、魯直(黃庭堅)和佛印神態的句子,說說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的什么樣的心態?

 、 作者在說明船頭三人時,著墨較多的是誰?為什么?

 、呙枋"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為什么要這樣寫?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表演。把課文分成兩個表演場景,一個是蘇、黃、佛印神態。一個是兩個舟子的神態。

  ⑧在熟讀課文后,讓學生依次說說船艙、船頭、船尾的情形。不看書,用原文說(也可用自己的話)。在敘述過程中要強調雕刻家構思的精巧、技巧的嫻熟和作者觀察的細致。

 。╢lash課件說明:學生自主探究成果展示平臺)

  說明順序的把握,若按傳統教學,會很枯燥,而由學生進行個體學習探索之后,結合課件進行說明,有利于學生形象而又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教學難點。

 、釋ι鲜鰞热莸恼f明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

 、猓w納小結,情景再現)

  教學難點的突破都運用flash課件來輔助完成。flash課件的情景再現,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核舟雕刻技藝的精妙,在"船頭"可領略文人的雅致與瀟灑,在"船尾"能玩味童仆的悠閑與隨意。說明文的枯燥與呆板的感覺一掃而盡,蕩然無存,而對藝人的高超技藝的驚嘆與欽佩充溢心間。

 。ㄋ模┻w移訓練

  請你選擇一件給你留下較深印象的工藝品,依照本文的說明順序(總一分一總,中一前一后)寫一篇說明性短文。語言盡量做到生動、簡潔。

  能力遷移的重點有二:一是說明順序,二是語言特點。

  (五)板書設計說明:清晰反映課文的說明順序,可由學生探究完成。

  五、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現代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構建了一個多媒體、網絡和智能有機結合的個別化、交互式、開放性的動態教學環境。信息技術的作用是無庸置疑的。個人感受有三:

 、女斢脛t用,能用就用;

 、茝娀瘋人信息技術學習, Powerpoint演示文稿/authware/flash都應該會一些,最好是精通;

 、菬o論是多媒體還是網絡,都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恰當的運用。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與教學目標

  (一)說本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屬于小說,都蘊含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析人物性格,評價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題,激發學生情感,品味精彩語言,讓學生用心去感受作品的豐富內涵,使之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選舉風波》是語文版八年級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自讀課文,節選自當代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的長篇小說《男生賈里》。文章用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生動活潑幽默詼諧的語言,圍繞著選舉事件發生的一系列風波,刻畫了賈里、魯艷青、魯智勝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反映了當代中學生的校園生活,歌頌了中學生身上那種真誠率直的精神。

  新《語文課程標準》在對7——9年級的閱讀要求中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讀出體驗,作出評價”。依據此標準,本課學習,應引導學生去感悟作品的主題,分析和評價人物形象,體會小說富有特色的語言;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利用閱讀期待、閱讀批判等環節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指導學生讀出自我,讀出問題的梯度,落實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設置如下。

 。ǘ┱f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小說的故事情節,學習小說中分析和評價人物形象的方法。

  2、引導品味精彩的語言風格。如極具中學生特征的口語和哲理性的語言。

  3、理解作品的主題,并能從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的酸甜苦辣。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表達能力。

  2、從文本出發,引導學生學習評價人物的方法并能對人物做出自己的評價。

  3、引導學生欣賞小說的語言,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分析人物性格,評價人物形象。

  2、品味本文幽默活潑的語言。

  3、理解作品的主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的酸甜苦辣。

  教學難點 :體會主人公成長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活。

  教學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二、說學生

  本文與學生的生活比較貼近,人物真實形象、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活潑俏皮,學生比較喜歡。加上八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年的初中學習經驗,大部分同學對新課堂的要求是較熟悉和適應的,在課堂中已有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經驗,課堂的主動性相對較好,懂得如何與別人合作學習,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語文素養。所以本課中多注意調動和引導即可。但一部分不愛表現而且學習有比較被動的同學要多關注,多鼓勵。

