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籃球傳切配合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籃球傳切配合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指導思想
本課貫徹新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在教學中強調改變傳統以灌輸——接受的單一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從身體、心里、運動技能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將來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及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籃球傳切配合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進攻基礎技術,傳切配合是隊員之間利用傳球和切入技術的一種基礎配合,它包括一傳一切和空切兩種,因其技術簡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實效性,所以比賽中經常采用。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確傳切配合是兩三人之間有目的,有組織攻守合作行動的方法,其特點是參與的人數不多,一般是在局部地區完成,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隨意性,它是組成全隊戰術的基礎,也是傳切配合中的經典配合,因為一傳一切是最常用的攻擊手段,更是破緊逼、破盯人、破聯防和最有威脅的進攻手段之一。
2、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年級為八年級學生,體育的運動技能雖然有差異,但學生總體身體素質都比較好,同學之間團結合作,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很強,善于學習。因此本課采用講解、示范、啟發、模仿、競賽等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是橫切縱切,隔位傳切配合(空切)
本課難點:突然性的切入,及時的傳球。
四、教學目標
根據初中學生的體育能力現狀,針對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學會用假動作擺脫對手、空切籃下,理解并體驗“空切
配合”的方法;能運用“一傳一切”配合進行進攻實戰演練。
(2)在自主練習和協作配合中增強變速變向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發展靈敏、速度、力量等體能,積極把握切入時機,敢于進行身體對抗,
培養機智靈活、勇敢果斷的.品質。
(3)努力與同伴做好進攻、防守配合,形成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品質。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于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強化練習與教學為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七、教學程序
開始部分,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并報告出勤情況;教師講解課堂學習目標,提出課堂學練要求,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進入上課前的準備狀態。
準備部分,通過控球練習,集中學生注意力,體現學生運球能力,并達到熱身的目的;借助籃球做準備操,熟悉球性并活動各關節;通過原地傳接球練習,改進基本技能,為后續復習和學練傳切配合作好準備。
基本部分,通過圖示講解、示范,學習空切配合,引導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分層進行空切配合練習;通過設問、釋疑,引導學生自我分析、強化配合技能;再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學生展示、師生點評等方法,促進學生掌握傳切配合的基本方法。最后通過小組教學比賽,嘗試應用傳切配合,鞏固所學技戰術,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
輔助教材相應地安排了體能練習。通過三角傳球跑動練習和利用籃球場地的邊線、中線、三分線練習側身跑,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調節學生心理,發展學生體能。
結束部分,通過學生自己談課堂學習體會、練習感受的方法,自評互評學習情況和效果。同時通過語言誘導進行心理放松練習,使學生的身心盡恢復平靜狀態。
八、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若干塊;
2、籃球20只。
九、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為180次/分,出現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鐘
運動密度約為55%,運動負荷為中等稍上。
【初中籃球傳切配合說課稿】相關文章:
過渡配合說課稿11-24
小籃球說課稿11-14
籃球持球突破說課稿11-03
籃球反思性說課稿11-02
籃球基礎知識說課稿11-02
尋找時傳祥說課稿11-08
微笑著承受一切說課稿12-04
童年讀《水滸傳》說課稿11-04
中職體育籃球說課稿及教學設計12-07
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