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說課稿

時間:2021-11-02 19:55:1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說課稿

  一、說課標

  ●課標要求:

  1、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結合實例說明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課標解讀:

  本節主要目的是根據地形和氣候特點,讓學生分析出大牧場放牧業和畜牧業的的形成原因、特點和區位因素,讓學生理解自然條件是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條件。但是科技、交通等人文條件越來越明顯地可以改變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

  二、說教材

  ●首先談一下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1、本節在前面學習了《農業的區位選擇》和“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之后,學習這節課。本節與上一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在內容的安排上是并列關系。從宏觀上看,本節既是《農業的區位選擇》的加深和升華,又是與上節知識的對比和參照。

  2、“乳畜業”在老教材中是以小字展示的。在新教材中,本節與“大牧場放牧業”并列,在教材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另外,我認為,這種農業類型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讓同學們學習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種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分布。

  2、通過學習大牧場放牧業,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場放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等方面的特點。

  4、了解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利用地圖、數據表格、文字等資料,學會歸納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的區位條件。

  2、把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比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自然條件是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條件,人類必須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實現“人地和諧”。

  2、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等人文條件越來越明顯地可以改變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重點:

  1、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類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因素。

  2、利用圖表資料分析農業區位因素的能力。

  教學難點:

  西歐乳畜業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的比較。

  ●設置重難點的依據:在地理學中,區域差異是絕對的。讓學生學會分析農業也分布的區位因素,對農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比較,突出差異,讓學生理解農業發展要因地制宜,實現人地和諧,對學生來說有難度。

  三、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我運用談話法、啟發引導教學法和誘思探究教學法相結合。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分析、討論并給予總結與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結論。在學生分析過程中遇到難題的時候,注重對學習方法的引導和點撥。要求學生在上課時主動探究,自主得出結論。在教師引導下,得出結論,建立知識體系。

  四、說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通過前面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條件的原因,人們并不從事種植業,那么他們到底從事哪一種農業勞動呢?

  下面我們先看一組圖片,請大家認真觀看,圖片里反映的是什么農業類型。

  教師提問:以上圖片內容反映了什么農業類型?

  生:畜牧業。

  師:很好。在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就將認識兩種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

  ★教學過程

  ●大牧場放牧業

  (談話法)和學生一起分析新疆、內蒙古發展畜牧業的原因(干旱、半干旱的氣候,地廣人稀、草場質量好等)提出懸念:這些地方為什么沒有發展成大牧場畜牧業呢?

  (過渡)什么是大牧場放牧業?主要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點以及形成的區位條件是什么呢?

  講述: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將這些國家落實在地圖上,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師:上述國家在放牧牲畜的種類上有什么差別呢?

  生:美國、阿根廷以牧牛為主;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以牧羊為主。

  請大家閱讀案例4回答以下三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結論)

  提問:

  1、為什么這些國家可以發展大牧場放牧業呢?

  2、大牧場放牧業有什么特點?

  3、大牧場放牧業形成的區位條件是什么?

  P52(讓學生思考、分析)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例子,歸納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條件。

  2、大牧場入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經濟效益、科技應用等方面有什么特點?

  ●挖掘教材:

  ①比較阿根廷牧牛業和澳大利亞牧羊業在這些方面的相同點(結合課本46頁)

  ②探究:學過政治,我們都知道,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后的總根源是殖民侵略。分析:殖民統治的利與弊。

  (重在引導,組織辯論)——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的能力

  3、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區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剛開始我們已經談到了內蒙古、新疆等地具有發展畜牧業的優越條件,這些地方可以發展成為大牧場放牧業嗎?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提出你的建議)(讓學生自由發言)——前后呼應

  ●乳畜業

  1、緊扣概念,讓學生理解乳畜業是屬于市場指向型。

  2、通過自學弄清楚乳畜業為什么必須要接近市場?(因為乳畜業的生產對象是奶牛,產品是牛奶及制品。產品不耐儲藏,且運輸不方便)

  3、乳畜業應該布局的位置和生產經營的特點:大城市周邊以生產牛奶為主,離城市較遠的地區以生產乳制品為主。

  ★探究:內蒙古、新疆等地的畜牧業,能不能發展成乳畜業?為什么?

  4、(自主學習)弄清乳畜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出示世界地圖,將這些國家落實是地圖上。

  5、分析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因素。

  (1)展示圖3.19和圖3.20表3.1(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教師引導和點撥)

  西歐地形平坦,多平原;氣候溫涼、潮濕,多雨多霧,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這種氣候適宜發展奶牛飼養業,形成了歐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熱量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隨著經濟發展,歐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類消費需求大。

  6、把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條件,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一比較。

  (表格見教案)(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點撥)

  7、最后通過珠江三角洲農業生產以“基塘”農業為主的問題拓展,教會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既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理解,也使學生進一步意識到學地理的重要性。

  ●課堂小結

  ●作業布置

  五、板書設計

  一、大牧場放牧業

  (1)主要分布地區

  (2)主要農產品

  (3)區位條件

  (4)主要生產特點

  二、乳畜業

  (1)主要分布地區

  (2)主要農產品

  (3)區位條件

  (4)主要生產特點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說課稿】相關文章:

農業區位與農業地域類型說課稿11-03

以羊為主題的謎語05-19

以環保為主題的標語12-15

以植物為主題的作文08-09

以雪景為主題的作文01-08

以趣為主的釣魚作文12-19

以文明為主的作文12-22

以報恩為主題的作文10-01

以元旦為主題的句子12-2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vr | 日本香港三级三级久久妇 | 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尤物在线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