  三、說教與學

  針對本課教材篇幅長的特點,教學全過程將運用預習、默讀、概括、勾畫、批注、討論、歸納等教學方法對全文進行解讀。

  針對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本著課標中“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的能力”這些理論指導,教讀本文,教師在調動學生思考、討論、自主表達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得到充分體現,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習慣于這種學習方法,習慣于把個體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相結合。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啟發和引導,靈活處理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分為兩課時來上。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以村干部選舉和班干部選舉的實例導入。然后簡介作者秦文君和《男生賈里》這本書。

 。ㄔO計意圖:讓學生對這本書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內容和特點,激發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

  二、默讀課文,用互助的形式解決字詞障礙

 。ㄒ唬┳衷~積累:發酵粉 招徠 賄賂 忌諱 不言而喻 首當其沖 巾幗

 。ǘ┣苍~造句:茅塞頓開 泰然處之 耿耿于懷

 。ㄔO計意圖:扎實基礎,積累字詞。)

  三、理清課文的故事情節。

  (設計意圖:由于文章較長,這樣便于學生把握全文的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又達到訓練其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目的。)

  四、理清文章的脈絡后,你認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明確:告訴讀者:“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

  五、總結

  六、布置預習任務:

  1、欣賞文中的人物。你喜歡誰或不喜歡誰?為什么?用“我(不)喜歡***,文中第幾頁寫到……可見其是一個……的人”的格式說明,并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2、你有和文章中人物相同的人生體驗嗎?其與大家交流交流。

  3、本文的語言很富有我們中學生的個性特點,請你試舉一兩例加以說明。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進入本課的學習。本文一共出現多少人?你喜歡誰或不喜歡誰?為什么?用“我(不)喜歡***,文中第幾頁寫到……可見其是一個……的人”的格式說明,并用片段文字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勾畫與批注,落實本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去分析和評價人物形象;教學中運用對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出人物身上的個性特征,并能用流暢的語言表達。)

  二、賈里在這次事件中經歷了怎樣的起伏波折,前后有了哪些變化?在生活中,你有和他類似的感受嗎?請和大家交流一下。延伸到借此引導學生如何選出自己心儀的班干,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矛盾沖突等。

  三、欣賞文中的語言。本文語言輕松活潑、幽默俏皮,極富生活氣息,多用兒童化的口語寫成,讀起來清新、明快。

  其次,文中還有些語言很富生活哲理,也試舉一兩例說明。

 。ㄔO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欣賞小說的語言。)

  四、總結。

  五、作業(二選一)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1、班級 事(新、幸、臭、好……)

  2、我欣賞的班干部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選舉風波

  一、選舉村干部 班干部選舉

  二、字詞積累:1、注音:招徠 賄賂 忌諱 不言而喻 首當其沖 巾幗

  2、造句: 茅塞頓開 泰然處之 耿耿于懷

  三、情節 開端:選舉學生會干部,魯智勝為了讓自己的堂姐魯艷青當選,竟請班委們吃巧克力,結果,魯艷青恰恰因此而落選。

  發展:墻外的噪音使同學們無法安心上課,關鍵時刻魯艷青挺身而出,呼吁盡快搬走售貨鋪,最終將此事辦成。

  高潮:林武翔被砸傷,賈里等人一下子由英雄變成了受人指責的“罪魁禍首”。

  結尾:賈里得到爸爸的鼓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困難。在大家的資助下,林武翔康復了,班上還開了慶祝會。這場風波使賈里重新認識了魯艷青,卻沒機會彌補自己當初的過失。

  四、主題:生活是多滋味的。

  第二課時:

  一、人物:

  1、魯艷青:責任感,很熱心,寬容,有魄力,當代中學生中的優秀代表.

