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 1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搖籃曲》,這是一節歌曲教學課。本節課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希望我將能給大家帶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選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音樂家舒伯特》當中的演唱歌曲《搖籃曲》。《搖籃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這是他19歲時以克勞蒂烏斯的詩譜寫的。搖籃曲(催眠曲)這類歌曲的特點是優美抒情、曲調溫柔,表現了母親對孩子的親切祝愿。
2、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四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深沉、純真的母愛。能夠用悠長的氣息,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抒發媽媽對孩子無限的愛。
2、感受音樂文化差異,體會音樂來源于生活,一樣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表達的情感是相同的。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對比聆聽的方法,培養學生聽辨旋律和分析旋律的能力。
2、采用聆聽、視唱、比較、判斷的方法學唱歌曲旋律,初步感受倚音在旋律表現中的作用。
3、運用模唱、聆聽、對比、小組合作的方法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了解歌曲體裁;體會裝飾音在刻畫形象抒發情感中的作用。
2、從譜面上感知旋律,體會歌曲旋律特點,在理性的基礎上演唱歌曲。基于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對比聆聽,體會同一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并能進行分析。
2、在演唱歌曲時,用悠長的氣息,清晰的吐字,圓潤、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搖籃曲,感受媽媽對孩子真摯的情感。
(二)教學難點:
1、掌握歌曲中倚音的唱法,感受裝飾音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在唱好歌曲的同時能比較分析作品,掌握分析作品的能力。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設置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基于本課的特點,我還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體驗法,交流法、聽唱法、對比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最后我具體來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音樂欣賞導入音樂課堂——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
——拓展延伸。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音樂聲中進入課堂,導入音樂課堂(2—3分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只要媽媽露笑臉》的音樂中進入教室,通過音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二)學唱歌曲(占時25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范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一、激情導入:故事引入,走進音樂大師的人生
1、談母愛
師:“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 “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母愛的。”
2、欣賞有關搖籃曲的圖片,回憶自己的童年
3、想象為圖畫選擇音樂應該是怎樣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搖籃曲》這種體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搖籃曲
4、故事一盤土豆激發情感,走進舒伯特
師:“下面要聽到的歌曲就是一位偉大音樂家在菜單上寫下的一首搖籃曲,你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就是―――奧地利譽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寓教于樂
1、欣賞大師作品《搖籃曲》感受情緒、速度、力度
2、采用聽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觀察旋律特點,發現重復句,了解曲式結構
4、難點突破:(采用的方法:體驗式)
A、感受搖籃“搖的感覺”對比不帶附點和帶附點的不同,引導唱好附點節奏
B、裝飾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啟發學生想象媽媽哄寶寶睡覺的心情怎么樣?裝飾音演唱自然、輕聲一帶而過的感覺。)啟發學生邊演邊唱,邊體驗!
三、歌曲處理: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1、再次聆聽,想象歌曲意境(談談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體會母親的情感
2、探討在聲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處理(自主發言)創造情境體驗情感,對比感受,在試驗中找尋美感。要讓小寶寶入睡聲音應該怎么樣?力度是強還是柔?速度?演唱時媽媽的心情和內心的情感?(結合大家要抒發的情感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師:“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里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帶著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再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四、創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討論如何回報媽媽對自己的愛。
師:通過你們的欣賞表演和演唱,讓我感到你們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么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媽媽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在愛心小卡片上寫下對媽媽的祝福。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完成任務,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3—5分鐘)深化拓展,欣賞不同藝術形式的《搖籃曲》
1、聆聽不同演奏形式的搖籃曲(合唱、小提琴,男女聲重唱等)
2、談談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帶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總結搖籃曲的風格
師: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特別是它那舒緩的旋律,讓我們愿意去聽,還可以讓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愛,以及美的存在。
常言道:“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這節課的最后,我采用了歸納式的結尾,請學生說說《搖籃曲》的歌曲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歌曲的理解?最后師生在《搖籃曲》的愉快的結束本課。
我衷心的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能讓“音樂”這魅力無窮而令人神往的藝術,成為孩子們心中的花朵,讓他鋪滿孩子們的人生道路,散發出不絕的芬芳!
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搖籃曲》是一首具有舒緩、優美旋律的歌曲,表達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本節課通過學習這首歌曲,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表達。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和理解能力,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但在音樂表現上還需要進一步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
讓學生體會搖籃曲的音樂特點和情感內涵。
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演唱《搖籃曲》,并準確表達情感。
難點:掌握搖籃曲的.節奏特點和演唱技巧。
五、說教法
采用聆聽法、示范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
六、說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播放搖籃曲音樂,營造氛圍。
學唱歌曲,逐句教唱,引導學生理解歌詞和旋律。
分組練習,互相評價,提高演唱水平。
拓展延伸,欣賞其他搖籃曲作品。
課堂總結,強調搖籃曲的情感表達。
七、說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
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 3
一、教材分析
《搖籃曲》是一首經典的音樂作品,在四年級音樂下冊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旋律優美,節奏舒緩,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溫暖。
二、教學目標設定
引導學生感受搖籃曲的音樂風格,理解其情感內涵。
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和音樂表現力。
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闡述
重點:讓學生掌握搖籃曲的演唱技巧,準確表達情感。
難點:理解搖籃曲中節奏、旋律與情感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選擇
運用情境創設法、示范法、啟發式教學法等,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學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情境導入,播放搖籃曲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歌曲教學,逐句教唱,分析歌曲特點。
學生表演,分組展示演唱成果。
拓展延伸,欣賞其他搖籃曲作品,拓寬音樂視野。
課堂總結,回顧學習內容,強調音樂情感的重要性。
六、教學反思總結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后教學提供參考。
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 4
一、說教材內容
《搖籃曲》是一首充滿溫情的歌曲,在音樂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價值。
二、說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用深情的聲音演唱《搖籃曲》。
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說學情特點
四年級學生對音樂有一定的興趣和基礎,但在情感表達上還需要進一步引導。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
難點:準確把握搖籃曲的節奏和韻律。
五、說教法運用
采用直觀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
六、說教學過程安排
導入環節,播放搖籃曲音樂,激發學生興趣。
歌曲學習,講解歌曲背景,逐句教唱。
實踐演練,分組練習,互相評價。
拓展延伸,欣賞其他搖籃曲作品,加深理解。
課堂總結,回顧學習內容,強調音樂的情感價值。
七、說教學效果預期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演唱《搖籃曲》,提升音樂素養和情感表達能力。
【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相關文章:
湘版美術七年級下冊說課稿 橋說課稿10-16
花城版音樂四年級下冊說課稿 紅葉說課稿10-13
湘版音樂教學計劃03-24
四年級音樂《搖籃曲》說課稿12-24
四年級美術湘版下冊教案12-27
湘版音樂教學計劃參考03-24
湘版音樂二年級下冊靜夜思教案06-12
搖籃曲說課稿06-19
搖籃曲說課稿10-06
湘版美術八年級下冊說課稿 以形寫神08-04