  2、賈里性格發展過程

 。ㄒ唬 (二) (三) (四)

  單純有正義感 責任感 關心同學明辨是非

  意氣用事-----→年輕氣盛苦惱留戀-------→幼稚脆弱---------→勇敢堅強

 。、魯智勝:大大咧咧、好心腸。

  4、陳應達:勤奮好學又有點自私。

 。怠⑴辔簮酃浣帧⑾矚g瀟灑的男籃隊長。

  二、小說的語言:

 。、富有哲理。

 。、輕松活潑、幽默俏皮,極富生活氣息。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義務教育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中的第三單元是事理說明文的區域,共選編了五篇文章,《核舟記》是其中的一篇。本文生動地再現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掌故----“大蘇泛赤壁”。雕刻家王叔遠熔蘇軾其人其事其文為一爐,具有濃烈的文學色彩,但有不局限于這些,而是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藝,力圖通過一些細節,高度概括地再現當時的藝術氛圍和人物的精神面貌,取得了絕妙的藝術效果。

  根據新課標的三維設計思路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理解本文簡潔,生動的語言及本文的說明順序。

  2、過程及方法:熟讀并背誦課文;領會和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及古今詞義的異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巨大成就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成就,加強對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國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為:

  1、理解本文從總到分,從分到總,按照事情各部分的位置,人物的主次,突出重點,做具體細致的描述的方法。

  2、領會和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及古今詞義的異同。

  二、說學法

  新課標提出“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這都強調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要求學生用“讀、查、譯、誦”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再輔以查工具書,同桌互譯等方式“讀懂”課文。

  三、說教法

  新課標強調“師生交往,平等對話,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和教學關系,充分發揮師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依據課標要求,結合教材實際,我采用“啟發、討論式”教學,變教師為主為學生為主,變講解為主為自學為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運用“讀、查、譯、誦”的方法預習,教師印發關于作者及作品簡介資料一份。

 、、教學設想:

  本文文字比較淺顯,結合課文下注釋,學生大體可讀懂,因此,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對文中的一詞多義及古今詞義的異同現象加以歸納。

 、、導語:

  對于“蘇軾”大家都比較熟悉吧!誰能對他作以簡單的介紹(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老師加以補充)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被人誣陷,次年被貶官到黃州,此時他寫了很多著名詩文,以寄托他諦居時的心情,而明朝的雕刻家王叔遠熔蘇軾其人、其事其文為一爐,再加之自己豐富的想象和精湛的技藝,再現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掌故----“大蘇泛赤壁”。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欣賞一下這件工藝品。

 。ㄟ@樣導課既介紹了這件工藝品的創作背景,也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印象)

 、、檢查預習情況

  1、請幾位學生朗讀全文。

  2、請幾位學生翻譯課文內容,教師給予適當的指點與糾正。

  3、對文中的古今詞義的異同現象及一詞多義加以歸納并投影出示。

 、、作品賞析,感知雕刻家的精湛技藝。

  1、集體朗讀課文。

  2、思考并討論。

  ①、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全文層次應怎樣劃分?

  ②、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重點在那里?作者為什么要以這個作為重點?

 、邸⒃诮榻B核舟時,作者使用了怎樣的順序和那些說明方法?

 、、縱觀全文,王叔遠雕刻核舟的技藝“靈怪”在那里?

 。ㄟ@幾個問題的設計,能讓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雕刻家的精湛技藝,同時,也突破了難點)

 、、總結全文

  對照板書,讓學生回顧全文,接著再齊讀一遍課文,最后說:“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事物比較多,把你最熟悉的某一事物,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一下它的有關情況”

  ㈦、作業布置:

  介紹一事物

  五、說板書設計:

  舟(正面)

  船艙(中間)上箬篷,下小窗(16個字)

  核舟(主體部分)游覽者(船頭)佛印右,蘇軾中,魯直左一人仰面嘯呼狀

  記舟子(船尾)一人俯聽茶聲然

  舟[(背面)提名(14字)篆章(4字)]

 。ㄟ@樣設計板書,使得學生對課文的說明順序一目了然,同時,也能體現出雕刻家的“奇巧”)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六篇10-07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說課稿 吆喝說課稿11-03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作文合集七篇12-31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說課稿11-03

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母親》說課稿12-20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下冊 永久的悔說課稿11-03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作文匯編七篇01-04

實用的贈與合同模板集錦七篇05-05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2-28

《語文》說課稿11-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AV在线 | 最新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